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朱強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對于體育運動而言,它已經(jīng)漸漸成為社會大眾的健身需求,這也有效地提升了體育教學的地位。由此,在當前的初中體育課堂中,老師應當采用有效的方式來保障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體育? 課堂教學? 體育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4-0159-02
一、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參與度不高。在現(xiàn)在這一個階段,很多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還是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老師講解,學生跟著練習的模式。體育老師沒有注意到學生的整體參與度和學生學習主體性,更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樣教學才會更加有效,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的激發(fā)。
(二)教學的內容單一,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首先,很多的體育老師對于新課程改革提出來的要求,都是表面做做功夫,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教學的實際實施存在較大差距。其次,教師仍傾向于將中考作為教學內容的重要標準,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選擇,應試教育教學模式直接抑制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阻礙著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差。大部分體育老師還是束縛在以往教育教學模式的框架中,還是側重單向化的理論講授和動作示范。體育老師對課堂的控制以及單方面的教學活動,使得老師跟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足,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和提升。為此,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激發(fā)困難。
(四)評價方式單一,學習積極性低下
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初中體育教學評價方法也更加注重體育成績測試的結果。 沒有關注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和汗水,沒有關注學生先天體質差異的因素,沒有關注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相互評價,學生無法體驗學習體育的快樂,逐漸失去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難以得到加強。
二、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興趣是學生學好任何一門學科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在興趣驅動下,才能在體育上投入學習。因此,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那么作為初中體育教育的工作者,應當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進一步的了解,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身體素質等方面研究,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組織教學,以此保障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得到發(fā)展和提升。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體育教學方式也應當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變,例如對于一些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的體育內容時,老師應當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例如,在初中階段中,長跑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體育教學中的難點。長跑中老師可以融入籃球的元素,讓學生嘗試帶球跑,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加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耐力,讓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三、積極落實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
在初中階段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老師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還應當注重學生的體育品德和品質形成,保障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感受到集體主義精神的力量,為他們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與此同時,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老師還應當進一步結合教學的內容,向學生傳授積極向上的思想品德觀念,讓學生能夠將遵紀守法、拼搏上進視為體育精神,那么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
第一,老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的利用有效的課堂組織,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活動中服從安排,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活動習慣。同時,當老師在作出體育鍛煉指令時,學生需要快速的反應,并且在老師的組織下完成相應的動作。例如,在每一堂體育活動開展前期,老師都需要進行整隊工作,而當學生在聽到老師的指令后,應以最快的速度集合、清點人數(shù),等待老師實施體育教學工作。第二,老師開展體育教學中,應按照教學的目地采用針對性的體育訓練活動,比如田徑訓練活動、球類訓練活動等等,這一些活動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學生的紀律性、合作能力進行加強。第三,教學中老師應當采用不同的活動來對學生的不同體育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例如,老師可以采用籃球的方式讓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得到提高,讓他們能夠構建出合理的競爭觀點,促進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獲取到正確的思想品德觀點。第四,老師應當通過體育游戲的開展和實施,讓學生能夠學會到團結友愛、熱愛集體,在開展體育運動中能夠做到機智果敢。由此,我們便可以了解到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僅能夠保障學生快速地掌握到體育的技能,也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精神。因此,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老師需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成長需求,來對體育教育進行落實,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水平。
四、突出學生的個人特長,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
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素質教育實施中應當堅持的原則,對于每一名初中學生而言,在開展體育學習活動中都應當具有自主權和獨立權。但是,學生的體育學習潛能需要通過教師來進行激發(fā),因此在開展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過程中,老師應按照教學的計劃和標準,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積極地組織多樣化體育鍛煉活動。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就讓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夠表達出自由體育學習的理念,那么面對該種情況,老師就需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缺點,按照學生的個性需求以及特長,積極地組織多樣化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個人素質得以加強。
另外,除了一些基礎的體育教學活動外,老師還可以實施體育游戲,讓學生能夠學會團結友愛。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方面教學,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到體育的技巧,也能夠讓他們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素養(yǎng)。
最后,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必須要依照教學大綱的具體內容,針對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有針對的展開教學工作。讓初中生在參與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對體育學科產(chǎn)生好感。另外,比賽只是一種教學方式,體育教師要告訴學生比賽的輸贏并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還可以對在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積極性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支持,這對培養(yǎng)初中生體育意識有著積極性的作用,同樣也是開展體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方式。
五、分層開展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
想要進一步落實好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那么就需要注重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找尋到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而分層教學便是一種較好的方式,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分層,就會使得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變得不合理,不能夠讓層次里面的每一個學生學習到適合自己的知識,教學的預期效果也就達不到,為此合理的分層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比有一些學生他們的爆發(fā)力比較不錯,但是在耐力上的表現(xiàn)就不是很好;有的學生耐力表現(xiàn)不錯,但短距離爆發(fā)力較弱;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很強,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很弱。 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各方面的實際身體狀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等級,進而有針對性的去對學生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這對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是有很大幫助的。就好比把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學生整體身體素質都是比較好的,不管是爆發(fā)力,還是耐力都是如此。老師在針對這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脑黾右恍╇y度和強度,在進行一定基礎訓練的基礎上,加大訓練量幫助學生突破自我,讓學生有一個好身體的時候也對一些基本的體育運動技巧進行有效的掌握。第二個層次的學生就是在某一個方面比較突出,但是他們的能力比較極端化,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提高完善,凡是在這一個層次的學生,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長,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取長補短,相互彌補,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體育教學課程過程當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將自己的長處發(fā)揮到極致。第三層次的學生,他們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較弱的,類似于人們口中的“弱勢群體”,如果對他們采取強度訓練,可能會吃不消。在針對這些學生的時候,就要做到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去提升他們的身體素養(yǎng)。這樣科學合理分層,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鍛煉,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六、提高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積極地落實學生體育素養(yǎng)加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想要使得學生體育素養(yǎng)得到加強,那么就需要改變家長、老師、院校等多個方面的想法,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第一,初中學校的相關領導需要進一步對體育鍛煉進行重視,定期開展相關的體育活動或比賽,加大體育方面的資金。第二,在開展體育鍛煉中,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并且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體育鍛煉活動,使得學生能夠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fā)展。第三,對于每一名學生而言,因為身體因素方面的差異性,使得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中需要按照不同學生的層次性開展體育教學,例如身體不好的學生不能開展激烈的運動,需要循序漸進,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則需要不斷激發(fā)他們的自身潛力,進而加強體育鍛煉。由此,我們便可了解到,通過以上這一些方式,都能夠積極的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想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體育,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著手,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也能夠加強自身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加強,以此為自身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日輝.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14):73-74.
[2]王勇.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J].考試與評價,2020(8):86.
[3]王紅忠.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9(30):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