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揚
摘 ?要:本文對色調訓練在美術高考色彩教學中的實踐展開研究。從建立色彩知識體系、把握畫面整體氛圍感受組織色調與進行色調分階段訓練增強能力三方面,探討色調訓練在美術高考色彩教學中的實踐。期望本文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色彩訓練;美術高考;色彩教學
一、建立科學完善的色彩知識體系,正確認識色調
接觸色彩不久的學生,在色彩知識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固有色觀念比較牢固。對此,教師就應做好對其色彩知識體系的建立,讓其能夠正確認識色調,為后續(xù)的色調訓練夯實基礎。教師應重點落實如下工作:
首先,讓學生全面理解色彩由光產生,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固有色概念就是自然界中藍色的天空、綠色的葉子,是受到光的作用。之后就是光源色,即光源本身的色彩傾向影響了事物的顏色,例如室內光源偏冷,就會造成室內靜物的亮部偏冷、暗部則相對偏暖。教師應讓學生全面理解這種現象,讓學生真正入門。
其次,教師應讓學生全面理解色彩關系:色彩本質上是顏色與顏色之間形成的某種關系,而非“五顏六色的彩色”這種簡單的定義,它包括色相、明度、純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畫面中是有聯系與區(qū)別的,有機整合形成了整幅畫面,而色調就是繪畫者歸納、整合畫面中繽紛色彩關系的關鍵,合理的色彩關系能夠讓畫面有更強的色調感;無序的色彩關系會讓畫面色調感不強。
最后,在學生全面理解上述概念后,教師應引出色調的概念:色調就是色彩作品中,色彩搭配通過內在聯系而形成的完整統(tǒng)一的整體,表現為一種色彩傾向,增強學生對色調的正確認識。
總之,對色調的把握能力是美術高考色彩考試中的重要評分標準,強化學生對色調的理解,培養(yǎng)其色調感覺,具有重要意義。
二、把握畫面整體氛圍,感受、組織色調
如果說對色彩的捕捉,需要學生全力調動敏銳的直覺,那么對色調的組織,就需要學生全面調動理智思維,做出合理的思考。那么在平時的色調訓練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呢?教師應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讓學生掌握整體觀察、歸類定位色調的方法,能夠快速把握某一組靜物的基本色調。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基本色調,通常并不表現在畫面中次要的、起點綴作用的物體上,而是表現在畫面的襯布與主體物上,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靜物時,先分析物體中哪種色彩占據畫面的比例最大、哪一種顏色對畫面具有主導作用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合理的思考,準確定位畫面的色調。
其次,教師應明確認識到學生對色調的認識,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觀察物體之間的對比,從色相、純度、明度、冷暖等多個方面做出考慮,找準色調后,概括表現這一色調,同時整合部分顏色,讓畫面更加協(xié)調統(tǒng)一。例如在暖色調畫面中,可對冷色成分的物體做出適當的主觀處理,提升色彩的協(xié)調感??傊?,在這樣循序漸進的訓練下,學生能夠更為準確地理解畫面中不同顏色之間的關系,準確把握色調,進而找到表現色彩的主要方向。
三、進行色調分階段訓練,增強能力
(一)單色明度訓練,過好素描關
在色調訓練前,有必要先讓學生完成一定量的單色訓練。這種單色訓練也可看做用顏色來畫素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解決學生在理解素描關系時的困惑。此外,這種單色訓練,也能夠讓學生逐漸熟悉各種水粉工具材料的性能,與顏色的干、濕、厚、薄,為后續(xù)的色彩學習夯實基礎。教師應讓學生盡可能使用大筆觸,在八開紙上完成單色練習,數量以五至十張為宜。
(二)大量且有效的小色調練習,捕捉第一印象
現行美術高考更加注重對學生色彩感受能力、造型能力的考察,從這方面來看,做好小色調練習具有重要意義。一張色彩關系準確的小色稿中體現著繪畫者敏銳的直覺,能夠提醒學生時刻注意畫面中正確的色彩關系、找準大的色調傾向[2]。教師須注意如下要點:
1.小色稿練習的內容與方法:先由教師為學生擺放靜物組合,學生做寫生練習。教師對這些靜物的選擇應有明確目的,例如體現對比色、暖灰偏黃調子、冷布偏綠調子等多種色調。練習時間為30至60分鐘,總數達到十至三十張,要求學生盡量運用大色塊、大筆觸概括整體畫面,舍棄不必要的細節(jié),輕松隨意地畫,逐漸強化學生的色調意識,提升學生分析、創(chuàng)新色彩的能力。
2.小色稿練習應注意問題:一是學生的色稿不能僅有寥寥幾筆,應體現大的色彩關系;二是學生應將有限精力放在處理色調的統(tǒng)一上,否則達不到練習效果。
(三)變調轉換,控制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
大量小色稿練習的目的,主要為加強學生客觀感受色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色調意識,而變調訓練,則考驗的是學生主觀控制色彩的能力,難度稍大。教師應注意如下要點:
1.變調練習的形式:學生在完成一張寫生小色稿后,便可做一次變調練習,做出冷暖的轉換或者色相的改變,對明度做出高調、低調等的變化處理,要求不能完全脫離對象,也不做具體刻畫。此種變調練習具有一定難度,關鍵在于統(tǒng)一光源色、加入環(huán)境色。長期練習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固有色觀念。
2.變調練習的意義:在五至十次以上的八開紙變調練習后,學生構成畫面的能力、感知色彩的能力與運用色彩的能力都會得到質的提升,同時也能夠理解不同色調中顏色的對比、統(tǒng)一關系,掌握處理色彩的方法,能夠控制整體色彩,繪制出更具表現力的作品。
四、結語
總之,對于色調訓練在美術高考色彩教學中的實踐,教師可從幫助學生建立色彩知識體系、感受組織色調與色調分階段訓練三個角度入手。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上述色調練習的同時,教師還應多帶領學生欣賞、臨摹優(yōu)秀美術作品,提升其審美能力,此外還應多示范、多改畫,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應集中講評,對個別學生做好輔導,以此實施有效的色調訓練,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正富.淺談色調在水粉畫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5):120-121.
[2]葛永軍.淺談美術高考色彩科教學中色稿練習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9(48):184.
(作者單位:廉江市第一中學,廣東 ? 廉江 ? 5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