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鴻意
摘要: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在3-6歲是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6-10歲是文圖轉換的關鍵期,10-16歲是閱讀能力和質量提升的有效階段。七年級學生正處于閱讀能力和質量提升的時期,因此教師是否能抓住黃金時期展開針對性教學、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關鍵,閱讀的能力可以通過專業(yè)、科學的訓練方法來得到提升。當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通過針對性的方法來幫助學生來鍛煉自身的閱讀能力時,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會對學習語文產生幫助。
關鍵詞:記敘文;大閱讀;校本化課程;七年級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了明確的方向,不僅給予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也對學生的閱讀效率提出要求,其中初中生的閱讀量要達到260萬字以上,每分鐘的閱讀速度要達到500字的效率。閱讀在中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是基礎也是核心,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時閱讀能力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在任何時代背景下都是值得被鼓勵和重視。
一、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存問題
教師在教學中,很容易將教學中的主體位置混淆,以自己的思維和引導為主,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學習,由此提前幫助學生解讀文章等問題的出現(xiàn),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能強化。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這樣依舊是在開展應試教育,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也就無從可談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人才。
例如:以七年級《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這篇課文為例,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閱讀的方法,我以“三步閱讀法”指導學生閱讀,即初讀——精讀——通讀。在初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導讀法,指導學生自讀,讓學生瀏覽課文,粗知課文大意并質疑問難;在精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設疑教學法,讓學生細致地閱讀課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前提下,帶著問題深入學習課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問題。如:作為學者的聞一多“說”和“做”有何特點?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又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由此可以看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在通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討論法,讓學生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和思想內涵的基礎上反復、深入閱讀課文,探究寫法,找出課文在表達方式、細節(jié)描寫、結構安排、選材剪裁等方面的特點。一篇文章讀完后,就引導學生歸納讀法。這樣,通過有效地引導,并通過反復的訓練,有效地提升了閱讀能力。
二、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究
1、開展記敘文大閱讀校本化課程閱讀課堂
初一學生經過小學階段,大多數(shù)對文字轉圖畫、圖畫轉文字掌握得相對的相對靈活,在初中階段需要強化思維才能更好理解,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引導,在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課堂所需要學習的文章拿出來,以記敘文大閱讀的形式開展班級內的互動,初中生對文章內容有參與感時就能夠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思念》這篇文章時,可要求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將文章中的對話和情境進行展現(xiàn)。在進行表演之前,學生要對文章進行熟讀,對人物的理解進行初步剖析。在逐漸的摸索中,學生之間不知不覺地就會將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對文章中事件起因、事件經過、事件結果等進行刻畫,從帶有疑問到對作者思想感情的不斷探索和分析中,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2、多媒體應用增加記敘文大閱讀趣味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古文、傳記、歷史類的閱讀量逐漸增加,這類書籍對初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為了讓學生更好培養(yǎng)閱讀這類書籍的興趣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一些與閱讀文章相關聯(lián)的小故事,或將作者的生平以圖文配合朗讀的形式進行介紹,能夠更好吸引學生對這類書籍產生閱讀興趣。
例如:閱讀速度的提升是學生順利完成閱讀目標的重要條件,如何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去閱讀文章,需要通過科學的訓練后才能達到的。而常常說到的閱讀能力,主要也是指兩方面,一方面是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第二方面是學習快速記憶的能力,這兩項能力的提升都是有科學的訓練方式,教師通過制定適合本班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訓練方法,通過專業(yè)、科學的訓練方式,有效達到閱讀能力提升的目的。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記敘文大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先消除學生音讀障礙,再將文字信息形象化,形成直接記憶,將看到的知識直接刻印到大腦的閱讀模式,最后讓學生的閱讀就像擁有瞬間記憶的能力一樣。
綜上所述,綜合上述所言不難看出,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而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力是無限的。隨著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的閱讀指導規(guī)定的出臺,可以看出國家對閱讀教育的重視程度。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只是在學生學習生涯中有益處,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乃至后續(xù)在社會上的發(fā)展來說是受益終身的事情。因此教師更應該對閱讀教學重視起來,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滕翠柏.“學科育人”視角下品賞閱讀教學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31):3-5.
[2]虞永剛.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J].知識窗(教師版),2021(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