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花
摘 ?要:朗讀在小學語文中意義眾多,不僅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課文,還可以培養(yǎng)精神世界,讓學生通過朗讀學會思索,從而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教師在小學階段,要多進行一些朗讀活動,引導學生培養(yǎng)朗讀習慣以及正確朗讀的方式,以此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本篇文章便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簡要闡述。
一、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的著重點主要放在傳授知識、教會學生認識不同的漢字,詞語、成語的意義,以此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也正因為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打好語文知識的基礎。這樣才能為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打好基礎。但是,在低年級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常常被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朗讀其實始終貫穿于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當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的時候,正是需要引領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通過朗讀,可以熟悉一篇課文究竟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你可以通過朗讀,厘清故事中的起承轉(zhuǎn)合以及人物脈絡,這樣對學生來講,對課文知識也是一個初步的了解。但是,朗讀卻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被格外地重視。歸根結(jié)底來講,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夠明確朗讀對于語文學習所存在的重要的意義。
二、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優(yōu)勢
(一)讓學生熟悉課文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首先會對課文存在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其次,在學生通過第二次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會和第一次朗讀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探索和思考。在反復的朗讀的過程中,也是對課文的熟悉的過程。
例如,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需要學生學到《曹沖稱象》。在第一遍朗讀的時候,學生會對這篇故事所講的內(nèi)容有大概的了解。在第二遍朗讀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對曹沖的智慧有一定的感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便會思索到一些我們能從曹沖身上學習到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二)可以矯正學生的性格
小學生處于低年級階段,這個時候,他們的性格是十分兩極化的。一方面,一部分學生過于活潑、外向,他們比較愛熱鬧,不能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情,注意力也比較容易被分散;還有一部分學生是比較內(nèi)向的。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在眾人之間,難免會有些羞澀。所以,朗讀在這個時候,便可以矯正他們的性格。
對性格外向的學生來講,通過朗讀,可以讓他們專心致志地完成一件事,從始至終朗讀一篇課文之后,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而對于內(nèi)向的學生來講,通過朗讀,可以改變他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那種害羞、不自信、怯懦的情緒,可以讓他們更加勇敢地表達自己、表現(xiàn)自己,從而架起與他人溝通的橋梁。這對于學生在初始性格的養(yǎng)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有利于融會貫通培養(yǎng)多項能力
朗讀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它的優(yōu)勢是十分明顯的。學生通過朗讀,可以熟悉一篇課文。在熟悉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也熟悉了不同的作者在寫文章時所運用到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他們的措辭等等,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都會通過了解,從而加深記憶,進而開始積累。在此基礎上,朗讀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寫作的養(yǎng)成和演講的養(yǎng)成上。
首先,對于學生來講,朗讀有利于他們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廣泛的朗讀,可以讓他們拓寬思路,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容易養(yǎng)成自己的風格,形成思考。其次,通過朗讀,可以有效率地鍛煉學生的口才,對于學生的演講能力養(yǎng)成來講,也是十分具有優(yōu)勢的??梢宰寣W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更會表達自己,更會說話說話。其實,說話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藝術(shù),而這些都可以通過朗讀來學習。
三、小學低年級朗讀策略
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朗讀、強化朗讀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但是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低年級階段,他們有的時候?qū)h字、詞語、成語的認識還不夠,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充分,就很難完全通過朗讀來真正地與創(chuàng)作文章的人產(chǎn)生心靈的橋梁。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朗讀
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朗讀,比如,學生預習完一篇課文之后,根據(jù)這篇課文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選定不同的同學來進行分組分配,讓他們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朗讀的過程中,他們可以依據(jù)自己的理解,然后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那個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也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了解到這個學生對這個人物所了解的程度,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及時地調(diào)整教學方式,對于他們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及時地進行補充和說明。
(二)引入示范朗讀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利、磁帶等方式,先進行示范朗讀,讓學生通過傾聽他人是如何進行朗讀的,從而進行模仿,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注意他們的語音、語調(diào),包括停頓等等。學會運用一定的情感來朗讀不同的課文,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思索,更有利于他們學好語文。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這就需要學生在朗讀中先根據(jù)示范朗讀思索他人的語氣,從而找準正確的朗讀方式,進而能夠完成口語交際的學習。
四、結(jié)束語
朗讀一直都是小學語文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還能形成一定的感知,進而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領悟,從而強化他們的語文能力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唐鷺.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20(2):94-94.
[2]鄭蕾.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4):57-58.
[3]黃蜀瓶.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000(005):14.
[4]王志穎.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584(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