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敏 劉銘
〔摘要〕闡述了三類班級日記:傳遞正能量類、感恩感動類、期盼希冀類的使用方法,總結(jié)了班級日記對班集體生活和文化建設(shè)的重要價值,并在此基礎(chǔ)上以案例的方式,分析了運用同感、面質(zhì)、空椅子技術(shù)等心理咨詢技術(shù),開發(fā)班級日記團體心理輔導功能的操作方法。
〔關(guān)鍵詞〕班級日記;心理輔導;班級文化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4-0070-02
為了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我常用班級日記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班級日記由學生輪流撰寫,午餐后由學生讀給全體同學聽,然后師生共同點評與總結(jié)。班級日記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傳遞正能量類
請學生觀察班級同學的日常行為,將具有正能量示范效應(yīng)的行為寫出來。比如,班級自修課同學吵鬧的時候,有同學站出來維持班級紀律,積極擔當;班級大掃除過程中,有同學堅持每天擦拭欄桿,認真負責;班級有同學打架時,大家?guī)兔σ黄饎窦埽乐姑芗せ?,維護班級團結(jié)。
二、感恩感動類
請學生分享人生旅程中得到過別人幫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比如,有個學生在坐公交車時,得到別人幫助,幫她找零,讓他及時乘上公交車;有個學生在自己學習成績滑落的時候得到老師的鼓勵;有個學生的母親在大雨滂沱的夜晚為孩子去打印試卷,渾身濕透,學生感受到滿滿的母愛。
三、期盼希冀類
請學生撰寫對班級和自己的期盼和祝愿。比如,有學生希望班級學生間能夠形成互幫互助的機制,將求助寫在班級后面的黑板報上,全班學生都來幫助解決;有學生希望能夠控制好自己,不再沉溺于游戲,并請學生們監(jiān)督;還有學生希望自己中考時能夠考進自己理想 的學校,不讓父母失望。
由于這些班級日記內(nèi)容來自學生自己的生活,撰寫的是學生自己的故事,所以每當有學生站起來讀班級日記的時候,其他學生都會認真傾聽,并且積極參與討論。隨著班級日記慢慢積累變厚,里面的成長故事不斷被學生編成小品、相聲等,用于各種班級活動中,有學生甚至給班級日記配上了插圖,還有學生將班級日記記錄的內(nèi)容拍攝成視頻,制作成班級學生共享的微電影,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喜愛。更重要的是班級在日記撰寫和共讀中,一直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溫暖的良好氛圍,班級凝聚力超強,在學校各級各類活動競賽中收獲了很多殊榮。
反思班級日記帶給班級的變化,可以發(fā)現(xiàn)要充分發(fā)揮班級日記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別具匠心地開發(fā)團體心理輔導的功能。下面舉例說明團體心理輔導技術(shù)在班級日記中的運用。
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天氣:晴
記錄人:胡嘉妮
時間過得真快,日月如梭,已經(jīng)臨近期中考試了,同學們的學業(yè)也更繁重了,教室里的氣氛緊張了起來。
下午第一節(jié)是綜合實踐課,因疫情的原因我們在教室自習。大部分同學早已完成今日課堂作業(yè),于是開始談笑風生起來,極其喧鬧。放眼望去,許多同學都在講話,但有位同學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她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的事,旁若無人,不受他人干擾,她就是——張鈴翎。她在我印象中是個很安靜的同學,是學習的模范。自習課是用來做作業(yè)或補自己不足的時間,不應(yīng)當浪費在聊天上,應(yīng)該各做各的事。
記得在某一個周三的下午,因為作業(yè)極多,放學到家我便飛快地寫了起來,臨近九點時寫完了,外面也下起了暴雨,“咔!”門開了,原來是媽媽回來了,我便拿作業(yè)本去讓她簽字。哎呀,突然想起老師要我們打印一張卷子,明日要做的,完了完了,心想這么晚了,外面還下著傾盆大雨,怎么出去打印啊。我把這件事跟媽媽說了,她皺了皺眉,卻溫柔地對我說:“這張試卷明天要做,我出去幫你打印吧!”說完,便接過一把傘出門去了。十幾分鐘后,媽媽回來了,她遞給我一張溫熱且不沾一滴雨水的卷子,而衣服卻濕了一大半,褲子邊上全是泥,頭發(fā)蓬亂著,就連鞋中都有水,臉上既有雨水又摻雜著汗水。我不禁一陣感動,媽媽竟為了我明天的作業(yè)冒著大雨出去打印,那一刻我眼淚奪眶而出,并且從此再也沒忘記過打印東西。
學生讀完日記,我開始運用團體心理輔導技術(shù)組織學生感悟反思。
1.同感
