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鳳 耿振美
【關鍵詞】學習自信;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42-0057-04
【作者簡介】1.吳秀鳳,江蘇省丹陽市實驗小學(江蘇丹陽,212300)教師,高級教師;2.耿振美,江蘇省丹陽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江蘇丹陽,212300)心理健康研訓員,高級講師。
【設計理念】
小學四年級是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重要時期,教學內(nèi)容與方式發(fā)生明顯變化,學習要求進一步提高。由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能力狀況存在不均衡性,所以兩極分化現(xiàn)象較為明顯。加上大環(huán)境過于看重學習結(jié)果,忽視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的培育,學生常常將學習視為一種負擔,長此以往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出現(xiàn)被動學習現(xiàn)象。應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客觀理解學習中的苦和樂,更主動地調(diào)控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
本課借助游戲體驗、情境故事等,引導學生理解學習中存在“苦”的原因,感受學習過程中的“苦”和“樂”,從而提升學習自信,激發(fā)學習動力,學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快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歡迎大家來到心育課堂。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游戲名字叫“拍拍操”。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做:頭——頭——拍——拍,肩——肩——拍——拍,頭——拍——肩——拍,頭——肩——拍——拍;大拇指——大拇指——拍——拍,小拇指——小拇指——拍——拍,大拇指——拍——小拇指——拍,大拇指——小拇指——拍——拍。
師生活動。
教師:同學們,剛才是游戲,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你們認為什么是學習?
學生1:以前不會,后來學會了,就是學習。
學生2:以前不知道,后來知道了,也是學習。
學生3:以前不熟練,后來熟練了。
教師:學習是從不知道到知道、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學習不僅僅從書本上獲取知識,也包括學習生活中的許多技能。
教師:剛才的學習中,同學們心情怎么樣?
學生:快樂。
教師:平時的學習都這么快樂嗎?
學生:不一定,有時候很不快樂。
教師:學習有的時候是快樂的,有的時候是辛苦的、煩惱的,對嗎?今天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學習苦與樂”。
設計意圖:輕松有趣的游戲拉近了師生距離,也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通過游戲活動自然地過渡,引導學生對“什么是學習”進行思考,自然導出本課主題。
二、初識學習“苦”與“樂”
教師:同學們,你的學習中有哪些樂?
學生1:當收獲新知識、明白新道理、學會新技能時我覺得很快樂。
學生2:當我站在舞臺上表演,看著大家為我鼓掌時,我感到無比快樂。
學生3:當我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獎勵我時最開心了。
教師:看樣子,同學們在學習中曾經(jīng)收獲過很多快樂。因為被別人表揚、被父母獎勵而出現(xiàn)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外在樂”;因為學習到新知識、新技能而獲得成就感,是學習本身帶來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內(nèi)在樂”。
教師:那你們剛剛說到的學習中的苦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1:寫字寫久了手疼。
學生2:作業(yè)太多了,沒有辦法早點睡覺,我覺得特別累。
學生3:已經(jīng)很努力地學習了,但還是沒考好,我覺得苦不堪言。
教師:學習時間長造成身體上的疼和累,那是“身體苦”;由于內(nèi)心煩躁、緊張、無奈而感受到的苦,我們稱之為“心里苦”。
設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實際,對學習中的苦和樂進行分類,讓學生有更清晰的認識,并為后續(xù)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教師:有同學說如果學習只有快樂就好了。如果真是那樣,沒有苦,快樂還那么強烈嗎?讓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尋找答案吧。
教師引導語:請大家跟隨我的語言來做練習。睜大你的眼睛,盡量睜大,使眼睛與眼眶肌肉緊張起來,同時握緊拳頭,使雙肩與前臂肌肉緊張。保持10秒鐘,覺察此時身體的感覺。
學生活動并小組討論: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感受是什么?堅持10秒鐘,覺得難嗎?放松之后的感受怎么樣?
教師:緊張和放松是相對的,學習中的苦與樂也同樣如此。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不快樂,但是正因為有了這些不快樂,才有可能讓我們體驗更多的快樂。學習就是這么一項苦與樂共存的智力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肌肉訓練,讓學生切身體驗緊張與放松的關系,并以此隱喻學習中的苦與樂是相對的,只有接納學習中的苦,才能更好地收獲樂。
三、直面學習之苦
教師:從前有個小和尚,他的師父每天讓他背各種經(jīng)文,背好了才能休息。小和尚一想到要背那么多書就覺得痛苦,飯也吃不下。小和尚向大師兄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大師兄拍拍小和尚的肩膀說:“別擔心,你只要把心神放在理解經(jīng)書內(nèi)容上,多看多讀,不要總惦記著師父給你的任務,到時候自然就記得了?!毙『蜕性嚵舜髱熜值霓k法,果然覺得輕松多了。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1:總是想著任務困難,對學習是沒有幫助的。
學生2:不要總想著困難,否則越想越覺得苦。
教師:說得很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總想著任務的難度,而是應該心無雜念地去學習,努力感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教師:有的時候,我們明白學習過程一定會有辛苦,也能做到全心全意、心無雜念地學習,可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該怎么辦呢?有一只小豬也遇到了麻煩,讓我們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播放視頻《小豬吃餅干》,視頻內(nèi)容為:小豬想吃放在冰箱頂上的曲奇餅干,但是身高不夠。它試了各種辦法,借助板凳、魚竿、秋千、蹦床,自制杠桿、吸盤腳,甚至動用了飛機降落傘、火箭等工具。它屢試屢敗,屢敗屢戰(zhàn),最終成功地吃到了餅干。
教師:看完這只小豬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嗎?
