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偉
摘 要: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不斷提高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笨梢妼W生只有具備了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一個善于思考、獨具個性的學習者,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談了幾點做法。
關鍵詞:理論基礎 創(chuàng)設問題 激發(fā)興趣
1 中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某種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的支持下的教與學活動中各要素之間穩(wěn)定關系和活動進程結構。它包括理論基礎、學科待點、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境和創(chuàng)設、教師和學生的主導及主體活動、教學活動的進程結構等基本要素。探索性數學實驗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數學實驗——觀察分析——猜想結論——推理論證——拓展應用”的理論基礎和基個思想仍然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現代數學觀和數學教學觀。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而是學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人際間的協(xié)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內素。學習的質量是學習者構建意識能力的函數,而不是學習者重現教師思維過程能力的函數,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學生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發(fā)揮主體作用:(1)要用探索法、發(fā)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2)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3)要把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盡量和自己已經知道的事物相聯(lián)系,并對這種聯(lián)系加以認真的思考“聯(lián)系”與“思多”是意義構建的關鍵。從數學本身的發(fā)展來看,今日數學已不僅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關鍵的普遍適用的技術現察與實驗的方法仍是數學發(fā)現的重要方法。因此,數學也是一門實驗性的歸納科學,需要運用實驗、歸納、類比、猜想等思維方法去發(fā)現知識、創(chuàng)造數學思想并開拓新的領域。
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喚醒學生問題意識
波利亞說過:“教師的作用在于:系統(tǒng)地給學生發(fā)現事物的機會,并給于恰當的幫助。讓學生在情境中親自去發(fā)現盡可能多的東西?!眲?chuàng)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樂于發(fā)現問題,并提出自己關心、想知道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問題不斷追問的習慣:例如,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創(chuàng)設了拉面師傅拉面的情境,“拉面師傅將一團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長條后,于握兩端用力拉長,然后將長條對折,再拉長,再對折,每次對折稱為一扣,如此反復操作,連續(xù)拉扣六七次后使成了許多細細的面條?!睂W生自然提出了“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許多細細的面條有多少根?”的問題,在探索“扣1次后有幾根?扣2次后有幾根?……”的過程中有效地組織了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營造一個能夠激起學生強烈好奇心,本能地產生認識沖突的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質疑、猜想,喚醒其強烈的問題意識。
3 引發(fā)認知沖突,從而激發(fā)自主學習的欲望。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教師應樹立“教學活動”的觀念,圍繞學生的學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設計教學、開放教學,切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新穎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待解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的欲望。案例一:某廣告公司欲招聘廣告策劃人員一名,對A、B、C三名候選人進行了創(chuàng)新、綜合、語言三項素質測試,誰將被錄用?可讓學生扮演廣告公司老總,如何招聘并講出理由。這樣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深入其中,積極思考,共同參與,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了視野,并加深了加權平均數概念,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4 建立完善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焙献鲗W習的評價原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合作學習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或小組評價與全員評價相結合,以及等級、打分與評語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這些評價形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交互使用。在小組匯報時,我們教師應先將多年來的口頭禪:“哪個同學愿意來說一說”改為“哪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弊尭餍〗M成員們明白:他們是一個集體,成員之間應團結協(xié)作,共同鉆研。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應該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過程作一個小結,“你覺得你今天表現好嗎?”“在小組里的表現怎么樣?”“你今天有與其他同學互幫互助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給自己打分評價,小組內同學互相評一評。對于其他小組的評價是,你覺得今天哪一小組的表現最好?哪一小組合作得最好?最后教師可以給予的評價則是“今天XX小組在合作方面表現得最好。XX小組在交流方面表現得最好等。”體現出各小組各有所長,各有進步,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產生高質量的合作學習效果。
總之,在當今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教師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經常設制一些開放性試題。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知識探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適應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機制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
嘉峪關市實驗中學 (甘肅省嘉峪關市 7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