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霞
摘要:英語是我國較為流行的外語之一,在當今社會也有著極高的使用比例,所以英語在我國小學生的教育流程中也應該受到更大的關(guān)注。本文主要就是闡述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提出了有效的措施開展互動式教學,通過對比分析新舊模式來說明如何運用好新模式教學。
關(guān)鍵詞:互動式教學;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應用
引言
隨著國際形勢的逐步發(fā)展,如何培養(yǎng)我國小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當前教育發(fā)展路程中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互動式教學形式在很久以前就被各地小學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該模式的普及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教學觀念的轉(zhuǎn)換,能夠更深刻的彌補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缺點和漏洞,可以增強學生積極性,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一、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年齡特點仍然表現(xiàn)為一種被動式學習,服從老師課堂安排,教學形式仍然使用填鴨式,老師在不停的輸出知識,但是學生卻不能良好的接收知識。形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思想很難聚集在課堂講課內(nèi)容上,生硬的知識,沉悶的課堂,對于處于小學的學生來說過于困難。而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就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通過互動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達到思想交流的地步。通過互動式教學模式,學生將獲得極大的自我表述空間,通過信息交流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在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
(二)提升教學質(zhì)量
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接觸英語的時間固然不多,對于學習新語種的他們對英語單詞、語法、發(fā)音和日常交流都處在一個最初級的學習階段。而且我們都知道語言類學科基礎(chǔ)內(nèi)容復雜,基礎(chǔ)概念較難理解,當老師通過填鴨式教學將英語知識輸出給學生后,學生不僅不能了解吸收,甚至不知道學英語有什么用。通過互動式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們進行英語交流,不僅對當堂學習內(nèi)容進行鞏固,還能讓學生明白如何使用英語進行日常表達,不再培養(yǎng)出中國式的“啞巴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準確的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理解程度,通過學生與老師的互動,老師可以很明確的知道該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從而合理更改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點對點的解決學生問題。
(三)開發(fā)學生思維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學生自我活動空間、時間都比較少,一般只會知道老師講的什么內(nèi)容,但是不會對該問題進行擴展,學生不會自我思考,無法打開思維。而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更注重的不是老師在講臺上進行授課,更多的是讓學生自我思考,開發(fā)學生思維。例如老師問一句“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多是回答“Apple、Orange、Grape”等的水果,但是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同級之間不會出現(xiàn)顧忌,就會出現(xiàn)反問等情況,擴展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
二、如何多樣化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互動式教學
(一)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活動
在小學中,學生心智大多不太成熟,對老師會存在一定的顧忌,而這種顧忌正是封鎖學生思維的罪魁禍首,積極開展小組之間的合作活動,可以讓小組內(nèi)部成員相互暢言,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對于某個問題的看法,同時也能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在交流小學習他人的奇思妙想。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某些英語課文的發(fā)展流程,模擬課文對話,對涉及到的新知識、新單詞、新語法都表達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程度。在學生討論一段時間后,對某些知識點出現(xiàn)歧義時,老師對該問題進行專項解答,學生們在一番討論后也對該問題有了較深的理解,再通過老師專業(yè)性的解答,很容易掌握該知識點。
(二)運用疑問句構(gòu)建師生橋梁
互動式教學不僅僅限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還有老師也需要參與其中,但是這種參與并非老式教學模式那樣填鴨式教學,而是通過疑問句與促進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將學生的大腦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自己明白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例如老師在講解某個句子時,詢問學生其中某個單詞為什么要用這個詞性?該語句是什么時態(tài)?還可以做一些展望式的提問,例如讓學生自己思考,如果是他,在該文的對話場景中會如何回答等等。老師如果只在課堂上問“會了嗎?”“對不對?”這樣的問題,學生們的普遍回答都是“嗯嗯”和“對”,因為沒有聽懂得學生并不好意思說出自己沒有理解該問題。可見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關(guān)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還要關(guān)注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息交流,并且更多是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
(三)通過互動將英語融入生活
在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重情感上的互動,在學生做出表現(xiàn)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評價,不論是好的表現(xiàn)還是不好的表現(xiàn),都應該采用一定的評價方式,并且可以使用基礎(chǔ)的評價方式,例如“Perfect”,“Very good”,“It’s ok”等等比較常用的口語表達。這樣的互動方式會在無形中感染學生的表達能力,將英語融入學生的生活。再例如,在進行小組活動的時候,可以讓第一個學生問“hello”,另一個學生回答的是“hello”,再接著學生需要傳到另一種問候方式,比方說“nice to meet you”,對應的學生不能回答之前的,可以是“nice to meet you to”下一個學生要問“how are you?”,另一個學生回答“I’m fine,thank you”。在此過程小學生通過互動會更輕易的掌握知識點,而且也能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可謂—舉兩得。
三、結(jié)束語
教師在課堂中授課的方式對學生學習和提升個人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積極為學生提供課堂交流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表達能力,將簡單的口語表達融入學習生活中,這些教學方法對小學英語教學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說互動式教學模式也應該是當前教育行業(yè)所考慮的一種英語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自強.試析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學周刊,2021(01):113-114.
[2]齊鵬飛.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研究[A].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chǔ)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