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鳳 張浩
摘要:隨著教育領域的發(fā)展,雖然教師教學的方法愈加多樣化,但有效性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少?,F(xiàn)階段,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教學的思維過于單一,教學意識較為傳統(tǒng),難以滿足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需求,從而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而言極為重要。因此,本文將從信息教學、小組教學、生活教學等三個方面,闡述有效教學的方式,以此提高教師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學生;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促進
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學生智力與品德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品德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與價值觀等。但是,目前較多的初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認知具有偏差,未能了解到道德與法治課程對自身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減緩了有序的學習效率。以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運用有效教學的方式教導學生,以此幫助學生增強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發(fā)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運用信息教學法,提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培養(yǎng)的情緒,能夠幫助學生降低學習中的疲憊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信息教學法是利用信息化的理念與設備教導學生的方式,能夠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圖片與視頻,帶給學生多彩的學習體驗,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以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技術,運用專業(yè)的教學手段教導學生,以此煥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青春的情緒”時,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養(yǎng)了五年的小狗因病死了、雷雨交加的夜晚,膽小的我獨自在家”等圖片,以此能夠幫助學生認知到情緒的由來。此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喜悅、憤怒、自卑”等情緒壞處的視頻,從而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情緒的影響,展開如何控制自身情緒的教學,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基礎。在信息課堂中,學生能夠提高自身學習的專注力,更為熱情地學習教師教導的知識,提升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二、利用小組教學法,提高學習能力
小組教學是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小組,讓學習小組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 初中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利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融合學生解題、分析、推理、探究等思維,解決中的難點,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此逐漸提高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則需要切實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與能力,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特點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使小組教學的效果達到最佳化。
例如:教師在教學“基本經(jīng)濟制度”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小組布置“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jīng)濟制度的內容是什么?公有制經(jīng)濟的構成元素有哪些?混合所有制經(jīng)濟的含義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小組用自己的理解完整闡述。學生小組通過查閱書籍、交流溝通等,能夠了解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等知識,且通過結合現(xiàn)實的情況對知識進行理解,則能夠增強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學生小組自主學習的期間,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小組的能力,對學生小組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以防學生小組陷入學習的誤區(qū)。初中學生結成小組后,可以通過交流、督促的方式,不斷發(fā)展自身的學習能力,完善學習的思維。
三、融入生活教學法,掌握教材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教學法,可以充實課堂教學的內容,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中理解更多教材中的知識。在使用生活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材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事物和教材中的知識相融合教學,才能夠切實發(fā)揮生活教學法的優(yōu)勢。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的授課方式,融入生活中的事物。
例如:教師在教學“法律伴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首先可以為學生講解法律的起源與發(fā)展,讓學生在腦海中初步樹立法律的意識;其次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紅綠燈”教導學生,延伸學生了解《交通法》,以此讓學生認知到法律在我們的周圍?;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生活中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現(xiàn)象與事物等,有助于啟發(fā)學生學習的思維,發(fā)展學生探究性的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動力。以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幫助學生樹立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通過生活化的學習,學生還能夠進一步認知到“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在生活中,與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總而言之,有效教學并非指某一個教學方式,而是對具有效力教學方式的統(tǒng)稱,是一種具備實用性的教學方式。初中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經(jīng)歷有效教學的方式,則能夠增強對教材知識的理解,發(fā)展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效能。而且,教師在教訓中融入有效性的內容,則可以提升教學的水準,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崔來紅.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性教學[J].新課程,2021(21):186.
[2]劉龍生.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20(3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