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娟
摘要: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數學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求通過各種形式來滲透數學文化。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文化滲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因分析,從而發(fā)現制約數學文化滲透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師數學文化素養(yǎng)不高;教師對數學文化重視不夠;數學文化的滲透教學資源不豐富;數學文化相關培訓缺失。旨在通過查問題、究原因的方式,為后續(xù)制定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數學文化的改進措施提供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制約
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彪S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一線教師對于“數學文化”這一概念并不陌生。從本質上來說,數學文化就是一種人文素質教育。數學文化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方法、精神和觀點。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正處于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在培養(yǎng)其思維方式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數學文化的學習發(fā)揮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數學文化教學資源,讓文化成為數學課堂的一種自然本色,讓學生在數學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數學的神奇魅力。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現實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情況并不樂觀。多數教師對于數學文化的認知比較膚淺;數學文化的滲透局限于教材上的數學文化內容;數學文化的滲透出現了生搬硬套的穿插教學,滲透內容表面化、滲透方式機械化等問題。因此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現狀進行探析,將教師在數學文化滲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制約數學文化滲透的因素進行總結和歸因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學文化滲透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數學文化滲透的內容和形式太過單一
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滲透的數學文化內容僅停留在介紹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的講解、欣賞數學美等方面,對于數學思想、數學精神的培養(yǎng)與滲透教學則關注較少。在滲透數學文化的形式上,多數教師采取課前導入或課后拓展的形式進行,主要就是口頭講幾句或是選擇一些圖片、動畫等來幫助學生了解數學文化,形式都過于單一。
2.數學文化的滲透流于形式
在數學文化的滲透過程中,雖然有一部分教師認識到了數學文化的價值,并對數學文化進行了有意識地滲透,但滲透停于表面,并未深入擴展,無法讓學生深刻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也有教師將教科書中的數學史料,直接生硬地貫穿在教學內容中,給學生講一些數學史上的人和事,片面地認為,這樣的課堂就滲透著數學文化了,其實這些只是數學文化的一部分。
3.數學文化教育目標不明確
眾所周知,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指揮棒。《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強調:“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指出“教材可適當介紹和數學有關的背景知識,包括數學在自然社會中的應用及數學發(fā)展史,幫助學生了解在人類文明發(fā)展中數學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感受數學家的嚴謹并欣賞數學的優(yōu)美”標準解釋了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從宏觀上提出在教學中可以融入數學文化,但對于教學具體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卻沒有明確的要求。沒有相關明確的課程目標和標準,給教師數學文化滲透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4.數學文化素養(yǎng)缺乏教學評價的考核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考試依舊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考查,90%的試卷中沒有體現對數學文化內容的考點。老師們認為課程改革雖然提倡重視數學文化的推廣,而數學試卷的考查并未得到明顯體現。這種尷尬的情境也表明了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地位的尷尬性。老師一方面想讓學生體味到數學文化的價值,另外一方面也得兼顧數學測評的成績。歸根結底,目前數學文化評價指標不明確,老師和學生就很難將其和數學基礎知識相提并論。
二、制約小學數學教學中文化滲透的因素
1.教師數學文化素養(yǎng)不高
數學文化的滲透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講解。因此,小學課堂中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效果取決于該教師的數學文化素養(yǎng)的高低。但現實教學中,年長的教師,他們的學歷普遍相對較低,并且多數人不是數學專業(yè)出身,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數學文化自然就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甚至有些教師對其根本不了解。而年輕的數學教師雖然具有專業(yè)的數學學習經歷,對數學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數的學習缺乏系統(tǒng)和深刻的數學文化知識體系。并加之平時不接觸、不運用,也導致了他們的數學文化素養(yǎng)不高。
2.教師對數學文化重視不夠
在日常教學中,大部分數學老師不重視數學文化。當提及數學文化時,大部分教師第一反應是數學文化是數學歷史、人物傳記等。對于數學美學價值、思維價值、教育價值沒有深刻認識。認為數學文化滲透教學是可有可無。例如,很多教師在教學課本“你知道嗎”這個版塊時,普遍認為只需要提一下就行,原因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深講這些小知識會浪費時間和精力。甚至有些教師對這個版塊直接跳過。這樣的教學對于數學文化僅僅止于了解,對于數學文化的深刻內涵并未能讓學生精確把握。
3.數學文化的滲透教學資源不豐富
目前大部分地區(qū)沒有開設專門的數學文化課程和數學文化教材,因此小學數學教科書是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主要依據,但目前多個版本的教科書數學文化的呈現都采用以下三種形式:一是閱讀材料中包含數學史的相關內容;二是將一些古代數學問題或與數學家有關的數學題目插入教材;三是以課本注釋的形式呈現數學文化內容。這樣的設置,雖然有數學文化內容的體現,但仍存在數學文化的表現形式相對簡單、數學文化分布數量較少、內容設置上缺乏遞進性等問題。對于教師而言,目前也比較缺乏可供參考的數學文化教學的資料,有關小學數學中包含哪些數學文化,在小學教學中可以滲透哪些數學文化以及如何進行滲透教學的資料非常缺乏。
4.數學文化相關培訓缺失
教師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增大。然而數學文化教育依舊存在明顯的缺失,職前如此,職后的文化教育培訓更是匱乏。正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其實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和培訓,但與數學文化有關的幾乎沒有,培訓多數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業(yè)務水平方面培訓,培訓仍然停留在對教材教法的分析、解讀,教學經驗的交流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等方面。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數學文化的滲透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只有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歸因分析,從中發(fā)現制約數學文化滲透的主要因素,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應對措施,讓數學文化充分滲透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從而達到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