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摘 要 新課程在改革過程中,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的理念,也就是將教學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構建起來,依托于生活素材或工具,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生活化構建。針對初中數(shù)學課程而言,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能夠帶來多方面的積極作用,這一點需要數(shù)學教師清楚認識。本文便對此展開分析,探討了生活化理念內(nèi)涵及其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作用,然后分析初中數(shù)學教學基于生活化理念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應該關注的要點,最后提出初中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構建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生活化教學 內(nèi)涵 積極作用 構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1.078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concept of life teaching is put forward, that is to buil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real life, relying on life materials or tools to realize the lif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he realization of life teaching can bring positive effects in many aspects, which need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fe and its role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n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if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ife-oriented teaching; connotation; positive role; construction measures
1 生活化教學理念及其對初中數(shù)學的積極作用
1.1 生活化教學
生活教育,這是我國教育大師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一種教育理念,指的是教育活動無處不在,可以從現(xiàn)實生活中滲透教育活動,對相關對象進行有目的地教育。生活化教學,就是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素材、資源等引入到課堂中,和數(shù)學教學融合構建,在課堂內(nèi)創(chuàng)設起生活化的環(huán)境、氛圍、活動等等,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化的環(huán)境中展開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實踐和運用,從而擺脫傳統(tǒng)板書式課堂的桎梏,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學效果。
1.2 積極作用
第一,能夠實現(xiàn)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的充實豐富。初中階段,數(shù)學課程知識廣度擴展,難度提升,在內(nèi)容上更加偏向于理論化。而基于生活化教學,將生活資源融入課堂,就能夠對理論化的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豐富和拓展,從而可以給學生更加充實的學習體驗。第二,可以增強數(shù)學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學習。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不少和初中數(shù)學知識相關的生活案例或現(xiàn)象,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對此形成重視。在課堂上挖掘生活資源中的數(shù)學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感到新奇,產(chǎn)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情感,從而就會激發(fā)學習興趣。第三,有助于促進教學活動理實一體化構建。以生活為載體,可以創(chuàng)建起豐富的實踐活動,便可以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練習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2 初中數(shù)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理念需關注的要點
2.1 多元化
所謂多元化,指的就是對于生活資源的利用,要保持形式上的多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包含數(shù)學知識的素材具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比如一些生活經(jīng)歷,或者是生活實物,抑或是生活工具等等,都可能成為數(shù)學資源。在課堂上對這些資源進行教學運用的時候,就要對不同類型的資源綜合運用,不能只局限在一類資源當中。通過對多種不同類型資源的綜合利用,這樣才能夠讓課堂教學保持新穎。
2.2 趣味化
初中,由于所處的學習層次還不夠高,這也導致學生并不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所謂學習動機,也可以理解為學習目的,也就是學生展開學習的原因。從當前實際來說,初中生學習動機并不明朗,很多學生并不理解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因此,為了引導學生切實參與學習,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運用中,就有遵循趣味化的原則,不論是生活教育資源的選擇,抑或是融入教學的方法手段,都應該體現(xiàn)出一定的趣味性,確??梢约ぐl(fā)學生的興趣。
2.3 雙向性
生活化教學,是從生活教育理念中衍生出來的一個教學理念,二者在過程上剛好相反。生活化教學是將生活元素引入課堂教學,而生活教育重點在于讓傳統(tǒng)教學走出課堂回歸生活。不論是哪一種模式,在當前教育形勢下,都具有嘗試的價值。所以,在對初中數(shù)學進行生活化教學構建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到雙向性這一要點,既要利用生活資源構建數(shù)學課堂,也要向課外拓展教學,讓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回歸生活。
3 初中數(shù)學構建生活化教學的措施路徑
3.1 挖掘生活資源構建數(shù)學情境
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可以圍繞具體的生活資源,將其中包含的數(shù)學知識挖掘出來,以生活資源為載體構建情境,在情境中體現(xiàn)數(shù)學知識,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展開思考和學習。比如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時候,便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小紅家距離學校直線距離800米,同時與超市的直線距離也是800米,而超市和學校之間的直線距離是400米,那么小紅家、學校和超市三者之間,呈現(xiàn)出一種怎樣的幾何關系狀態(tài)?如何通過示意圖表現(xiàn)出這種幾何關系,其中還存在哪些幾何參數(shù)?這樣的一個情境,就把等腰三角形的知識融入了其中,引導學生思考,按照一定的比例,將米縮小為厘米,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底邊為4厘米,腰為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在教學其他數(shù)學知識時,也可以依照這樣的模式,以生活素材為基礎,構建起數(shù)學情境,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在情境中展開思考,探究其中包含的數(shù)學知識。
3.2 整理生活案例指導知識講解
在生活案例中,加強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在對一元二次方程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就可以將生活中的具體案例展示出來,從中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剖析。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工廠(化工廠)在制造一類化工原料產(chǎn)品,面向市場銷售該種原料產(chǎn)品。當?shù)匚飪r部門針對該類化工產(chǎn)品的價格作出了規(guī)定,不得低于30元每公斤,但是也不得超過70元每公斤。而從市場行情來看,如果按照物價部門規(guī)定的最高價格銷售,那么日均銷售60公斤。單價每降低1元,銷售量就多2公斤。而銷售過程中,日均的銷售成本為3500元,這和銷售量多少無關。如果想要日均獲利達到1500元,那么應該如何確定銷售單價呢?這樣的一個案例,就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假設單價為x元,則x[60+2(70-x)]-3500=1500,可以解出x=50元,即單價確定為50元每公斤,可以日均獲得1500元利潤。在課堂上,就以這個案例為載體,針對一元二次方程的特點、解題思路和技巧方法展開講解,讓學生從具體案例中形成清楚認識。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在具體的生活案例中,深入了解數(shù)學知識的原理和運用。
3.3 設計生活實踐驅動學生練習
課堂實踐的設置,便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游戲、娛樂項目或是資源等切入,將其引入課堂,和數(shù)學知識結合起來,構建趣味性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參與進來。比如,教學勾股定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通過學習可以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在講解了基本的勾股定理原理以后,就可以構建一個“快速配對”的游戲,教師在黑板上隨機寫下多個數(shù)字,讓學生基于勾股定理,驗證這些數(shù)字中,哪些可以組成直角三角形。此外,還可以基于一些游戲素材,來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
3.4 向課外拓展教學回歸現(xiàn)實生活
對于數(shù)學教師而言,應該以具體的數(shù)學知識為導向,從生活中選擇適宜的對象,創(chuàng)設課外拓展活動。比如教學三角形全等判定,這部分知識主要就是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在教學教材知識后,可以組織學生分為小組,走出課堂進入校園,從校園中找到不同的三角形,然后測量三角形的邊長、角度等等,再依靠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定理,寫出具體的判定推理過程。帶著數(shù)學知識,走出課堂回歸生活,有效展開實踐,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初中數(shù)學教學需要順應教育改革的宏觀形勢,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做出創(chuàng)新。而在這當中,利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構建生活化數(shù)學教學模式,值得重點關注。在進行教學實踐的時候,可以依托生活情境、生活案例、生活實踐與回歸生活等不同的渠道方法,實現(xiàn)生活與數(shù)學的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化的數(shù)學環(huán)境中,形成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義兵.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7):30.
[2] 黃愛慶,劉武.芻議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