學生1:小豬嘗試了很多辦法,都失敗了,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一再嘗試,最終獲得勝利。我覺得堅持就會勝利。
學生2:學習過程中也經(jīng)常會遇到類似的困難,只要我們能像小豬這樣迎難而上,一定會獲得最終的成功。
教師:同學們,當你通過努力戰(zhàn)勝困難,達成一個又一個目標,迎來成功的時候,那種喜悅的體驗會讓你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設計意圖:借助視頻,讓學生從他人的身上學習面對困難堅持的品質(zhì),這是一種間接學習,既有趣又有收獲。
四、延伸課外
教師:盡管學習中遇到重重困難,但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堅持下來了。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感受自己的學習過往,這個活動需要大家用心感受,心無雜念。
教師指導語:讓自己坐得舒服,但也別太舒服了。深吸一口氣,慢慢地吐出來;再深吸一口氣,慢慢地吐出來;再深吸一口氣,慢慢地吐出來。你只要觀察自己的吸氣、吐氣,你的身體知道什么時候要呼吸。接下來,請關注我的聲音?,F(xiàn)在請回顧自己過往的學習,你一定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其中有戰(zhàn)勝困難的經(jīng)歷,讓你感覺很棒;也不乏讓你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無論如何努力還是達不到期待的事,讓你感受到挫敗。選擇讓你印象最深刻的那件事,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你的感覺如何?情緒怎么樣?你做了些什么?你對于那件事或那些人有怎樣的期待?你對自己有什么期待?他人對你有怎樣的期待?此刻,去感受小豬吃餅干的那份堅持不懈的力量,你有什么新的覺察和決定嗎?今后的學習中也許還會有大的困難,你會如何去面對呢?你又會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呢?此刻,你的內(nèi)在有了怎樣的變化?你能體會到內(nèi)心的那份力量感嗎?和它待一會兒?,F(xiàn)在,請你感受自己的呼吸,請動動你的手指,5,4,3,2,1,請慢慢回到教室,你可以睜開眼睛,活動一下身體,用眼神跟周圍的同學打個招呼。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冥想練習。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填寫自己面前的鼓勵卡。“今后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我會運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我會對自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學生填寫鼓勵卡。
教師:有同學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鼓勵卡嗎?
學生1:今后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我會運用樂觀面對不退縮的方法,我會對自己說“加油,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
學生2:今后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我會運用直面困難的方法,我會對自己說“世上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加油面對!”
學生3:今后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我會接納困難,直面困難,我會對自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加油!”
設計意圖:通過冥想,讓學生回顧過往成功的經(jīng)歷,增強應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全班交流,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
教師: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有一個又一個困難,但正是一次次地面對和克服困難之后,我們才有了收獲與成就。我們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方法去面對這些苦和難,這些方法就猶如一雙雙隱形的翅膀,帶給我們力量。課后,請同學們把鼓勵卡貼在自己的書桌上,學習上遇到困難時,鼓勵自己堅持面對,學會苦中作樂,做到“辛苦不心苦”。
設計意圖:靈活運用鼓勵卡,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讓學生用課堂所學指導實踐,實現(xiàn)內(nèi)化。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看似活動多,但都是用有趣的形式來呈現(xiàn),如“拍拍操”,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思考;在開心觀看小豬吃餅干的動畫視頻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直面困難的勇氣。因為活動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生參與度較高,想說話,而且敢說心里話。如在分享環(huán)節(jié),有個學生說:“演講比賽之前記不住演說稿,非常著急。后來我靜下心來,相信自己一定能解決。于是我就把每一句話寫在紙條上,每記住一條,就折成星星扔進罐子里,最終我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接納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直面困難,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成功。”
本節(jié)課是關于學習主題的內(nèi)容,如果只學不用的話,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改變。所以,課結(jié)束時讓學生制作鼓勵卡并貼在顯眼的地方,在有需要的時候想起課堂上的內(nèi)心體驗,學會享受學習的快樂。
課堂上想要分享的學生特別多,短短的40分鐘無法讓所有的學生盡情表達,可以在課后專門留出時間讓他們自由分享。
【點評】
學習是學生時代的主旋律,是學生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階梯。在四年級這個年齡段,隨著學校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發(fā)生明顯變化,學習要求不斷提高,學生的成績會出現(xiàn)一個低谷,容易體驗到學習中的苦和累,部分學生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節(jié)課的輔導目標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心理輔導的目標非常有意義,很有針對性。
本節(jié)課的另一亮點在于活動設計非常貼合輔導目標。通過“拍拍操”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對“什么是學習”進行思考,導入“學習的苦與樂”非常自然;通過互動體驗理解學習中的“外在樂”和“內(nèi)在樂”、“身體苦”和“心里苦”,能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用故事和視頻讓學生了解面對學習中的苦需要堅持的品質(zhì)和智慧的方法;最后通過冥想,引導學生堅強面對學習中的苦,并在實踐中不斷練習。
“學習”一直是學生既愛又恨的話題,如何讓他們在課堂上敞開心扉,并實實在在地影響課后的學習活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如果后續(xù)能夠開展系列化的跟蹤、匯報活動,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效果會更為持續(xù)和有效。
(點評嘉賓:夏春娣,江蘇省鎮(zhèn)江崇實女子中學黨委副書記,江蘇省心理健康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