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鑫
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實施以來,國家大力倡導青少年實踐基地的建設,通過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實踐契機,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實踐需要和成長規(guī)律的綜合實踐方案,為學生鍛煉與綜合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
關鍵詞:初中生;綜合實踐;活動探究
綜合實踐基地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積極體驗,形成對自身、自然和社會的整體認識,養(yǎng)成積極而負責任的生活態(tài)度,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創(chuàng)造。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促進德、智、體、美在實踐活動中相互滲透,使學生健康成長[1]。
一、尊重學生成長規(guī)律,開展拓展項目
初中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在指導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拓展類項目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項目對學生的意志品質、體能鍛煉、團隊精神等有著特殊的影響力,在拓展活動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滲透,不斷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拓展項目。
以迷宮類場地游戲為例,迷宮一類的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拓展項目,在拓展過程中學生需要在拓展中完成每一個關卡的要求,這些關卡既有對學生智力的考核也有對學生體力的要求,學生在完成每一個關卡時需要融入到集體的智慧,通過集體力量進行解決,從而實現集體精神的有效滲透。此外每一個關卡都需要學生勤動手、勤動腦,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創(chuàng)造的能力[2]。除迷宮場地游戲以外,實踐活動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應積極為學生提供具有探索和冒險的活動,如高空項目有高空斷橋、抓杠、絕壁逢生、合力制勝、瀘定橋、高空相依等活動,通過具體活動的方式快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能力??傊?,拓展項目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素質,在體能訓練、意志培養(yǎng)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為學生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拓展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方面應進一步利用現有場地進行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多拓展項目。
二、結合學生學習需求,提供手工活動
初中生在思想上已經有了明顯通過自身努力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的意識。因此在實踐指導過程中應積極為學生提供手工制作的互動,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進行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設計能力。手工類活動一直深受初中生的喜歡,通過手工制作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和創(chuàng)新的價值,學會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未來。
以《椅子制作》為例,椅子制作是木工手工課,學生在平時接觸的都是已經制作好的椅子,對椅子的構造頗有興趣[3]。通過椅子制作木工手工課,學生第一次接觸到了木質材料,了解了錘子、斧子等手工工具,學會利用多種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在手工制作過程中可以將分配給自己的木料用自己的工具去創(chuàng)新,將自己對椅子的想象與創(chuàng)作展示出來,學生用刨子去掉多余的木質,用鋸進行裁剪,每一個椅子細節(jié)都非常的認真,甚至有很多學生在手工制作之前先用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的椅子“創(chuàng)造”出來,根據自己的繪畫作品去設計與實現,有效提升了學生在手工制作中的興趣與手工制作能力。除木工手工以外,還有民間剪紙、石膏制作、計算機硬件組裝等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手工制作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在手工制作中的興趣,幫助學生在手工制作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讓學生在手工中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三、對接社會教學要求,培養(yǎng)正確情感
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滲透價值觀教育是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初中生缺乏生活體驗,在生活和學習中普遍以個人為中心,對待外界事物存在一定的認知偏見和不理解。因此,實踐互動的設計要對接社會教學的要求,通過實踐的方式轉變學生的錯誤思想,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與價值觀,從而真正讓學生認識到社會發(fā)展的責任,提升學生的體驗感。
以《愛護糧食》為主題的實踐為例?!皭圩o糧食”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但對于初中生來講愛護糧食更多的是一個象征性的口號,雖然光盤行動等已經在初中群體中廣泛實施但節(jié)約糧食的思想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貫徹和執(zhí)行。因此在實踐基地中,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收獲節(jié)的活動,由學生親自動手收割水稻、收獲小麥、收獲玉米,在收獲的過程中學生了解了水稻與小麥的區(qū)別,了解了玉米的“廬山真面目”,在收獲過程中學生第一次學會了收割,學會了脫粒,看著水稻中每一粒米的脫出,每一粒金色的小麥脫出,每一個玉米棒的出現,學生會有很強的自豪感和收獲感,在勞動以后學生體會到了收獲的艱辛,自然也會在未來的生活中學會珍惜糧食、愛護糧食,讓浪費可恥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心中,實現有效德育與正確培養(yǎng)的目標。總之,社會對學生群體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這些要求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思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要堅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情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社會的責任。
總結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突出拓展性、實踐性和適應性,滿足初中生多方面的學習需求和成長規(guī)律,不斷提升初中生的實踐能力。此外,綜合實踐過程中要堅持學生為主、教師引導的實施思路,積極開展綜合實踐的各類活動。
參考文獻
[1]高艷艷.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中提升教師指導的路徑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8):79-80.
[2]張克欽.初探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有效結合——以蘭州天慶實驗中學綜合實踐活動為研究載體[J].新課程,2020(37):44.
[3]徐裕端.初中綜合實踐活動模型制作課程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