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蕙蕙
摘要:田徑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有效發(fā)展學生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度、協(xié)調性等能力,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也能讓學生的意志更加堅定。但其田徑教學過程卻是枯燥無味的,所以在快樂體育理念下,如何增強田徑教學趣味性已成為現(xiàn)階段一線小學體育教育重點解決的問題?;诖?,本文立足小學體育課堂,對如何運用趣味田徑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展開了教學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趣味田徑教學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運用
前言:
趣味田徑教學法就是將培養(yǎng)小學生運動興趣作為首要目標,讓體育授課過程更具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將其運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順應了新課改的教學需求,也能從小學生興趣作為切入點,有效調動他們對體育訓練的自覺性,對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意識有重要推動作用。教師要深度把握體育課程的全新要求,將枯燥的田徑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一、結合趣味游戲,開展田徑教學
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于一點,但他們對于游戲是難以拒絕的,同時他們也對于體育游戲十分熱衷,在小學體育中游戲的設置是趣味田徑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這樣不但能有效調動學生興趣,而且對活躍課堂氣氛也功不可沒,從而有提高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積極作用,因此,在教師為小學生傳授田徑體育知識和技能時,就要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特點,并根據(jù)體育項目的不同設計出趣味性強的體育游戲,不應拘泥于現(xiàn)有課堂形式,要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和實踐,這樣可以增加體育田徑自身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對田徑的濃厚興趣,增強師生和生生間的互動,真正體會到寓教于樂帶來的裨益。
例如,在教師組織學生進行“200米短跑”時,可以在教學時結合“警察抓小偷”的游戲情境,具體規(guī)則:教師規(guī)定的200米跑道范圍內,學生可以利用抽簽或“石頭剪刀布”的形式來決定角色身份,這樣學生在游戲時也能很好的接受自己的角色。在游戲開始后讓小偷先跑,警察在小偷跑過5秒鐘時再跑,如果小偷不幸被警察抓住了,就將面臨淘汰命運。由于男女生之間在身體素質上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就可以按照性別將學生科學分為兩組進行,這樣就更調動學生對田徑體育游戲的積極熱情。在游戲中,學生表現(xiàn)都十分活躍,且都遵守相應游戲規(guī)則,這樣的游戲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體機能,在互相追逐下既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又在田徑教學中鍛煉自身應變性、敏捷性和奔跑速度,讓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更加廣泛。
二、借助合作學習,提高田徑水平
在小學開展田徑運動大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也更樂于通過體育鍛煉來緩解學習中的壓力,在新課標提倡下的小學體育活動應構建師生共同參與、交往活動的模式,教師應該把在課堂上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而合作學習既有利于提高田徑課堂教學效率,又能解決課堂教學任務單一化的弊端。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注意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引導學生學習重難點體育內容時,組織學生們開展合作學習形式,可以適當將競爭機制進入小學田徑教學中,以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團結協(xié)作中加深對田徑的重視程度,也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田徑水平。
例如,教師針對學生跳遠訓練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以“蛙跳接力”的比賽形式,通過小組之間的相互競爭來提高學生對田徑的興趣。在比賽中學生都充分發(fā)揮合作精神的內涵,為自己小組爭得榮譽中盡情享受比賽樂趣。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原因往往對枯燥的運動項目不感興趣,相反會對趣味性較強的競技項目十分感興趣,通過組織比賽活動就大大降低日常田徑教學枯燥=的一面,讓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變得更豐富多彩,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用實物或精神上鼓勵的手段,進一步調動學生在賽場上頑強拼搏的斗志。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還要適時為落后的小組加油打氣,鼓勵他們下次再接再厲,這樣的激勵方式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訴求,又能使學生高效完成田徑教學的學習任務。這樣教師借助在合作學習中組織比賽的形式,提高田徑運動整體教學水平。
三、利用信息技術,增強體育興趣
在田徑體育訓練中,有很多技能是需要在瞬間完成復雜的一連串動作,這既增加了田徑教學的難度,又讓小學生難以提起學習體育的興趣。所以教師就需要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這些技術動作制作成動畫形式采用慢放、停頓等方式結合生動講解、示范,克服以往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的教學模式,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看清楚每個動作的細節(jié)部分,以其生動活潑。新穎多變的教學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此時如果教師再為學生傳授分解動作要領的話,能保持小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體育課堂上,提高小學生分析和解決田徑問題的能力,定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投擲實心球”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專門為小學生設計喜羊羊投擲實心球的過程,利用鼠標輕輕一點,喜羊羊就會做出正確投擲實心球的整個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氛圍內更有效的學習新知。教師還可以將喜羊羊的動作慢放和停頓,以此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投擲實心球的細節(jié)問題,教師再輔以認真。細致、生動的講解,學生普遍會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沖動。在學生實際投擲實心球過程中也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教師就可以將學生的這些或正確或錯誤的動作示范,借助信息技術錄制后為學生回放出來,這樣學生就真正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在投擲實心球方面的不足,進而再有針對性的改正。這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優(yōu)勢,增強小學田徑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又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無限向往。
結論:
總之,體育是小學教育不可或缺的科目,而田徑又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趣味田徑教學法可以極大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具有很大現(xiàn)實意義。體育教師應在田徑訓練項目設置上有所創(chuàng)新,應依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體育心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多的傳遞趣味體育的思想,進而在快樂參與體育運動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因此,趣味田徑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有積極意義,需要一線小學體育教學將其合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卞夏菁.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138.
[2]許旭平.探討小學體育課堂趣味田徑教學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9(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