吉登明 李潔
摘要:學習小組就是把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人員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針對一個一個知識點進行討論,并親歷獲知的全部過程。進而達到小組與小組間在競爭中互相進步、共同探究的一種教改模式。本文就以新課改模式下學習小組建設出現(xiàn)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模式;學習小組;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112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社會各界對于教學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一種新的以小組合作進行學習的學習模式開始進入了課堂。以下就是關于學習小組進入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改善方法的探究。
一、面臨的困惑
1.小組討論渾水摸魚
一堂課中,教師會給學生多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就是在一個小組討論的一個任務完成布置后,學生便開始與同學聊天、講幾句閑話。這種情況在學習小組中是經常出現(xiàn)的,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好的,在教學中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所以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不斷關注學生課堂紀律以及保持學生的正常參與活動狀態(tài)。對于小組討論實際問題的地點選擇以及小組成員參與工作的時間分配,教師一定要認真組織思考、參與合作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一個討論式的學習中,并且熟練掌握運用人際交流參與合作這一重要方法,防止討論式的學習變成走過場的情況。
2.小組合作華而不實
在這類小組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愿意讓每個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在教師看來,學生之間的自由組合更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共同進步。而往往忽略了在自由組合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不同,導致分組過程中產生更大的學習差異。學生的自由分組往往都是優(yōu)等生之間的強強聯(lián)合,其余知識相對薄弱的學生組隊以后,并沒有能力共同完成教師課堂上的問題。如此一來,大大偏離了教師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并且在這種模式下,只有優(yōu)等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取得充實的學習成果,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只會越來越差,正如“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所說的一樣。
3.小組成長參差不齊
在小組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小組的評價只注重小組的學習結果,沒有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個人學習的進步。在小組的討論發(fā)言環(huán)節(jié),學習較好的學生頻頻亮相,學習較差的學生就跟不上節(jié)奏,不開口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這就會使部分學生喪失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
二、解決的對策
1.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由于學生的年齡階段特質,導致很多教師在實施學習模式時難以掌控紀律。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該從源頭抓起。首先,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成員。在分配小組成員時,應先以班級學習效率為前提劃分小組。同時注重學生的長短處來組建學習小組。教師要以每個學生學習進步為基礎,在劃分時,要適當?shù)亍叭¢L補短”。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小組中互相進步,教師應該確保每個小組之間實力均衡、機會平等。并且教師在劃分學習小組時,要根據(jù)學生多方面特質劃分,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性格、學習特點等差異進行平衡分組,這樣才能夠做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并且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小組學習中課堂秩序的不穩(wěn)定。
2.科學安排小組分工
在合理地設置與分配好每個學習工作小組后,教師應該讓每一個學習小組全體成員明確職責義務,要充分突出每個學習小組全體成員在學習小組管理中的地位重要性。這樣,每個小組成員不僅能夠為自己的長期學習工作負責,同時也會努力幫助學習小組其他成員。每個學習小組長的確定也比較重要,只有在一個好的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長和成員們的學習才有機會不斷提高,課堂紀律規(guī)范才能長久維持。因此,學習小組長是教師和其他組員中相互學習的重要紐帶,教師不僅應該綜合全面考慮為每一個學習小組合理分配一個組長,同時還應該抓住每個小組學生的不同特長為其小組分配適當?shù)膶W習任務。
3.詳細制定合作規(guī)則
正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面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也應該為學習小組制定相應規(guī)則,以約束一些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小組剛剛成立之初可以通過幾次小組活動,觀察每個小組的優(yōu)缺點,然后根據(jù)其不同的特點,為每個學習小組制定不同的規(guī)則。在制定規(guī)則中,教師可以充分和每個小組的小組長進行商量,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制造規(guī)則。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請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進行約束。此外,教師應該對每個小組設立獎懲制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充分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
不同于以往的填鴨式教育中教師一節(jié)課沉悶單調的教學特點,小組合作自主學習中的小組討論以其生動的教學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任課教師的小組授課教學效率。在國際課堂的合作學習交流過程中,同學間的國際合作學習交流不但可以提升廣大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思維能力,而且通過“師生共有所學知識”擴展到“公共共有知識”的相互轉化應用過程,潛移默化地使廣大學生明白合作交流與國際合作的迫切重要性。同時,它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廣大學生的國際交流合作能力。過去的課堂教學方式因為課堂教學主體是任課教師,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在教學課堂中時常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聽課走神。有了互動交流之后,學生逐漸成為討論主體,互相參與討論基本不會再出現(xiàn)學生上課時間走神的情況。而且因為不同的思維想法之間相互碰撞,學生的整體思維表達狀態(tài)始終能夠保持活躍,并且在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促使學生交流能力不斷提高。對于一些學習綜合能力強的初中學生,以及一些學習綜合能力較弱的高中學生而言,這都應該是極大地自我要求滿足的一個過程。
三、結語
眾人拾柴火焰高,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能實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輔助中下游的學生,使他們的成績得到快速提高,還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課堂效率和課堂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嚴彬.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阻礙因素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陳倩.“五人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3]劉燕飛.組織行為學視角下合作學習共同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陵中學4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