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仁 賈曉靜
【摘要】為進一步提升河北省幼兒教育師資培訓的實效性,本研究對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邢臺、邯鄲、廊坊、滄州、承德7 市9縣的 693名農村幼兒園教師進行了培訓需求的調查。通過問卷及訪談的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農村幼兒園教師最期望獲得“五大領域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最期望的培訓形式為“集中培訓”,最期望的培訓者為“幼兒園一線名師”及“專家教授”。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教師? 國培? 需求
【基金項目】1.河北省教育廳2015年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公平視野下河北省城鄉(xiāng)學前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研究》(SQ151086);2.河北省教育廳2019年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精準扶貧視域下河北省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建設研究》(SQ191032)。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4-0007-02
一、問題提出
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2/3,學前教育是我基礎教育的基礎,大力發(fā)展農村幼兒教育,提升農村幼兒教育質量,是保障我國幼兒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條件。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和素質的高低是制約農村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1]幼兒園教師培訓又是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質量的關鍵,[2]基于教師需求開展幼兒園教師培訓則是有效培訓的前提。[3]因此,有必要對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現(xiàn)狀以及需求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隨機抽取河北省7市(石家莊、唐山、邢臺、邯鄲、廊坊、滄州、承德)9 縣的750名農村幼兒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發(fā)放7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693份,有效回收率為 92.4%。同時,采用個別訪談與集中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對 8 位教育行政人(主抓培訓的教育局科長或進修學校校長)、5名幼兒園園長、15名一線教師進行訪談。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農村幼兒園教師總體培訓需求及意愿度
調查教師是否需要參加培訓時,55.9%的教師選擇“很需要”,40.5%的教師選擇“需要”,由此可知幼兒園教師對培訓有強烈的需求。調查教師是否愿意參加培訓時,73%的教師選擇“非常愿意”,19.2%的教師選擇“比較愿意”,由此可知幼兒園教師參與培訓的意愿度極高。通過進一步調查幼兒園教師參與培訓的目的來看,96.4%的教師認為通過培訓可以實現(xiàn)“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自我完善與發(fā)展”的目的。這表明教師認為培訓對自己專業(yè)發(fā)展的積極作用的。
(二)對培訓內容的需求
教師在一線教學中積累的大量的實踐經(jīng)驗,遇到了困惑,明確自身的不足,帶著問題,參與培訓,對培訓內容需求有明確的指向性,期望通過培訓使自身在這些方面有所提高。本研究將培訓內容需求劃分為三類,即“專業(yè)理念與師德”“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共 20個選項。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五大領域知識,可見五大領域作為學前教育重點內容,在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中仍是需求的焦點。訪談結果顯示,廣大農村幼兒園教師希望通過培訓,了解并掌握更適合農村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知識,以及五大領域活動的具體制定和實施的方案。
此外,我們可以看到近一半的內容是關于“專業(yè)能力”方面的,“專業(yè)理念與師德” 需求也比較靠前,可見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需求是多方面的(見表1)。
(三)對培訓形式及培訓時間的需求
好的內容更需要依托于有效的培訓形式。調查顯示,排在首位的培訓形式是“集中培訓”(累選頻數(shù)481);其次,幼兒園教師希望的培訓形式是“集中與遠程培訓相結合”“園本培訓”“遠程培訓”“聽課評課”“參與式培訓”,其累選頻數(shù)都在 350~200 之間。
在培訓時間的選擇上,排首位的是“寒暑假培訓”(累選頻數(shù)409),其次是“周末培訓”(累選頻數(shù)346),“周一到周五培訓”(累選頻數(shù)183)。
通過訪談了解到,農村幼兒園教師希望能夠短暫脫離幼兒園繁重的工作任務,全身心投入到培訓中去,集中各地幼兒園教師互相交流,彼此學習。
(四)對培訓者的需求
調查顯示,教師對于培訓者的需求由高到低依次為“幼兒園一線名師”(累選頻數(shù) 472)、“專家教授”(累選頻數(shù) 416)、“某個領域的專家(如營養(yǎng)師、兒科醫(yī)生等)”(累選頻數(shù) 332)、“教研員”(累選頻數(shù)312)、“幼兒園長”(累選頻數(shù) 301)。
通過訪談了解到,農村幼兒園教師希望幼兒園一線名師能夠結合自身實踐工作經(jīng)歷提供行之有效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專家教授提供前沿性的教育教學理論,并能夠在實踐當中得到運用??梢?,幼兒園教師非常希望培訓者具備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及理論基礎。
四、對策與建議
要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培訓質量,就要以農村幼兒園教師為本,建立幼兒園教師主題性發(fā)展的培訓模式,把培訓內容培訓方式與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切身需求結合起來,才能在培訓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強培訓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一)滿足教師多元化培訓需求,凸顯培訓重點
由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個人學歷,個人素質能力,所處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當?shù)亟逃榫骋约敖逃龑ο?,育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情境均有不同,因此要構建符合農村幼兒園教師實際需要的培訓內容體系。
理論上,增加教育前沿理論內容,拓寬幼兒園教師的視域,引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細化師德與法律法規(guī)教育,強調其嚴肅性與嚴重性,筑牢幼兒園教師的道德底線,守好法律紅線。
實踐中,加強五大領域知識內涵的講解,五大領域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使農村幼兒園教師能夠理解并學會運用,避免農村學前教育過程中的“小學化傾向”。加大信息技術教育,增強幼兒園教師制作與使用多媒體課件的能力,使幼兒教育能夠與信息化技術真正結合起來,消除城鄉(xiāng)二元化。
(二)做好頂層設計,建立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機制
外部保障是促進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當前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中遇到資金無法保障、時間無法保障、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各級政府部門應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掃清外部障礙,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進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機制,保障農村幼兒園教師參與培訓的權利。如設立專項資金,對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提供支持,與地方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師范高校建立聯(lián)系,利用實習或寒暑假大學生服務地方等活動,置換部分需要參加培訓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讓其有時間和精力接受培訓,同時選拔培育一批以縣、鄉(xiāng)幼教干部為核心力量的農村幼教管理網(wǎng)絡,以加大縣、鄉(xiāng)中心幼兒園對周邊農村小園、民辦園的示范與引領作用。
(三)優(yōu)化培訓師資隊伍,遴選本土專家團隊
優(yōu)化培訓師資隊伍,遴選本土專家團隊,對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土專家團隊的選拔,本身就是對當?shù)亟逃l(fā)展的一種肯定與激勵。另外本土專家團隊,有的在一線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幼兒園實踐教學或管理經(jīng)驗,同時她們能夠深入農村幼兒園進行調研和觀摩,更了解本地區(qū)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需求,更能夠解決一線實際問題[4-5]。
本土專家團隊,也避免了外域專家的舟車勞頓,疲于應付的實際情況,能夠更好地節(jié)約成本,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去,切實做到培訓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羅英智,李卓.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10).
[2]游景如,楊寧.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目標形式和內容研究[J].教育導刊(幼教版),2010(11).
[3]王金濤.湖北省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培訓策略[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3).
[4]張云亮,汪德明等.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現(xiàn)狀、評價及其需求[J].學前教育研究,2012(1).
[5]劉霖芳,史津赫.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及模式探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1(2).
作者簡介:
張學仁(1979年11月7日-),男,漢族,河北省唐山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理論,教師教育。
賈曉靜(1982年3月8日-),女,漢族,河北省邯鄲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法規(guī),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