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霞
摘 要: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是中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英語教學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意識,就需要重視閱讀教學。英語學習中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吸收和獲取文本中所包含的各類信息,在與作者共鳴中明白文本內(nèi)涵和情感,從而促進初中生的交際能力、思維品質(zhì)、語言水平等發(fā)展,并且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文章分析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與問題,并探討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策略,以期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 引言
初中英語教學要以全新的教育觀念為指導,站在核心素養(yǎng)角度上,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有針對性推進改革,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入教學目標中去,以確保通過教學讓學生獲得綜合發(fā)展。英語屬于外語,學生無論是獲取知識經(jīng)驗還是掌握學習方法,抑或者是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等,主要的學習途徑是借助閱讀去拓寬學習視野,獲取更多的學習體驗,故而需要促進初中英語知識中閱讀教學。英語教學中包括閱讀部分,其重要的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因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言語信息,與文本與作者進行思想溝通與交流,最終更好完成輸入,實現(xiàn)對西方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同時也能在交際中運用和輸出。
二、 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與問題
閱讀理解能力是當下初中英語教學要重點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只有擁有這種能力,學生才能在讀中提煉和獲取相關(guān)信息,在與作者溝通中建立共鳴,最終促進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初中學生英語學習中缺乏運用能力,缺乏口語化的英語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水平,即使獲取知識多,但是不會在現(xiàn)實中應用,社會適應力就會比較差。所以,初中英語教學要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不過現(xiàn)階段這個方面做得還不夠,主要是因為方法存在問題。
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渠道,除了閱讀教材中文本外,就是英語課外閱讀。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是閱讀課的中心,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集中在掃除詞匯障礙,講解語法和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等部分。這樣閱讀教學學生對于文本理解不夠深入,學習的都是碎片化的語言知識,未能掌握閱讀方法,閱讀理解能力難以提升。一旦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學生在面對文本時就會缺乏分析與理解能力,不僅會影響英語素養(yǎng)提升,還會導致考試中無法順利高效完成閱讀理解題,英語成績也會受到影響。另外,一些教師把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與大量閱讀訓練等同起來,以至于學生認為做題是最有效的辦法。其實并非是這樣,英語閱讀理解題具有其局限性,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有些學生也會因為做錯題目而受到打擊,從而失去閱讀與處理題目的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將無從談起。再者,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沒有發(fā)揮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主體性。教學方法和授課形式過于單一,對閱讀理解的教學多采用翻譯教學方式,對整篇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和文章的段落大意很少去涉及。嚴重阻礙了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自主思考能力,學習能力也受到限制。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忽視了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大多運用反復的題型訓練,課后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語法知識不能及時鞏固和總結(jié),缺乏系統(tǒng)化的訓練,這種沒有從閱讀理解問題中答案的來龍去脈去深層次講解,導致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學生要成為閱讀主體
閱讀是一個知識經(jīng)驗與各類信息輸入的過程,閱讀中有效輸出,才能高質(zhì)量輸出,這樣就能做到學以致用,將來就能在其踏入社會后服務于工作需要,提高社會適應性。英語教學中必須明確閱讀理解能力重要性,然后將這種能力培養(yǎng)融入教學目標中,有意識幫助學生,使其在循序漸進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極為重要,課堂中應引導和幫助學生,使其掌握閱讀的步驟,學會閱讀的方法。教師要利用好英語課堂教學,因為一般是圍繞著教材中文章開展教學的,因此要在課堂閱讀中做好示范,必須保證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讓其參與閱讀,然后在指導下使學生科學有效閱讀,在讀中去思考,針對文本展開分析與交流,從而在自主與合作學習中理解文本,確保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初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還比較欠缺,教師完全放手無法取得好效果,所以要在堅持以學生閱讀為主情況下,教師做好指導,協(xié)助和幫助下讓學生高質(zhì)量完成閱讀。
(二)引導其按照基本步驟閱讀
英語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學會閱讀,明確閱讀步驟,為閱讀理解能力提高打好基礎。一般情況下,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最好讓其先快速看一遍文本,有不認識詞匯和不明白語句可略過,只要基本上弄明白文本的大概意思還有主要內(nèi)容即可;下一步就是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通常情況下教材后面都有針對文章的題目,先讓學生看題目,然后將其記在心中,再次去閱讀,這次要細讀,分析和思考,準確把握文章思想情感和內(nèi)涵等,抓住重點,在讀中找到問題答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要用教材上的問題,教師也可根據(jù)學情,自己設計問題,以確保學生帶問題閱讀獲得更好的效果。學生在細讀中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問題,這個沒有關(guān)系,只要能解決簡單問題就可以;接下來一個步驟是分析文章,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思維活動,比如推理、歸納、總結(jié)等,教師要成為合作者,從旁指引,使其在過程中解決比較難的問題;然后要求學生再閱讀一遍文章,深入理解,并確保題目答案和文章相符,全部是正確的。
(三)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結(jié)合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要建立在廣泛閱讀基礎上,初中英語教材文章數(shù)量少,僅依靠這些達不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故而英語閱讀教學要向課外拓展,使學生在課外的閑暇時間進行英語閱讀。學生自主選材存在障礙,容易出現(xiàn)選材過簡單和過難的問題,不利于閱讀興趣培養(yǎng)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诖耍處熞獏f(xié)助學生選材,剛開始的時候難度不能太高,先從較為簡單的入手,同時還要兼顧興趣,選擇一些與初中生生活接近的文章,比如關(guān)于旅游、美食、運動、校園生活等。經(jīng)過一個階段訓練,學生擁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逐漸提升難度,向著政治、文化、經(jīng)濟等過渡。英語閱讀循序漸進地提升難度,學生思維就會從低級向著高級發(fā)展,有層次性,閱讀理解成果會更好,能力也就會提升。閱讀體裁選擇上,應當先從記敘文開始,然后是說明文和議論文。教師推薦課外閱讀內(nèi)容,或者將其打包,傳到微信群中,學生每天或者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完成閱讀。課外閱讀文章選擇要做到面廣,拓寬視野,使學生可從中獲取各種信息,同時還要滿足實用要求,要有時代性。這樣課外閱讀能擴充知識面,使其掌握更多詞匯,且能提高語言水平和思維品質(zhì)。學生閱讀多,也就能明確文化差異,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