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英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普通話的普及與應用,語文在全國小學教育課程占據了重要地位,對兒童的學習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作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整個課程的基礎內容,也是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知識的基本。在當前的小學教育階段,生活化教育和游戲化教育是很多教師非常重視的教學方法。游戲能夠讓枯燥的語文課程增加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漢字,掌握扎實的文字知識等。本文結合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以及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中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并對游戲化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游戲化教學;策略探究
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識字寫字能力的要求有:低年級的學生應該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其次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有800-1000個字會寫。學生擁有識字與寫字能力的前提應該是有足夠的學習興趣,而游戲化的學習方法更符合當前低年齡階段學生性格特點,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一、游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增加師生互動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核心,這也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游戲活動能夠幫助師生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并且能夠讓教師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和干預,提高師生交流溝通的有效性,建立和諧的游戲活動氛圍,能夠促進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尤其是在識字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更依賴于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而游戲的教學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深入的體驗,并且與教師積極互動交流。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豐富的游戲活動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適當地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用游戲活動的形式開展教學。這樣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也能夠讓學生減少學習的壓力,讓學生與教師進行正面的溝通,有效地提升師生友好關系的建立。
2.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活動中,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都會提升。學習語言漢字本來是相對枯燥無味的過程,學生面對漢字拼音或者是更加難懂的復雜知識結構時,往往會與現(xiàn)實的認知產生沖突,這又為學生的學習造成了阻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那么,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就會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而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進行語言漢字知識的提問,讓學生更容易放下心中的防備,通過投入游戲了解所學的漢字知識,加深記憶。而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主動學習。這樣一來,不用教師的督促與引導,就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語文識字的過程中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普遍學生都能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枯燥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學生慢慢地無法集中精力進行學習,與其他同學之間也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差距。為了能夠讓集體教學質量提升,并且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在課堂上利用游戲互動等形式,引導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體驗學習漢字的趣味性,而學生通過游戲活動所取得的成果能夠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體驗感。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更多的教師意識到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也會更加細心用心,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更優(yōu)質的教學設計,組織更具趣味性的游戲活動,逐步引導學生打好學習漢字的基礎。
4.有利于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況且單純的識字枯燥無味,學生往往缺乏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教學需要出發(fā),依據識字內容,運用形象、直觀的游戲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不同風格的識字情景;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各類識字教學中都游刃有余地學習和記憶,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二、當前小學階段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法太過單一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在實際教學上出現(xiàn)了不少新的問題,例如,識字任務的加重,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難度,而上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很多學生需要占據大部分的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鞏固練習。這樣對教師家長和學生來說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負擔。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是始終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學困生而言,除了課堂上教師所講的知識無法完全消化理解之外,課余的時間學生沒有足夠的興趣進行自主學習,這也會導致學生之間出現(xiàn)更大的層次差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通過優(yōu)化教學策略,豐富教學方法等多種形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對識字感興趣的學生,他們會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來進行識字練習。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我們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通過有趣的豐富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快樂學習深度體驗。
2.識字教學耗時長效率低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點,同樣也是難點。因為識字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是閱讀和寫作的根本。識字量的多與少,快與慢都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小學低年級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識字教學,但其中也存在著閱讀、記憶、背誦等多方面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有關漢字拼音的知識時,所占據的時間是比較長的。整個教學過程非常的枯燥無味。而且教師只用同一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也只會用一種方式進行學習。那么,學生學習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這樣無法體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方式。因此,教學方式應該得到創(chuàng)新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