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來,教學改革愈加深入,作為必修課的數(shù)學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視。數(shù)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了得到正確且對應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方法,就需要對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的“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更加細致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中職數(shù)學教學? “學案導學”? 運用策略
引言
由于數(shù)學具有較高難度,且學生自身能力具有局限性,很難對數(shù)學產生濃郁的學習欲望,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低,所以中職院校的數(shù)學老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們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使學生能夠擁有自主學習數(shù)學的激情和主動性。因此,教師有必要引用導學案,來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本文將對“學案導學”的多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解析和介紹。
1. “學案導學”理念
“學案導學”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共同努力、相互輔助的教學模式,學案為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設計導學案,學生利用導學案自主學習,達到預習的目的,進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學案導學”的過程有如下幾個方面:設計導學案、課前分析、共同研究以及課后拓展等,以往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這一教學模式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這一教學模式恰好適合中職院校的數(shù)學教學,因為中職院校的學生數(shù)學的基礎較為薄弱,若是沒有教師的指導,就讓學生自主進行數(shù)學學習,或是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不僅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有可能使學生認為數(shù)學學習是枯燥的。因此這一教學模式結合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指導,能夠極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
2. 導學案設計
2.1設計要求
作為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工具,導學案不能是精簡版的教師教案,授課教師應考慮學生實際的自身數(shù)學基礎、認知水平來編寫導學案,不僅要編寫適合學生的導學案,教師還要預料在實行導學案過程中的教學效果,以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所以,在進行導學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注意以下幾個要求:
第一,課時化要求。中職院校的學生在注意力集中時長方面是有限的,所以教師需要注意教學時長,根據(jù)教學內容對教材的課時進行相對應的調整和整合,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這一課時能夠完成這一模塊的學案。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自學難度,還能夠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保持較高的教學效率。
第二,問題化要求。在設計和編寫導學案時,教學教師不應逐一列出數(shù)學定義和知識點,這種導學案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導學案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還可能產生相反的作用。教師可采用問題的形式,結合下次授課內容和知識點,通過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使其逐步遞進到較高的水平,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令學生深入到教學學習氛圍中。
第三,參與化要求?!皩W案導學”分為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后預習等模塊,教學教師需對這幾個模塊的內容和所占比重進行相應的控制。在教學過程中,做題數(shù)量并不是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以及思維能力的方法,而是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與教師的教學互動中,學生能夠拓寬自身的思維領域。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有一種錯誤的理念,即數(shù)學這一學科與自身未來的發(fā)展和職業(yè)沒有聯(lián)系,看數(shù)學知識仿佛在看天書一樣,所以,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這些學生缺乏課堂積極性,不聽課、逃課甚至曠課,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為了提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設置一些有趣的問答和小游戲,盡可能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挖掘學生的數(shù)學潛能。
2.2設計內容
在設計導學案的內容時,教師不僅要嚴格遵循教材的教學大綱和考試要求,還要考慮到授課學生的數(shù)學和認知水平,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的同時,融入一些符合需求和學生興趣的因素??傊?,一個嚴謹、有趣的導學案內容需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學習目標和要求。教學和考試大綱是教師教學的基礎和依據(jù),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教學大綱的方式,使學生對本課程的授課進行大致的了解,了解課程的重難點,引起學生的重視。同時,教師可以劃分出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水平來選擇不同的學習目標。
第二,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為了使導學案與教材相輔相成,教師一般都會將相應專題的重點概念和知識點列入導學案中,但是為了避免學生對導學案和數(shù)學教學產生厭煩心理,教師應盡量不要將所有的知識點進行逐一羅列,可以變換知識點的呈現(xiàn)形式,例如填空、思維導圖等,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并掌握知識點,還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典型例題。這一部分是幫助學生更加深入了解數(shù)學知識點的定理,還能夠使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因此在這一部分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相關有趣的典型例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結合教師講解,加深學生的記憶力。
結語
由上文可知,“學案教學”這一模式非常適合中職院校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學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所以教師需要對學案進行科學的設計,合理安排學案及授課的安排,以保證學生的長期發(fā)展,使其有利于學生數(shù)學水平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志鳳.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策略[J].科技資訊,2020(11).
[2] 李學虎.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探研[J].成才之路,2020(07).
[3] 蘇金源.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學案導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職業(yè),2020(01).
[4] 閆志金.中職學校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J].成才之路,2019(34).
作者簡介:李紅艷? ? 1975.07? ?女? ? ?漢族? ?籍貫: 河南? 孟州? ?學歷:本科? ?單位: 孟州市職業(yè)教育中心? ?研究方向:? 中職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