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恰
摘要:在《生物課程標準》(2011版)的指引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各自出版了初中生物教科書,這些教材被各地中學所采用。本文主要分析北師大版和蘇教版初中生物教材,著重從知識點、教科書欄目、探究活動等方面對二者進行比較分析,為教學提供良好輔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科書;蘇教版;北師大版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119
一、前言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頒布,在改革綱要的精神下,各學科課程標準開始編制,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目前已經(jīng)通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11年初審通過的初中生物教科書有五個版本。為了便于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最佳版本教科書,本文對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兩個版本的初中生物教科書進行比較分析,明確教科書的優(yōu)缺點,為即將步入教師崗位的師范生和新教師的教學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
二、正文
1.兩種教科書的相同點
兩種版本的教科書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與內(nèi)容要求,都能通過學生的學習進而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借助一些儀器設備與書籍,主動探索學習課外知識;體現(xiàn)出“科學、技術、社會”的思想;教科書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2.兩種教科書的不同點
(1)知識點的比較
為了能更好地比較分析教科書,首先就關于“生物分類”這一知識點,北師大版教科書在介紹物種的多樣性的一開始就介紹生物的分類,從對生活中的生物進行分類的活動引出生物分類的依據(jù),介紹了生物檢索表和雙名法,同時將地球上的生物分為五大類群;蘇教版教科書則在介紹完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三大類群后再介紹生物的分類,而且只是講到生物劃分的依據(jù)和生物分類的等級。
關于“原生生物的類群”和“植物類群”這兩個知識點,兩版教科書有所不同。北師大版的教科書中將原生生物的主要類群分為能攝取食物原生動物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在植物的主要類群中將其分成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蘇教版教科書將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一同歸納成植物類群。
關于“動物的主要類群”這一知識點,北師大版教科書上關于無脊椎動物的分類上在“小資料”欄目中較蘇教版增加了棘皮動物,要求學生了解即可。在蘇教版的教科書上則沒有進行介紹。
關于“生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這一知識點,北師大版在一開始就進行介紹,而蘇教版則是在介紹完物種的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之后才進行介紹的。北師大版不僅介紹了“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還向?qū)W生展示了現(xiàn)代的四種人種;而蘇教版只介紹了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
(2)教科書欄目類型的比較與分析
北師大版教科書每一章都有該章的學習目標,在每一節(jié)中除正文外,都有“活動”和“小資料”,每一節(jié)內(nèi)容結束有“思考與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還有“演示”和“建議活動”,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對科學的探究精神;蘇教版教科書每一章有該章的學習目標,每一節(jié)也有該節(jié)的學習目標,使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把握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效地進行自我學習評價。每一節(jié)都設置有“課外探究”和“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八伎肌痹u價欄目,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評價。
(3)探究活動的比較
北師大版教科書的活動欄目較蘇教版較為單一,只有“活動”和“建議活動”兩個欄目。蘇教版的探究活動有“觀察”“討論”“實習”“調(diào)查”“探究”“游戲”和“課外探究”等,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探究,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細心觀察與發(fā)現(xiàn)生活的精神。
三、結論
本文從教科書內(nèi)容、章節(jié)編排結構、探究活動板塊、課后習題設置和教科書間的相似點等幾方面對北師大版教科書和蘇教版初中生物教科書進行比較分析,這兩套教科書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其自己獨有的特色。
1.兩個版本的教科書都是在《生物新課程標準》(2011版)的指導下編寫而成,內(nèi)容大致相同且符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但因編著者的不同,在具體的內(nèi)容細節(jié)上有所不同。
2.兩個版本的教科書具體知識點上有所不同,北師大版的教科書更加貼合最新的生物前沿知識,給予學生最新的生物體驗。
3.兩個版本的教科書欄目類型的設計不同,蘇教版的教科書欄目較為豐富,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增設了許多探究性欄目,而北師大版的教科書欄目較為單一,只有“活動”和“建議活動”兩個欄目,但是幾乎每一節(jié)都設有“活動”欄目。
4.兩個版本教科書探究活動的內(nèi)容及要求不同,蘇教版的教科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外的探究能力,“課外探究”欄目較多,北師大版幾乎每一節(jié)內(nèi)容都附有“活動”欄目,而課外的“建議活動”內(nèi)容較少。
參考文獻:
[1]劉恩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劉恩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3]劉恩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上冊),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4]劉恩山.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5]汪忠.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6]汪忠.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7]汪忠.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上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8]汪忠.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下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9]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0]盧克華.淺析課程標準蘇教版《生物》教材實驗教學特點.2006,10,12
[11]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北城中學2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