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慶
【摘要】隨著近幾年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對學生能力發(fā)展越發(fā)重視,并對教師教學工作開展提出更多的要求。特別是對科學課程教學,需要教師加強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诖耍疚闹饕徒處熢诳茖W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進行重點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科學教學? 培養(yǎng)? 學生? 科學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092-02
一、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當前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發(fā)展提出更多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為做好此工作,作為科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再使用以往灌輸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簡單知識的傳授,而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學習自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進而完成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工作。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學生在不依賴教師的幫助下獨立進行探索和驗證的學習行為,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還可增強其解決問題能力。在具體探索問題期間,學生能夠更好地加深科學知識印象,并將其運用解決問題中。
二、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探究活動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思維傳統(tǒng)較為落后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發(fā)生極大的改變,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科教學工作質量顯著提高。小學科學這門屬于知識廣度大的綜合性學科,在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使用下進行探究活動能夠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增加學生對事物現(xiàn)象了解的渠道,進而對世界發(fā)展和變化有更為全面的認識。但是結合實際小學科學教學情況看,部分教師對探究活動與信息時代技術的結合沒有正確認知,這使得其在教學思維落后影響下,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造成阻礙。學生在科學知識學習中,僅通過課本內容是不夠的,需要利用互聯(lián)網學習更為深入的科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滿足自身發(fā)展需求。
(二)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不足
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是開展探究活動的主導者,而學生則一直處于被動接收知識的位置,在這種模式下學習的學生,并不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在實際探究活動中,只是提出具體的問題,之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本知識探尋問題答案。學生在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后,則會掌握對事物的了解能力。針對這種探究活動,無法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些學生在活動中并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久而久之,自然會影響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在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一)挖掘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作為科學教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在課堂中不應只是進行知識講解,需要為學生學習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究活動。在此活動中,教師要能夠深入挖掘學生潛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不斷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這樣做,可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發(fā)生思維碰撞,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動力,能夠使其站在多個角度上思考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期間,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之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設計實驗以此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驗證。比如在圍繞“觀察一種動物”這節(jié)內容進行學習時,教師首先應提出具體的問題,即:“螞蟻為什么會排成一列搬運東西?”“大象都是怎么睡覺的?”等,在問題的驅動下,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進而積極主動參與課程學習。在此學習中,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教學實踐證明,在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合作形式自主探索問題,不僅有效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同時還顯著調動學生對這門課程學習的熱情,進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在本次教學期間,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并結合學生情況提出合適的問題,促使學生在這門學科中不斷發(fā)展。
(二)結合生活素材,引導自主探究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有提出,學生應多與自然世界進行接觸,深入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由此可說明,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是在自我發(fā)現(xiàn)和實踐中所探究形成的?;诖?,作為科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則可根據(jù)學生熟悉的生活或實際生活情境素材,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以此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科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進而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熱是怎樣傳遞的》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在教學前通過對多媒體設備的運用,為學生呈現(xiàn)具體的生活情境視頻:一個五年級的小朋友在喝熱果汁時發(fā)現(xiàn)勺柄并沒有碰到果汁,怎么會燙到手。結合這個情境,教師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借助相關材料對熱是怎樣傳遞的實驗進行自主設計。又如,在學習《熱起來了》這一內容中,教師根據(jù)此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進入冬天后,為什么多穿幾件衣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暖和起來?是衣服能夠產生熱量嗎?”問題提出后,學生則可進行思考,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很快開始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方案設計,以此對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進行探究。在整個課堂教學期間,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生活情景,有效將教學知識與學生生活進行結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為其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開拓研究空間,鼓勵學生勇敢質疑并發(fā)現(xiàn)問題
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開展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對科學知識的學習養(yǎng)成科學的探究理念,為做好此教學工作,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時,首先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問題,針對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疑問,教師要能夠及時解答,對學生提出的想法和意見也要給予尊重,并做好相應的引導,以此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感知力和認知力,但是只針對基礎性的知識。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不同的問題,若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為了有效解決這種現(xiàn)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不斷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疑問,以此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要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思考,之后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法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接著對聲音的多樣性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聲音來源存在的不同。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學會站在不同角度上思考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對所學知識的探究能力,滿足其學習需求。
(四)通過實驗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實驗教學作為科學教學中重要部分,通過開展實驗活動,既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還有助于其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這方面。在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具體的實驗作業(yè),讓學生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探究能力。
比如在圍繞《植物的生長變化》這章內容進行學習時,因涉及的內容在證實方面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內,種植某一花草,之后以周記的形式對植物生長情況進行記錄。在這個實驗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和記錄,對植物生長進行探究,在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一般來說,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做好這方面的指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后還要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點進行整理,以此能夠解決自己在這方面存在的錯誤認知。另外,作為科學教師還應對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反思,之后對自身教學方式和模式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選擇最為適合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方法。最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對實驗活動進行總結,對其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提出相應的建議,這樣做能夠提高學生對科學實驗活動進行探究的策略。
(五)組織學生討論,著重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
對學生而言,所學課程知識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因而教師在科學教學中要注重這一點,提前根據(jù)教學內容做好教學進度和教學時間的規(guī)劃,在課堂中要給學生留出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復習。期間,學生之間也可進行交流探討,分享自己的想法。這種形式下學習既能夠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可掌握科學理念,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另外,學生在與他人交流中,有助于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正。課堂教學證明,這種方式有效提高學生溝通能力,便于探究活動的開展。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光是怎樣傳播的》這一內容中,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之后進行具體的實驗探究活動。在此次活動中,組員之間可對自己所做的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相互評價,判斷其是否存在問題。在評價過程中發(fā)現(xiàn)實驗結果,這種評價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小學科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需要教師予以重視,結合學生情況和教材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科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探究活動,不斷提高科學能力,以此滿足自身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顏麗平.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考試周刊,2021(38):17-18.
[2]閔瑤.淺議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文淵(小學版),2019(10):224.
[3]官進濤.如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4):417.
[4]王曉瑋.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科學實驗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J]. 科學咨詢,2021(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