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 要: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效結合,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激活學生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追求“時間+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學,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快樂感和滿足感,使年輕教師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課程整合
一、概念界定、現(xiàn)狀述評及研究意義
(一)概念界定
1.信息化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現(xiàn)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以應用信息技術為手段,應用現(xiàn)代教學方法,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技術、評價、環(huán)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為目的,將信息技術有計劃地融入教學過程,營造靈活有趣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研究主體對象是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信息化和有效化。
2.課程整合:本篇文章的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課程整合,是基于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為實現(xiàn)教與學預定目標的全部要素的系統(tǒng)融合。通過信息技術對教學目標、課程教材、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模式相結合,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為目的,用信息技術的影響改變課程結構,使課程結構更合理,既可以構建個別化的學習環(huán)境,又可以營造學生協(xié)作式學習氛圍,為學習者提供對相同問題的多種不同觀點的比較、分析和思考的條件,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和效果。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的述評
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校的競爭力。盡管國內外研究者們都對信息化教學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信息化教學與課程整合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盡管一些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配備了多媒體教室,但是由于部分地區(qū)基礎設施裝備落后,信息化教師資源匱乏,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解存在誤區(qū),認為信息化教學只是花架子,所以仍然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指導新環(huán)境下的教育教學工作,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提高,并沒有達到新課改的要求,這勢必阻礙了學校信息化教育的長足發(fā)展。
(三)研究的意義及研究的價值
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學校信息化教學日新月異、不斷發(fā)展、不斷更新,但目前中小學信息化教學與課程整合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現(xiàn)階段許多學校的信息化教育發(fā)展緩慢,信息技術并未能與學科教育真正結合,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課堂創(chuàng)新的生成。通過本次課題的研究,將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有效整合,達到激活學生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快樂感和滿足感,以追求“時間+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學。
二、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引導學生樹立合作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信息化教學與初中化學課程整合的研究,從而對課堂進行有效分層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從而達到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本課題的研究旨在讓學生掌握有效、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為其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研究內容
1.分析目前信息化教學中課堂出現(xiàn)低效的現(xiàn)象,研究并分析影響信息化教學課堂有效性的制約因素,探索符合實施信息化教學與課程整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2.研究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有效設計,即課前引新有效整合設計、課中練習有效整合設計、思想方法的歸納總結有效設計,在此過程中,調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的有效性。
3.通過研究在信息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在前期研究實踐的基礎上,再加以改進,使信息化教學更趨于成熟完善,從而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效地學到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三、課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一)課題的研究思路
從初中化學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出發(fā),根據(jù)信息化教學的特點,以集體備課、同課異構、觀摩評課為主要研究和實踐途徑,探索、總結出信息化教學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實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二)研究方法
綜合采用文獻法、歸納法、實踐法、經驗總結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三)課題技術路線
1.通過收集、查閱文獻,研究優(yōu)秀報告、實施方案和優(yōu)秀案例等,為課題研究積淀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2.課題組成員都在中學一線從事教育教學,為課題后續(xù)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3.本課題能在理論指導下,開展實踐研究,教育教學課程開發(fā)將會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倪彤,許文靜.信息化教學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2]王穎.信息化教學技能實踐與應用[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
[3]吳薇.關于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繼續(xù)教育,2017.
[4]張文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郝巧云.信息技術與新課程數(shù)學教學整合的措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