同感就是咨詢師深切地領(lǐng)會和理解來訪者表達的意思和情感,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并將這種領(lǐng)會和理解反饋給對方,使對方也能充分地理解自己。首先,我對胡嘉妮說,“你文章中有大量見到媽媽雨中回來時的細節(jié)描寫,說明這件事留給你很深刻的印象,如果我是你,我也會被深深感動,更重要的是你記住了這種感動,從此沒再忘記過打印東西,這說明你深深愛著你的媽媽,不希望增加她的辛苦,是嗎?”胡嘉妮眼里含著淚水點點頭,然后我轉(zhuǎn)向班級其他同學,問大家:“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事情呢?有沒有曾經(jīng)被爸媽一些小的舉動感動過?”這時候有同學說,“媽媽每天早上給他準備早餐,哪怕媽媽身體不舒服,每當早上看到熱氣騰騰的牛奶,他就感動得想哭。”還有同學說,“爸爸是個快遞員,每天回來都很晚,但是不管什么時候,他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校門口,放學時送我回家。”最后,我講了自己的一個故事,高考第二次失利后,老媽找我談心,最后一句“媽媽相信你行!”讓我成功考進一本重點大學。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教師對胡嘉妮的同感,也有學生之間多維度的同感,更重要的是同感豐富了班集體這個德育場域的意蘊,讓人不知不覺浸濡其中受到教育。
2.面質(zhì)
面質(zhì)是指咨詢師明確指出來訪者身上的矛盾之處,促使來訪者直面自己的問題,動員自身的能量,為自身的長遠利益,向更深刻的自我認識和更積極的自我改變邁進的技術(shù)。根據(jù)班級日記中提到的自習課問題,我說:“今天自習課上吵鬧,現(xiàn)在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的同學請站起來!”班級陷入沉默,然后逐漸有學生站了起來。我接著質(zhì)問他們:“你們覺得錯在哪兒呢?”“自習課吵鬧影響同學學習,還導致自己作業(yè)不能及時完成?!睂W生說了很多。“你們站起來勇于承認錯誤,這種擔當精神值得表揚,那你們說應(yīng)該怎么彌補和改正呢?”我追問道。“我們接受班規(guī)懲罰,為了彌補給班級其他同學帶來的損失,我們給班級大掃除一次,給所有同學擦拭一遍桌子?!睂W生最后達成共同意見。我接著請張鈴翎來到教室前面,談?wù)劗敃r仍然認真做作業(yè)的想法,張鈴翎談了自己的學習計劃,以及如果吵鬧浪費時間帶給自己的損失,并說:“一個人確定了目標就要堅持到底,不被其他東西誘惑而失去方向?!比缓笪以僬垊偛耪酒饋淼膶W生談自己聽完張鈴翎發(fā)言的感悟。接著,我再請班委談?wù)勥@件事中應(yīng)該擔當什么責任。最后,我說,“還有學生可能自習課吵鬧但沒有站起來,我不想追究,但所有同學都看在眼里,你是不是一個敢于承認錯誤,敢于擔當?shù)娜?,請你想想如何改正和承擔責任。?/p>
3.空椅子技術(shù)
空椅子技術(shù)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角色扮演,讓面臨內(nèi)在沖突或外在沖突的來訪者,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模擬對話,通過模擬對話,使來訪者的內(nèi)外沖突獲得較高層次的整合,進而使來訪者的人格得到整合,獲得和諧發(fā)展。我在學生感恩父母之后,提出一個問題:“剛才你們都深深為父母的愛所感動,可是我平常仍然聽到有同學對父母發(fā)火,甚至指責和辱罵,為什么傷害愛你們的人?”然后,接著說:“請同學們現(xiàn)在換到你父母的角色,假設(shè)你是爸爸或媽媽,請你寫一寫父母受到你指責和辱罵后的感受。當然這是你寫給自己的,是你的隱私,我不會收取或宣讀?!睂W生開始拿起筆寫,等到所有學生都寫完后,我又提出新任務(wù):“請同學們在剛才所寫的內(nèi)容下面,寫出自己的感悟,并給父母寫幾句話?!睂W生寫完后,我請學生當晚放學帶回去給自己的父母,第二天我會在班級群里詢問家長,請他們談?wù)効吹胶⒆铀鶎憙?nèi)容的感受。第二天,我在班級群里請家長通過QQ私聊的方式分享他們的感受,我再抽時間把匯總的家長感受匿名讀給學生聽,聽完之后請學生談?wù)勛约旱母惺?。就這樣我讓學生和家長互換角色,坐在不同的椅子上進行對話,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帶給父母的傷害,并主動改正自己情緒沖動下犯下的錯誤。
當然心理輔導技術(shù)不只有上面三種,我在班級日記中,針對不同內(nèi)容利用不同的心理輔導技術(shù)開發(fā)團體心理輔導,喚醒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反思自己的得與失,感受自己成長的步伐,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參考文獻
[1]馬志國.怎樣做學校心理咨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鳳翔實驗學校,無錫,2140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