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中,教育部門明確指出:小學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并重視學生的內心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教育部門對學生學習要求的不斷提升,學生面臨十分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語文教學能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語文教師應該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將心理教育與教學相結合?;诖耍恼聦θ绾卧谛W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說專門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它是一種預防性的教育,教師希望可以通過滲透此種教育,幫助小學生解決一些煩惱,當他們的煩惱被解決掉時,小學生會獲得快樂的情緒,成長時的心理也會更健康。
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一)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
師生問題一直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在意的問題,特別是小學階段,這兩者間的關系具有較大的彈性。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容易情緒化,面對喜歡的教師時也是如此。同樣,也會抵觸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大多時候,教師在小學生的面前,都是具有壓迫性的,他們總是為學生布置任務,這使得學生與教師難以親近,關系總是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階段。然而,語文教師應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去進行語文方面的教學的時候,他們的關系可以得到緩解。因為,學生會放下自己的戒心,告訴教師一些自己的“小秘密”,兩者關系也會被拉近。
(二)有利于完善學生人格
小學的時候人會迅速成長,因為他們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和事,逐漸形成自己的觀念。在學生成長的期間,教師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會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造成影響。在課上進行正常的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會更注重學生掌握了多少語文知識。如果教師愿意將心理方面的教育內容帶到課堂上,他們就會增加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注,了解學生現(xiàn)在有哪些煩惱,從不同的方面去幫助他們,使其在此期間得到完善。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如何,和他們的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小學時期,學生雖然經歷的事情比較少,但是他們也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考試、教師提問、人際關系等。如果學生自己在此期間出現(xiàn)失誤,就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打擊。如考試失利、回答不出教師的問題感覺丟人,處理不好人際關系變得孤僻等。這些都是學生心理素質差的體現(xiàn),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告訴他們如何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這些挫折,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等,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忽視對教材的挖掘
因為受當前教育背景的影響,很多教師有些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所以會忽視將其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但因為小學階段的教育涉及多種不同的內容,所以他們認為,開展這些教育不必與教材內容融合,需要在平時的管理中嚴格一些。此種想法,不僅無法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還會因為管理方法嚴格,師生關系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與教師的溝通,更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過于形式化
小學生大多都比較天真,他們并沒有太多的煩惱。但學習的時候還是會產生壓力,這就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調整心態(tài)。所以,各個地區(qū)的教育部門都非常重視該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并且會為學校布置相關任務,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滲透心理教育。所以,對部分語文教師來說,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并不是他們自愿的,最后就會出現(xiàn)形式化的心理教育。比如,在課堂教學期間,專門抽出一段時間與學生聊天,通過口頭說教的方式告訴學生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遇到問題應該如何解決。但是,有些教師在教育時并沒有結合實際,很多內容也是臨時在網絡上搜索的,再加上整個過程過于不正式,學生也不會當回事,結果就是整個過程過于形式化。
(三)師生缺少溝通難以實現(xiàn)有效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立足于師生溝通的教育,因為只有通過溝通,教師才可以知道學生現(xiàn)在的情況。這樣看來,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非如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與學生有溝通,之后便沒有了。如果語文教師是班主任,他們會更重視一些,如果只是任課的語文教師則很難有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更難實現(xiàn)有效滲透。
三、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素材,為學生樹立榜樣
