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霞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國的城市學校中幾乎都能順應教育發(fā)展趨勢,并對教育事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而在農村的學校中,由于某些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問題,在兒童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學生的父母迫于生計外出打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缺失了父母的關愛,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數學學習困難的情況使得農村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文章就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數學學習中的困難以及解決對策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數學學習;學習困難;解決對策
一、 引言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缺失了父母對其生活以及學習上的關注和重視,導致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身體以及心理素質等問題上與其他同齡兒童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在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關愛,要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行生活以及學習上的積極指導,加強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身心素質能力。由于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來說在理解能力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農村數學老師要深刻研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數學學習中的困境,并就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進而培養(yǎng)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確保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可以在老師的教育下享受全面的素質教育。
二、 在農村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影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的重要因素
為了有效提高農村數學的教學質量,要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情況深入的分析,通過分析以后明確以下影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
(一)缺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知識是內容比較抽象且邏輯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以及家長的耐心配合。而由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其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二)沒有形成有效的學習習慣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做家庭作業(yè)時沒有父母的指導,而他們身邊的監(jiān)護人的年齡偏大,文化知識水平不高,無法給予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上的幫助,并且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做題時沒有意識到作業(yè)的重要性,匆忙應付作業(yè)后便做其他事情,所以作業(yè)完成的質量較差,并且學生普遍沒有提前預習數學知識的習慣,因此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非常不理想。
(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普遍不了解數學學習方法
兒童在進行數學的學習時,由于年齡較小,所以并沒有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如果在學習中不懂得如何利用數學學習方法,那么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缺少父母指導的情況下,數學學習的質量很難得到提升。
(四)缺少數學知識實踐的機會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數學知識的時間僅限于課堂教學,在課后只是快速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在生活中并沒有對數學知識進行實踐的機會,所以在缺少實踐機會的情況下導致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度較低,也沒有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所以這種情況也成為影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學校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關注度較低
部分農村學校在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行管理時僅限于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安全教育或課堂教學活動,但是由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缺少家長的指導,所以學習的時間只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而學校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校外的學習情況掌握度較低,從而導致農村學校教學水平不高。
(六)不敢與老師進行互動
一方面,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大多缺乏對于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與鍛煉,導致了在課堂或在生活上缺少自信心理,從而在課堂上不能與老師進行互動與交流,或者遇到不懂的問題時由于自卑不敢請教老師,所以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喪失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進行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不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且缺乏對學生課余生活的關心,從而使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成績較差,學校的教學質量較低。
三、 改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數學學習現狀的重要措施
(一)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自主學習熱情
在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利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激發(fā)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地鼓勵以及耐心地指導。科學合理分析和研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數學學習中產生的困惑,并以此為切入口,制定符合學生的學習計劃;在后續(xù)實施實習計劃的過程中,善于尋找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能力,并且進行表揚,從而有效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自主學習熱情。
(二)制定良好的數學學習規(guī)劃
在研究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數學學習中的問題以后,就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規(guī)劃,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按照影響學習的主要因素進行分類,在分類以后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針對影響因素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策略。比如A組是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B組是缺少學習熱情的學生,C組是以上情況都存在的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分組教學,產生的實效性更強,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注重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行數學學習方法的教學
農村小學數學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根據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情況可以實施以下三種方式的教學:
1. “生活化”問題教學
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缺少數學實踐機會的情況,小學數學老師在制定教學課件時,可以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教學課件中,通過設定問題情境激發(fā)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課堂上的探索心理,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數學參與積極性。
2.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