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物理是一門基礎科學。作為一門能解釋生活現(xiàn)象、揭示事物發(fā)生的客觀規(guī)律的學科,物理與廣大人民 群眾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好物理能正確認識身邊事物,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不斷深 入,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行,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 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從教學實踐出發(fā),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具體構(gòu)建策略與應用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高效課堂;構(gòu)建;應用
前言:
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通常希望學生可以快速對物理 知識進行學習,過分重視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忽視了學 生在學習中的感受,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將物理學 習當做是任務來完成。 教師要認識到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不能只 靠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的配合。 所以,教 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增加趣味的教學元素, 使學生可以從其他角度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和認識,感受物 理學習帶給自己的快樂,對物理產(chǎn)生主動探究的興趣。 在教 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可以對自己 學習到的內(nèi)容進行二次復習,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對自身 的不足進行認識,有方向性的進行學習。 教師還應該引導學 生進行小組學習, 在小組交流和研究中對物理知識進行認 識,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帶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認 識到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積極的對自身進行提升,打造 高效的物理課堂。
一、帶領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知識
物理與人類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因此, 初中物理教師 要想使自己的物理課堂教學更行之有效, 就要采取生活化教 學模式,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物理基礎理論知識與學生的日 常生活實際結(jié)合在一起, 讓學生能用課堂上接觸到的物理知 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此過程中更好地形成發(fā)現(xiàn) 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講授的知識再豐富,理論再充足,學生的理解也始終 是不夠深刻的。 作為物理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 學生 只有走出課堂,親身體驗,投身自然,才能使自己的感受更真 實,理解更深刻,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知識和能用物理 知識解釋的有趣現(xiàn)象。通過參與物理實驗,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 思維;通過切身體驗,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通過真實觀察,激 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通過自身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物 理實驗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做好課前導入
作為物理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學生喜聞樂 見的形式進行物理課堂的導入,增強學生的共鳴。這樣的教學 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也能夠滿足學生的 求知欲望,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好物理的必要性。 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入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引發(fā)學 生思考,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 的發(fā)散性思維。 比如,在學習“運動的描述”這一課時,教師 就可以在課程講解之前通過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 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鋼筆放在物理書上,然后用手推 動物理書,使物理書在桌面上運動。 接著,教師就可以引導學 生利用機械運動的概念,討論鋼筆到底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jié),選擇不同的標 準獲得不同的運動形式,進而引出參照物的概念,并開始新課 程的學習。
三、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 的教學情境。 比如,在學習“光現(xiàn)象”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收 集一些光現(xiàn)象的圖片并進行展示, 同時引入新課:“光把我們 的世界裝扮得如此美麗動人,同學們對光感興趣嗎?”接著,教 師就可以提出問題,以此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教師還可以組織 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得出結(jié)論,說出“太陽”“電燈”等詞匯。然后,教師就可以繼續(xù)深入課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太陽、電燈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發(fā)光的物體呢? ”此 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比如火柴、蠟燭等等。 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jié):能夠自然發(fā)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 由人類制造的發(fā)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四、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知識進行探究,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好,所以在 學習過程當中可以較為快速的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和運用。 而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極為困難,這 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信會比較差,在物理學習過程當中,不愿 意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究,導致學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很難 得到保證。 要構(gòu)建高效的課堂,就需要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 課堂學習過程當中,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 對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將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出 現(xiàn)的問題向其他組員進行反映,然后小組共同對問題進行解 決。 在小組學習過程當中,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較弱的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以在基 礎較弱學生的問題反映當中對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二次的 復習,形成知識的有效循環(huán)。 在小組的學習過程當中,每一個 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其中進行討論和探究,可以很好地發(fā)現(xiàn)彼 此思維上的差異性,同時又可以正確的引導學生愛說話的性 格特點,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四個 人為一組,學生的成績按階梯狀進行分布,保證每一組學生 能力之間的均衡,促進學生之間可以做到相互幫助,相互學 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將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心得體 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的交流和探討,每一個學生都需要 講述。 在其他學生進行講述的過程當中,自己需要進行耐心 的聆聽,對比和分析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不足,從而更加有效 地自我提升。 基礎較好的學生要幫助基礎較弱的學生對問題 進行分析,有的學生對于光的折射不太了解,基礎較好的學 生就可以列舉一些生活當中例子為學生講解光的折射:筷子 放在一碗水里面,可以發(fā)現(xiàn)筷子被折斷,這就是因為光的折 射。 每個小組在討論結(jié)束以后需要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小組學 習成果,教師可以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給予鼓勵,從而提高學 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結(jié)語:
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僅需要自身對學生足夠的 關注,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 生學習的自主性,一同構(gòu)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教師要引導學 生之間相互學習、積極探討,對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并且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解。 教師要定期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給予學生有力的幫助以及正確 的引導,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在物理學習當中的有效提升,打造 高效的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gòu)建與應用[J].學周刊,2021(33):99-100.
[2]管海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1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