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玲
【摘要】社會環(huán)境變化促使教育改革工作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智慧教育也成為教育改革的主要架構之一.智慧教育的實現基礎之一就是智慧課堂,其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并突出課堂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本文以具體案例展開分析,在微課條件下探究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首先介紹了智慧課堂;其次分析了智慧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現狀,探討了微課在初中數學智慧課堂中的應用思路,構建了微課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最后闡述了具體案例,突出了智慧課堂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智慧課堂
引 言
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智慧學習成為目前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話題.我國在開展長期教育改革計劃的過程中,明確提出要不斷開發(fā)教育資源,促成對學生的優(yōu)質教育,重視學生的智慧學習.我國在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育方面的價值,認為信息技術應該與初中數學深度融合,從而推動智慧教育在初中數學領域的發(fā)展.
一、智慧課堂概述
2008年期間,IBM公司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該概念主要是指在新型技術支撐下,地球上的很多事物都呈現出智慧化的狀態(tài),而該種理念充分展現出IBM公司想要通過先進科學技術方式來改變世界的美好憧憬.隨后,國內外很多教育領域學者開始投入對智慧地球的研究中,并且形成了智慧教育理念.韓國學者認為,韓國在發(fā)展智慧教育方面主要是確定目標,注重對具備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個性化學習能力的人進行培養(yǎng).而具備上述兩點素養(yǎng)的人也正具備智慧教育的典型特征.
智慧課堂是在智慧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學實踐.學者們在研究智慧課堂時認為智慧課堂的營造需要創(chuàng)建具備信息化背景的學習環(huán)境.而智慧教育能在該種學習背景下形成師生都共同期望的學習成果.因此,智慧教育的開展需要結合智慧課堂,通過課堂實踐的方式促成教育目標.可見,智慧課堂是智慧教育發(fā)展的主要條件和載體.基于該種情況,本文認為智慧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位:(1)智慧課堂是智慧教育的基礎,其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培養(yǎng),迎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使學生具備更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2)智慧課堂的開展促使學生受到智慧引導,為學生營造數字化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在該環(huán)境中,學生能進行移動學習或泛在學習,能隨時隨地處于學習狀態(tài).(3)智慧課堂中融入了新型信息技術,其將更多優(yōu)質教育資源納入課堂教學中,該種新型信息技術不僅是在教學方法上的變化,而且是在教學方向上的變化,促使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思想.
二、智慧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現狀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要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迎接新的教學挑戰(zhàn),教師要轉變原本的教學模式,不再單純回顧舊知識,而是整合課堂教學資源,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重新構建教學結構,將關鍵知識點以微課的方式錄制出來,從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一)學習內容不認同
當前情況下,《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將學生的學習作為第一目標.而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目前還沒有對學習產生認同感,喪失了學習興趣,不知道自己應該學習怎樣的內容,也不知道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學習.在缺乏內化過程的情況下,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數學知識,只是機械化地跟隨教師完成學習任務.即使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yè),學生也只是機械化地完成,并不會深入思考數學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解決該問題,促使學生對自身的教學工作產生共鳴,并且表現出對學習知識的認同.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教師迎合教學需求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但其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而是將自己認為合理的教學方法強行灌輸給學生.在撫平學生情緒的情況下,教師并不了解該種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也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能接受該種教學方法.而在真正學習的過程中,數學知識點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知識點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無法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而且教師忽視學生的學習,導致學生無法尋找恰當的學習技巧,在規(guī)定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并不高.同時,學生長期處于自己不喜歡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逼迫自己學習,導致學習效果事倍功半,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習成績無法快速提升.
(三)學習思維比較陳舊
當前狀態(tài)下,學生接受的教育主要以被動聽講為主,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且使學生學會以正確的方式獲取知識,但學生并沒有考慮到知識的本質問題,無法更深層次地分析問題,無法提升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具備歸納和總結知識的機會,而教師也忽略學生的該種情況,只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需要教授的知識點傳達給學生.學生在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下很難形成較強的思維能力.
三、微課在初中數學智慧課堂中的應用思路
(一)微課概念
2008年期間,微課概念被正式提出.美國學者認為微課就是針對某個特定主題設置時間為60秒的課程,該種課程能通過視頻或音頻的方式展現出來,促使學生在線學習時具備足夠的教學資源支持.微課的發(fā)展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我國廣東省率先提出了推動微課發(fā)展,其中,胡鐵生先生認為教師可以對特定知識點設計教學活動,并將各類教學資源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微課形式.本文認為,微課就是小型課程,其在明確學習目標的情況下注重教學內容的集中和簡短.
