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媛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具備明顯文化屬性的課程,在培育學生文化自信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文章對文化自信進行概述,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的意義,指出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文化自信的含義,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多元文化關系,還要基于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文化啟蒙。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文化自信;教學方法;綜合素質(zhì)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36-0041-02
文化自信關乎高中生未來的成長,也影響國家未來的文化建設方向,更影響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把文化自信培育貫穿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并樹立起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標和教育原則,找到課堂教學中踐行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和思想,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概述
結(jié)合學術界的探討研究成果,文化自信是國家與民族對于自身文化價值的肯定,是對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仰。文化自信的內(nèi)涵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文化自信是復合概念。這個概念是由文化與自信兩個獨立概念構成的,而在這樣的綜合概念中,文化是自信的界定和修飾,自信體現(xiàn)出的是文化的外在與精神狀態(tài)。第二,文化自信在內(nèi)涵層面上關注的是個體對于文化的自信與肯定。具備文化自信的個體會擁有平靜的文化心態(tài),在面對復雜環(huán)境以及多元文化沖擊時,可以一直保持鎮(zhèn)定自若的狀態(tài),不驕不躁,堅定文化信仰。當今世界,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文化氛圍,文化如今已經(jīng)成為國家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文化自信也成為國家繁榮進步的標志。要推動國家的繁榮進步,該國的公民就必須具備高度文化自信。我國是文化古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全世界備受尊重和關注。我國青年的文化自信也有了明顯提高。我國提出了四個自信,分別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中國自信的本質(zhì)是文化自信,同時文化自信也是其他幾個部分的基礎所在。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的意義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有力載體,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把關注點放在引導學生積累思想政治課程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之外,必須把文化自信培育作為核心內(nèi)容,納入課程教育目標。從高中課程實踐以及高中生的綜合成長角度來分析,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助于增強高中生對文化發(fā)展的責任與使命感。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樹立高度文化自覺與自信,朝著文化強國建設目標大步前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抓住時機培育學生文化自信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樣,就需要高中生主動擔當起發(fā)展文化和傳承文化的責任與使命,把文化自信落到實處。二是有助于引導學生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意識地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為學生補充必要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可以讓他們在面對文化時充滿敬畏和自豪,并認識到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需要進行傳承發(fā)揚。高中生也會在文化自信的引領之下主動繼承傳統(tǒng)文化,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三是有助于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把關注點放在培育學生文化自信上,會讓學生自覺接觸更多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主動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并在提高文化自信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三、高中政治課程中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策略
1.指導學生正確認識文化自信的含義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培育學生文化自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從抓好基礎開始,尤其要先指導學生正確認識文化自信的內(nèi)涵。在對文化自信進行理解時,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含義上,更不能一味遵循教材,否則很容易混淆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卑、自負。毋庸置疑,文化自信含義豐富,當學生對文化自信進行解讀時,常常會和幾個相似的概念相混淆。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對文化自信的內(nèi)涵進行正確客觀的把握,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文化心理方面的問題,促使學生保持平和的文化態(tài)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耐心做好文化自信含義的闡述,并通過與學生互動交流,或者設置簡單練習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判斷學生對文化自信的理解是否有偏差,進而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多元文化關系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多元文化關系進行分析,并借助多元文化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寬容的文化態(tài)度,從而把握文化寬容和文化自信的內(nèi)在一致性特征。由于正確處理多元文化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條件,教師在教學中應牢牢把握以下內(nèi)容。一是培育全球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增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了解。二是引導學生堅持主流文化方向。主流文化凝聚的是大家的共同理想,認同主流文化會讓學生建立起堅定的文化信念,增強文化自信心。
3.基于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文化啟蒙
思想政治課程的文化啟蒙內(nèi)涵和政治課程文化屬性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文化啟蒙是拓展政治課程文化價值與功能的體現(xiàn)。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文化啟蒙這個重點。一方面,要注意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多種不同的文化特性。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除了要發(fā)揮基本的文化知識傳授功能之外,還要讓學生在多元化文化的生活中正確認識文化,特別是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特性,提高文化分辨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對比和辨別,并引導學生自主歸納不同的文化特性,引導學生對各種各樣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反思,正確把握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另一方面,要重點培育學生文化批判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文化啟蒙時,要先明確自己的思維是否對某種文化價值觀有偏見,是不是可以針對問題展開理性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重點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讓學生敢于質(zhì)疑,將堅定文化自信作為內(nèi)在需求,在批判中不斷堅定信念。
總之,文化自信是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精神動力。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必須將文化自信作為必修課程,并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中把握所有學習機會,積極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并主動擔當起文化傳承的重要責任,為我國推進文化戰(zhàn)略做出積極貢獻。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體現(xiàn)出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政治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達成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的綜合目標,為國家輸送更多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葉思.高中思想政治課文化自信主題教學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9.
[2]徐衛(wèi)東.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36).
[3]韋維維.高中思想政治課培育學生文化自信研究[D].河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