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結合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是時代的召喚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有效地滲透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充分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使得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文章主要介紹和總結的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和培養(yǎng)的策略,以此來創(chuàng)新高中生物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希望能夠通過文章的總結和探究給廣大教師教學上提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滲透
在各個學科的教學發(fā)展中,根據每一個學科的教學和育人目標形成了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高中生物教學亦是如此,根據生物教學目標和育人目標形成了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在內的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為當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向和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得高中生物課堂不再是單一的教師講授重點知識,學生被動地聽講的過程。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充分地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更加主動地投入到生物課堂學習中,使得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識,了解生物內涵,進而豐富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還可以有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
一、 轉變教學觀念,制定以生為本教學目標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教育教學開展的靈魂,一個科學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反之,則無益于課堂,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和認識先進的教學理念,并選取適合本班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課堂開始之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教學目標,進而為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做鋪墊。所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制定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為整節(jié)生物課堂奠定基礎。
例如,在每節(jié)課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地分析教材、分析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然后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遵循三維目標的確定理念,多維目標的制定能夠有效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和提高。在確定好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目標和設計好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共同投入到生物課堂的學習中,創(chuàng)新互動形式,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構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找到高中生物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yǎng)的契合點,進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充實。因此,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以人為本明確教學目標,進而構建高效生物課堂。
二、 挖掘生物教材,滲透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指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觀察到的生命現(xiàn)象以及相互關系和特征,經過人們證實之后的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的思想、觀念等。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的關于生命觀念的內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和熟悉教材,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向學生滲透生命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使得學生在生物課堂的學習中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例如,在教學《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這部分知識時,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們人體內的環(huán)境各項技能穩(wěn)定平衡運行對于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保持自身的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作用,這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向學生滲透穩(wěn)態(tài)和平衡觀念。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生活課堂讓學生意識到當下地球中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可以向學生列舉由于破壞生態(tài)平衡造成的損失和各種生命的減少等,由此加深學生的生命觀念和意識。由此可見,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向學生滲透生命觀念的意識,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認識生命,從而更加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命觀念和意識,活出更好的自己。
三、 總結歸納知識,滲透科學思維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很多的知識點都是通過推導和總結得出的,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僅僅將重點的生物知識灌輸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和掌握,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根本沒有去思考這些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幫助,給科學和人類的發(fā)展帶來哪些幫助等,學生的總結和升華知識的意識不夠,不利于學生科學思維的養(yǎng)成,因此,在之后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要在知識的總結和歸納中升華科學思維,使得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知識,形成科學思維,進而促進學生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現(xiàn)在生物進化理論》這部分知識時,除了要讓學生了解生物進化理論的知識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告訴學生,正是由于生物進化觀念的發(fā)展和形成,才使得人類的進化史更加完整,這對于推動生物學的進步有著很大的作用。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要了解和意識到每一個生物知識和生物理論的重要作用,進而使得自己的科學思維得到發(fā)展,而不僅僅是死學知識。由此可見,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對生物知識進行總結和升華,讓學生了解生物知識在生物學的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而使得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生物學習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成就感,進而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高中生物的學習中。
四、 組織小組合作,注重科學探究
在之前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很難進行創(chuàng)新和變革,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生物重點知識,忽略了學生的探究和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小組合作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產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將其分成合理的不同的小組,以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和探究,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參與探究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加深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基本結構》這部分知識時,由于這部分知識是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內容,因此,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所以,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包括:1. 細胞的基本結構有哪些;2. 細胞質、細胞器、細胞核的特點和各自的功能;3. 能夠在圖中有效地區(qū)分等。之后,學生根據小組分工去合作探究本單元的知識。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到科學探究的魅力,也能夠很好地探索出生物知識,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探究任務。之后,每一個小組可以派出一個代表對自己小組的探究結果進行匯報和歸納,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探究結果進行補充和總結,再次加深學生的印象。由此可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給予學生探究的機會,使得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掌握生物知識,使得學生意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究才能夠發(fā)現(xiàn)新知識、新理念,這對于學生之后的自主合作學習和自主思考等都有很大的意義與價值。
五、 滲透情感德育,提高社會責任
在當下,培育時代新人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時代新人的要求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有較高的學識和能力,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品質和修養(yǎng),進而充分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德育教育的滲透,比如通過對生物史的教學和滲透,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生物學家的偉大故事,激勵學生去學習和效仿,進而為我們的生物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還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考察,觀察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改進社會、服務社會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課堂中除了向學生介紹雜交育種的知識之外,還可以向學生介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的事跡,讓學生了解他們?yōu)槲覈碾s交水稻技術做出的杰出貢獻,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目前的水稻畝產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解決了很多人的吃飯問題。通過對袁隆平的故事的介紹,讓學生明白科學的道路是任重而道遠的,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將來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社會、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生物史或者生物學家的故事,滲透情感德育教育,鼓勵學生向生物學家學習,始終保持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結合時代的發(fā)展構建的新型的高中生物課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促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中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學習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豐富學生的生物情感體驗和素養(yǎng),讓學生對生命更加敬畏。
參考文獻:
[1]吳保琳.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探析——以《種群的特征》教學為例[J].甘肅教育,2019(24):183.
[2]周燕,李其柱.培養(yǎng)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回歸教育本真[J].中學生物學,2019,35(12):62-63.
[3]辛莉.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82.
[4]林梅青,陳明山.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以“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一節(jié)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20,16(3):46-47.
作者簡介:
吳運香,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