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枝
摘要:語文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它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責任。閱讀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學習內容,始終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如何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學習,來增強解決問題的實效性,從而有效幫助學生發(fā)展綜合能力,是每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對此,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相關對策展開簡要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4-123
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對于學生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閱讀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作為教學活動的制定者,學生的引導者,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著眼于教學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促使其能夠真正進行高質量的語文學習活動,從而切實發(fā)展語文學習能力。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下發(fā)落實,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教學中的關鍵詞。其中主要包括了“語言的構建和運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等四個方面。初中語文閱讀有著豐富的內涵,種類多樣且體裁多元,以閱讀教學為載體,促使學生進行相關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靈活地對語言加以運用,并在思考活動中發(fā)展和提升自身思維能力,同時細細品味文章中的語言之美、情感之美,從而切實增強審美能力,有效提升語文學習效率[1]。
2.有助于奠定學生學習基礎
語文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起著積極助推作用。通過開展閱讀學習,能夠促使學生有效吸收基礎學習內容,例如漢字、詞語、成語、名人名言等等,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表達的邏輯性,切實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相關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不僅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積極促進作用,還可以促使學生將相關能力運用于其他學科中,從而為其今后成長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3.有助于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
初中語文閱讀教材內容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其中不乏名家優(yōu)秀作品,通過開展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活動,能夠促使學生提升閱讀質量,深切感受名家作者在文字表達和情感表達上的優(yōu)秀之處。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取豐富的知識能量,并拓寬視野、增加閱讀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2]。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下發(fā)落實,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要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上,還要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yǎng)等得以切實提升發(fā)展。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步,還要引導學生通過感受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來感受閱讀教學的豐富性和多彩性。但是縱觀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還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tài),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同時對于先進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率還不足。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參與積極性將會大大降低[3]。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培養(yǎng),對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活動來說,有著積極意義,當學生能夠發(fā)揮自主學習意識,全面參與到閱讀探究活動中來,可以有效對基礎知識進行吸收理解,對相關問題展開思索,從而發(fā)展和提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縱觀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由于年齡尚小,知識經驗不足,還缺乏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和熱情,因而在閱讀學習活動中,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活動質量會大打折扣。
3.學生參與課堂效率較低
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活動,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跟隨教師引導,完成相關問題的思考,同時還要促使學生結成探究合作小組,開展深入探究活動,從而切實增強對閱讀學習內容的把握?,F(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大多以“一言堂”模式開展,學生的學習活動大多以被動形式開展,主動參與度較低。當學生未能熱情參與其中,他們的知識吸收效率會大打折扣,語文閱讀學習質量也難以得到切實增強。
4.課堂教學評價不夠充分
無論是何種教學形式、教學活動、教學方法,都需要教師能夠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并著眼于他們的表現(xiàn),開展有效評價,使其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和認可?,F(xiàn)代化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把注意力和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上,忽略了學生在過程中的種種表現(xiàn),也疏于對此展開評價,因而會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即便出現(xiàn)了錯誤行為,也難以得到及時改善,從而使教學效率大打折扣[4]。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運用微課教學,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微課具有很多獨特優(yōu)勢,例如能夠打破教學的時空限制,易于學生觀看學習,教學重難點較為突出等等。在微課教學引導下,能夠有效促使學生擴充學習途徑,增強其自主探究能力。對此,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提前做好備課活動,依據(jù)教材內容,預設出明確教學目標,然后促使學生自主觀看,并進行探究活動。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預設出學習目標:①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②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③學習并運用聯(lián)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④培養(yǎng)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然后據(jù)此錄制微課,促使學生能夠提前觀看學習,在自主探究中,學生可以通過搜集材料信息、自主閱讀文章內容、開展合作探究活動等形式,完成對相關內容的吸收把握。學生還可以找到文章中自己難以理解的問題,并帶到課上,和老師同學共同完成探究活動,這樣的閱讀學習活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獲得對閱讀內容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其把握知識的效率。
2.營造輕松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開展閱讀學習的原動力,當學生有了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自然會主動跟隨教師引導,完成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探索。對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并通過營造輕松學習氛圍,來增強其參與閱讀學習的熱情。首先,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學語言藝術,運用充滿趣味性的語言,和學生溝通交流,促使學生可以放松心情,并以一種愉悅的態(tài)度面對閱讀學習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熱情。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相關圖片,為其營造一個美麗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在相關畫面中,有效感受紫藤蘿瀑布之美。又如在學習《阿長與山海經》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促使學生深入把握文章人物,同時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吸收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并通過分角色扮演,將相關故事內容展示出來,當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視聽感官,積極參與相關表演活動,可以有效感受到閱讀學習的樂趣,并提升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5]。
3.構建合作小組,全面提升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方案中提出,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其能夠有效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對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通過合作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從而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并切實提升語文閱讀學習效率。在小組學習中,學生可以將智慧集中起來,對同一問題展開多角度的思考探究,從而有效深化落實學習效果,促使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發(fā)散能力、邏輯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一課時,在課堂教學引導活動期間,可以為學生出示如下問題:在“我”情感重大轉變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是誰?為什么在魯迅先生眼里和心里藤野先生都是偉大的?請同學們閱讀11—35小節(jié),思考:文中寫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幾件事?這些事又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樣的品格?把“都用紅筆添改過了”的“添改”改為“修改”可以嗎?然后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完成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會得到有效調動,對問題的思考方向也會更加開闊,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樣也會不斷提升。
4.使用現(xiàn)代設備,豐富語文閱讀學習途徑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開展現(xiàn)代化閱讀教學活動期間,教師還要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促使學生能夠豐富閱讀學習途徑,同時,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還可以促使學生的知識接收過程更為直觀,如果學生只是依照教材內容進行學習吸收,難以對枯燥的文字產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此外,現(xiàn)代技術還可以幫助學生擴充學習資源,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
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的圖像、視頻展示功能,帶領學生走進“蘇州園林”,此外,還可以運用VR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直觀感的學習氛圍,促使其能夠通過觀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并增強投入文章學習的興趣。又如在學習《社戲》這部分內容時,在研究活動中,教師可以以“探究民風民俗”為主題,通過運用信息設備,為學生擴充相關知識,促使其能夠加強對民風民俗的了解,并學會尊重民間文化,從而有效感受多樣化知識。除此之外,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微信、QQ等設備,向學生滲透重點知識,促使學生能夠在鞏固探究中,提升學習質量,而且微信、QQ等設備還可以打破學生學習的時空限制,促使學生能夠拉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減少相關教學問題的出現(xiàn)。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定期開展總結反思活動,對以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加以歸納整理,并制定出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促使學生能夠不斷產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自身理解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東新.聚焦思維,深度學習——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9(9).
[2]劉艷麗.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智慧,2020(3).
[3]徐樂.如何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8).
[4]紀春玲.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20(14).
[5]褚文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
(作者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qū)阿克蘇市第十二中學,新疆 阿克蘇 8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