在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語文課堂中滲透該教育時,教師需要找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有效滲透。為此,就需要教師挖掘語文教材中能夠與心理教育相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的素材。與心理相關的教育內容有很多,而導致學生產生這些問題的最大原因,便是學習壓力,其次則是學生個人品格方面的問題等。在了解時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因為心智還不夠成熟,所以很容易做錯事。但是,有些學生會感覺丟人所以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學生的這種心理,會使他們的想法以及行為變得偏激。所以,教師要尋找合適的素材引導學生,為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例如:以《負荊請罪》為例,以前在講解這一課時,就只是單純地將它當作一篇文言文進行教學,沒有發(fā)現(xiàn)它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價值。但是,當筆者的想法改變之后,筆者認識到了這一課的內容與心理教育間的聯(lián)系。廉頗身上所具備的品質正是當下學生所欠缺的,藺相如不計前嫌原諒廉頗的行為也非常值得學生學習。所以,筆者現(xiàn)在教這一課的時候,會盡量將它與心理健康教育聯(lián)系起來。首先會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文章,發(fā)現(xiàn)文章中這兩個人物身上存在的好的品質。這樣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經歷去想,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然后,再引導學生效仿廉頗的做法,雖然不用背上藤條,但也可以做到知錯就改。班上有一位學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所以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但是,在一次值日過程中,不小心將別人的杯子打破了。一開始他并沒有承認,他擔心同學會討厭他。在學習了《負荊請罪》后,這名同學主動找到了筆者,并說明了這一情況,筆者帶領這名學生去給另一為同學道歉,并還給他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經過這件事后,他的想法也發(fā)生變化。在那之后,所有學生都養(yǎng)成了知錯就改的正確觀念,并且也受藺相如影響,學會了寬容他人。
(二)開設心理輔導板塊,為學生解決問題
想要充分將語文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教師就不可以只看教材,還應該多了解學生。因為從教材出發(fā),去尋找和心理相關的內容,會被這種想法限制住,教師也只能根據(jù)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去滲透。為了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語文教師可以專門開設一個心理輔導板塊,開始時一定會耗費很多精力,并且會浪費一些語文課堂的時間。但能夠讓學生找到傾訴的窗口,當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形成一種比較簡潔的流程,并且可以很好地將兩者融合在一起。
例如:筆者在語文課上,經常會拿出一部分時間和學生閑聊,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對筆者放下戒心,講一講自己平時遇到的趣事或者不開心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不只會聆聽學生所說的故事,還會給他們一些意見。特別是在自習課上,遇到困難或者最近心情不好的學生都可以趁這個機會來找筆者傾訴。學生傾訴的時候,筆者盡量將自己和他們放到平等的位置,從他們的年齡去考慮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最常聽到的便是學生之間與友誼相關的事情,他們在遇到爭吵時,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和好。對大人來說,可能直接解釋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對小學生來說,這就是天大的事情。這時候,筆者往往會先和他們聊一些自己的經歷,然后讓學生知道朋友相處一定會出現(xiàn)摩擦,這種時候就需要我們拿出一些勇氣,主動去和對方交流。后來,這名學生按照筆者所說的去做,與自己的朋友和好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學生也越來越信任筆者,充分推動了語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三)在交流溝通中滲透,為學生完善人格
小學生的思想是比較稚嫩的,他們在面對一些事物時的想法也是比較天真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用正確的方法去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在思想方面是否存在認知問題。如果存在便進行引導,如果不存在便結合教學的內容與他們進行討論。比如,在了解心理教育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它還包含觀念的養(yǎng)成,其中便有愛國精神。但是,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對此沒有明確的概念,如果教師在語文課上不對他們進行教育,就很容易讓學生對愛國沒有具體的概念。為此,筆者會特別留意富有愛國情懷的文章,在進行教學時,也會特地挖掘其中的愛國精神,以此引導學生?!缎∮⑿塾陙怼繁闶呛线m的文章,筆者會設計情景劇讓學生參演進來,讓他們切實地感受雨來的經歷,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為學生陶冶情操
心理素質的好壞,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擁有好的心理對學生的人際交往、為人處世都有很大的幫助,不好的心理素質雖然不會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但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限制,特別是在比較大的場合,都會導致他們產生失誤。所以,語文教師的一些活動可以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鍛煉,能夠為他們帶來幫助。
例如:筆者在教學的時候,會組織學生開展朗誦活動。因為在朗誦活動中,學生要面對全班學生,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心理素質。另外,在準備朗誦內容時,筆者也會為他們提供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使他們可以在朗誦的時候陶冶情操。這對學生的發(fā)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充分發(fā)揮活動的價值,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的感覺,筆者會對最終的評價進行修改,讓學生去投票。這樣會使整個活動更加有趣,學生也會有積極參與的欲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想要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滲透心理素質教育,首先要發(fā)現(xiàn)此種教育的價值,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落實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立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與應用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12):125.
[2]楊生芳.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4):112-113.
[3]高宇.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2):165-167.
[4]王崇寶.積極心理學視域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構路徑[J].中國德育,2020(24):40-43.
作者簡介:
王俊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大蘆鎮(zhèn)大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