(二)應用思路
在沒有教師、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中,如果課程存在問題,學生就能根據他們的學習需要選擇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微課教學.如果教師在教學時遇到困難,沒有有效的教學方式,其就可以從微課資源中學習其他教學方式.如果教師解釋不清楚問題以及學生對教師所說的知識點不理解,教師就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微課直接播放,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
(一)構建目標
智慧教學的終極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而智慧教育的關鍵是提高學生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認識.本文以智慧教育為核心,以微課為基礎,結合小學數學的專業(yè)特點,提出了下列智慧教育課堂的構建目標:自主性學習能力,其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主動、有活力地學習,能發(fā)現、解決問題并總結知識的特征或規(guī)則,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或學習方式.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不應該是傳統(tǒng)學習方式下的被動接受者,應該有主動的學習意識,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特別是在初中,學生更應逐漸養(yǎng)成對初中學習的主動意識.
(二)構建思路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授新課程知識時通常采用先導入課堂知識,再進行新知識講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布置練習任務,開展拓展延伸聯系,進行課堂小結并布置作業(yè),如圖1所示.
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了解,教師會先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或問題導入等新型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新知識引導,再將以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促使學生不斷鞏固新知識.如圖2所示為本文在微課條件下構建的智慧課堂模型.
智慧課堂的新課教學方式主要使用的是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教師為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每個學習問題都能被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引起學生在該問題方面的興趣,獲得學生的認可.
(三)微課資源設計
第一,微視頻的教學設計就是微視頻和課程的教學過程,包括任務安排、知識解釋、直接或間接獲取知識的活動、個性測試和提升活動的過程、解決辦法系統(tǒng)建立的活動過程、拓展讀取活動的過程等.第二,學生的體會和感悟視頻,包括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微視頻、學生的理解任務、知識的學習與活動、個性測試和提升、問題與解決方法、擴大閱讀和感覺的視頻等.第三,教師對微視頻進行解讀,包括教師解讀任務的設計和布置、活動的安排和指導、資源選擇與工具的思想和理由等.第四,資源和工具的操作講明了微視頻.在微視頻講解的過程中,一個知識的講述或活動過程應控制在10分鐘內,5分鐘內為最佳.對于復習課程來說,微視頻要控制在3分鐘內、幾十秒內或一分鐘內.
五、具體案例分析
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初中數學課堂中智慧課堂的構建情況,本文篩選了“平行線判定”作為主要教學知識點,構建了智慧課堂,闡述了具體應用案例.
(一)課程分析
此次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學習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式,通過演繹推理的方式明確平行線判定.對于學生來說,判定平行線的難度并不大,而且學生可以從實際生活入手,在學習內容的設定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
在此次課程開展之前,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情況.表1所示為教師調查的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從表中的數據來看,本次教學班級的45名學生中,有13名學生已經具備平行線方面的基礎認知,有12名學生自學過平行線相關知識,有20名學生完全沒有接觸平行線知識.在該種情況下,教師應明確學生對平行線知識具備較強的求知欲望,很樂意在探究環(huán)境下開展平行線知識學習.
(二)實際教學流程
在此次教學過程中,教師遵從智慧課堂的教學流程,先對學生進行學習任務布置,再采用任務驅動方式促使學生產生對平行線知識的興趣.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學習小組,并分別布置學習任務,促使學生了解黑板兩側的宣傳欄怎樣布置才不會出現歪斜,家里浴室的毛巾架怎樣釘才不會發(fā)生傾斜.教師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而且讓學生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此時,學習小組內部一些本身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將根據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上傳的微課視頻進行學習,其反復觀看教學視頻,探究平行線的畫線問題,在計算機軟件的幫助下模擬畫線.這樣一來,學生能梳理出具體的操作方法,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根據小組其他學生的學習思維總結學習觀點,形成關于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在教師的任務驅動引導下,學生能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思路,能選擇合適的學習路徑,能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最終達到提升數學水平的目的.
結 語
總之,在微課的條件下,智慧教學課堂的構建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僅接受知識,更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讓他們通過解決生命中的實際問題,認可知識,發(fā)自內心愿意學習,真正做到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三種平行線判定的方法,而不只是機械地做題,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這也是教學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車啟鳳,方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及案例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42-46.
[2]嵇衛(wèi)忠.基于微課下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8):4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