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娜
摘要:很多學生認為政治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其實不然。時事政治涉及了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極為微小的事情,其中就可能蘊含著政治原理。比如,一些商品價格的變動和部分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量的變化,就有可能是政治因素帶來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滲透時事政治,能夠讓學生了解社會的變化和事物的原理,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關鍵詞: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高中政治涵蓋了人們的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還容納了一些哲學理論,可以說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開展政治教學,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能夠順應時代的變遷。而政治教學不僅要講述一些抽象的理論,還要結合時事政治,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樹立正確的三觀。本文主要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時事政治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給廣大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精講時事政治,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時事政治材料,將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深入分析時事政治中隱藏的原理。對于學生而言,具體的事例比空泛的理論更加容易記憶,學生可以將教師講述的有關時事政治的內(nèi)容與教材聯(lián)系起來。這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政治知識點,并延長記憶的周期。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豬肉價格變化”這一時事政治材料,促進學生對“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課的理解。自2020年2月份以來,豬肉的價格持續(xù)走高,而隨著經(jīng)濟的恢復,養(yǎng)殖戶對于養(yǎng)豬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豬肉的價格漸漸恢復。政治教師可以深入分析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成因,讓學生明確影響價格的因素有什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豬肉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豬肉的生產(chǎn)需要一個周期,農(nóng)戶前期投資較大,豬肉的價值含量較高,這也能夠證明教材上的觀點:價值決定價格。豬肉價格這么高,首先是因為它有這么高的價值,而鉛筆等物品生產(chǎn)相對容易,價值含量低,所以其價格永遠比不上豬肉。而由于2月份的時候,豬肉的產(chǎn)量大大降低,豬肉進口也不多,導致市場上的豬肉供不應求,這便導致了豬肉價格的上漲,很多老百姓甚至表示吃不起豬肉。到了六、七月份,能繁殖的母豬和生豬存欄實現(xiàn)同比增長,養(yǎng)殖戶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豬肉的進口也恢復了,促使市場上的豬肉量大大提高,供求關系平穩(wěn),豬肉的價格回落。從中可以看出,是供求關系影響了豬肉的價格,供不應求,豬肉價格上升;反之豬肉價格回落。此外,豬肉價格的變動始終圍繞著價值,這也印證了“商品價格始終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觀點。用這個時事政治材料進行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
二、觀看時事政治視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忙碌,課余時間較少,沒有時間閱讀大篇幅的時事新聞,且文字材料沒有視頻材料直觀,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此外,時事政治中傳遞出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學生三觀形成具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精選一些有關時事政治的視頻,讓學生用較短的時間了解更多事件。觀看時事政治視頻,還能加深學生對于大事件的印象,直擊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觀念。例如,在進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節(jié)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微視頻,讓學生接受正確的思想文化教育。微視頻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如何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等內(nèi)容進行了精確的解讀,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對于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意義,體會到在面對不同的文化時應當求同存異,采取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同時要提高抵御腐朽文化沖擊的能力。此外,視頻中展示了一些順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活動,能夠為學生的文化選擇和文化生活提供指導。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立志做新時代的“四有”公民。這樣,學生便能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從而不斷接收先進文化傳遞出的思想觀念,這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三、引導學生分析時事政治,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進入了較深層次的學習,考試內(nèi)容幾乎都是結合材料,很少直接考原文。學生要從材料中找到關鍵的語句,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回答。因而,政治教師應當注重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時事政治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分析,由表及里探索事物的本質(zhì)。一開始,教師應當為學生劃定所用知識的范圍,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當學生適應這個模式以后,教師則應當鼓勵學生自主確定應當用哪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例如,教師在完成“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單元的教學之后,可以為學生提供廣泛的時事材料,讓學生按要求進行分析。比如,教師可以以現(xiàn)代社會人們喜愛用的“抖音”“快手”等軟件為出發(fā)點,搜集或自行編寫材料,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人們的文化生活。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走進文化生活”這一課為主題來分析材料,學生需要闡述出現(xiàn)代人們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然后再表達出什么是正確的文化選擇以及如何進行文化選擇。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達方式是否規(guī)范以及是否合乎邏輯、原理與材料的聯(lián)系是否合適。在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時,教師可以提供一個更廣泛的時事政治材料。比如采用“網(wǎng)絡文化”的材料,讓學生根據(jù)整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學生需要認真審閱材料,分析材料與教材的關聯(lián)性,然后闡述原理,并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自主確定解題需要用到的政治知識,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結語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時事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及基本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重大意義。高中政治教學既要全面貫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明確教學內(nèi)容在政治教學中的作用與組成,又要在實際教學中聯(lián)系時事熱點,使學生在實踐應用中掌握政治學科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為.試論新課標下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3).
[2]蔣峰.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