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寅文
關鍵詞:五年級;行進間運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3-0045-03
一、設計思路
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運動興趣的激發(fā)。循序漸進地進行直線運球、學習運球行進中急停、原地運球接急起和急停急起完整練習,每個學練的環(huán)節(jié)都組織學生圍繞基于動作要領的主題進行探究學習,并在由慢到快的練習中逐步學會技能??紤]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運動需求,設計趣味教學游戲:老鷹捉小雞、紅綠燈、檢察官,使其在快樂中鞏固技能,提升完成籃球運球動作時抬頭觀察的能力;在“繩間大戰(zhàn)”游戲中,設計雙人對抗,讓學生綜合運用急停急起技術,提高實戰(zhàn)運用能力。設計趣味體能練習游戲:球鉆“隧道”接力,使學生愉快地發(fā)展核心力量,提高其規(guī)則意識和合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選自江蘇省教學研究室主編的《科學的預設藝術的生成》系列叢書,本課是水平三(五年級)第一學期小籃球與游戲單元的第4課時,是對前三課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為本單元教學最后的教學小比賽起基礎性的鋪墊作用,以達到學生能綜合運用基本的運、傳、投技術,使比賽順利進行的目的。該技術在籃球項目中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屬于會能度較高的技能,易于掌握。單一的學練形式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圍繞“急停穩(wěn)、起得快”的教學重點,本課須解決行進間運球時球的落點或高度不適、急停和急起觸球部位不對、急停急起時的身體重心過高或姿勢不對等易犯錯誤。由于籃球項目本身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強調(diào)實用和實戰(zhàn),本課設計多個教學游戲,其中急停急起的時機靈活多變,具有不確定性,并在對抗性的游戲“繩間大戰(zhàn)”中引導學生初步體驗急停急起擺脫的時機,突破本課的學習難點。
三、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好動、動作靈巧、喜歡挑戰(zhàn),具有好奇心,適合學習和領悟籃球技術的實戰(zhàn)運用。根據(jù)調(diào)查了解,上課的班級對原地運球有一定的接觸,但籃球技術基礎較為薄弱。由于身體發(fā)育等原因,他們的個體差異較大,在球類運動中自我約束較差,喜歡對抗,在對抗中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女生手臂力量較弱,未經(jīng)提醒易出現(xiàn)運球時彈起高度不足,而長時間重復練習對這些學生來說強度偏大。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跨步急停穩(wěn),急起快。學習難點:變速擺脫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