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芳
摘 要:字理識字講究以構字法為基礎,通過形聲和象形引導小學生了解漢字的含義和構造,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字理識字;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高效課堂
漢字的含義廣泛且多變,是一種非常形象的文字表現(xiàn),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地滲透字理識字的教學理念,不僅可以使他們發(fā)現(xiàn)漢字中蘊藏的獨特魅力,還能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識字教學效率。下面,我們將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基于字理識字的教學理念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探究。
一、象形演示漢字,深化字理認知
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國的漢字文化不斷地演變和完善,形式多樣、含義多變的漢字在我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漢字是一種非常形象化的表現(xiàn)形式,在進行漢字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低年級學生能夠對漢字文化產生更加全面和客觀的了解,也能為更加高效地學習和理解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深度挖掘不同漢字的象形含義,引導他們通過了解不同漢字的字理對相關的漢字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根本上提高他們語文學習效率。
不同的漢字有著不同的含義,也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在漫長的演變歷程中,漢字的形式在不斷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其含義與其表現(xiàn)形式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象形的方式進行文字的演示,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比如:在進行漢字偏旁部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畫出相關部首的簡筆畫,在簡筆畫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簡化,讓學生在不斷簡化的過程中進行想象和猜測:在講授單人旁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畫一個人,通過不斷的簡化最終得出單人旁,再在單人旁的基礎上演變出雙人旁;在講授立刀旁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想象刀的形狀,再逐步演變出立刀旁。通過這種象形化的演變方式,促進低年級學生對漢字的字理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對相關的漢字知識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從而認識更多的漢字。
二、講述文字故事,激發(fā)字理識字興趣
漢字文化被不斷地傳承和發(fā)展,漢字的表現(xiàn)形式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在這個歷程中,各種與漢字相關的小故事也不斷地衍生和傳承著。在應用字理識字教學的理念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講解相關的文字故事,讓小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探索漢字語言文化的興趣,引導他們更加高效地進行漢字知識的學習和不同類型漢字的識記。
在學習和理解漢字文化和漢字形式的過程中,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善于講述一些與漢字相關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參與字理識字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授形近字的時候,為了幫助低年級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不同漢字的含義、更好地區(qū)分形近的漢字,教師可以講述與字理相關的小故事。在教授“州”和“洲”這兩個字時,教師可以這樣講解:“川”是河流,河流中有一些陸地,就變成了“州”,表示生活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單位,如“蘇州、杭州”。后來,人們?yōu)榱擞懈嗌畹念I域,在河流中開辟了沙地,就又變成了“洲”,指大陸和水中島嶼的總稱,如地球上的七大洲。通過這個小故事,低年級學生學習漢字知識的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fā),也有助于他們正確辨別這兩個同音字,提高識字能力,從而更加高效地學習和理解語文知識。
三、組織趣味游戲,促進識字效率
我國的漢字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學好漢字不僅可以幫助低年級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不同語文知識的含義,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字理識字的教學理念,組織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游戲,讓低年級學生能夠在參加游戲的過程中感受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幫助他們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不同漢字的含義,提高他們識記漢字的效率,進而提高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效率。
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字理,還能幫助他們更加高效地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要善于在開展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組織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游戲,促進低年級學生對于不同漢字的識記。比如:在應用字理識字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根據提示說出漢字”為主題開展猜字游戲,給出相應漢字的象形或形聲,讓小學生根據提示回憶自己學過的相關文字。在學生進行回憶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繼續(xù)給出一些具體的含義,引導學生在自己回憶出的漢字里挑選最貼近含義的漢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能及時地對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進行回憶和復習,又能對相關的漢字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我國的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好漢字不僅可以幫助低年級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語文知識,還能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底蘊。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巧妙地滲透字理識字的教學理念,激發(fā)低年級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識記漢字的過程中理解不同漢字的含義,幫助他們更加高效和全面地識記漢字,從而提高識字能力,為進一步地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永梅.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講點“理”[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11):18-19.
[2]余福珍.學會運用字理 拓寬識字途徑[J].基礎教育論壇,2019(29):69-70.
[3]關喜鵲.“字理識字”與“俗解漢字”兩種教學法的有效性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9):53-55.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