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平
摘 要:體育學科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傳統(tǒng)應(yīng)試教育以及升學率的影響,部分教師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學生也因各種原因而對體育鍛煉敷衍了事,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非常低下,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要在明確體育運動重要性的基礎(chǔ)上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度,進而在提升學生運動技能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新課標;初中體育;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一般是放羊式的教學策略,即教師允許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自由活動,致使很多學生都沒有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成就感與樂趣。體育新課標中明確提出:運動習慣和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鍛煉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入手,促使學生積極、高效地展開體育鍛煉,進而全面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
體育學科中的游戲活動,就是教師結(jié)合體育運動內(nèi)容設(shè)計相應(yīng)的游戲活動,將游戲的趣味性與體育運動內(nèi)容有效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在增強體育活動趣味性的同時調(diào)動學生的運動興趣。因為游戲是學生的最愛,多姿多彩的游戲活動既能減少運動帶來的疲憊感,又能促使學生更多地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因此,教師不妨將體育游戲活動有效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創(chuàng)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
例如,關(guān)于立定跳遠的教學,教師可以設(shè)計“袋鼠運糧食”的游戲活動。即,教師可以將每一個學生的立定跳遠距離設(shè)定為100米,學生從100米的一端攜帶一個物品,然后通過立定跳遠的方式將這一物品運送到另一端,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學生的運送時間計時,然后結(jié)合學生立定跳遠動作的標準性、跳遠距離以及時間,對學生做出綜合性的評價。關(guān)于學生彈跳能力的訓練,教師還可以促使學生在腿部綁上相應(yīng)物品,然后在臺階上展開“螞蟻跳”的游戲后動,即從臺階的最底部將腿部綁的物體運送到臺階的最高處。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化的語言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并不斷給學生加油吶喊,從而讓學生在完成一個個游戲任務(wù)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體育技能。
二、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激烈的競賽活動,既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又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還能促使學生在準備競賽以及參與競賽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而且很多體育運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多樣的體育競賽活動,進而促使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展開籃球比賽?;@球這一運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競技性,而且籃球比賽需要學生具備敏捷的動作以及思維,其能夠鍛煉學生的多種品質(zhì)。因此,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nèi)組建兩支籃球隊伍,然后組織學生展開籃球比賽。各個隊伍內(nèi)的學生要想贏得團體榮譽,就必然要加強籃球投籃以及運球、傳球等方面的練習,因而學生的籃球技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班級運動會,促使班級學生積極參與到班集體組織的跑步比賽,跳遠競賽,跳繩競賽以及排球競賽中。學校范圍內(nèi)的運動會一般是一年一次,或者是兩年一次,間隔時間比較長。教師可以嚴格按照大型運動會的模式,組織班級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會中,進而促使學生選擇他們熱愛的運動項目,加強練習。
三、激勵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品質(zhì)
學生是體育運動的主體,如果學生運動的主觀能動性非常強,那么他們就會無視體育運動中的艱難與疲憊。反之,如果班級學生的運動興趣低下,那么課堂的教學效率當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正激勵,從而促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形成堅韌、勇敢、拼搏、團結(jié)、不放棄等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進而促使學生形成運動的正循環(huán)。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目標激勵,促使學生更多地體驗運動的成就感。以立定跳遠為例,假設(shè)學生最開始的跳遠距離為1.4米,那么學生可以將整個學期的跳遠距離目標設(shè)定為1.5米,如果學生完成了這一目標,那么他就會受到一定的獎勵。而且學生還要圍繞學期目標制訂相應(yīng)的運動計劃,將目標的實現(xiàn)落實到每一天的運動訓練中。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榜樣激勵,促使學生在模仿榜樣的過程中加強運動練習。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涌現(xiàn)出了大量世界性的體育冠軍,他們身上的運動品質(zhì)值得每一個學生學習。無論是鄧亞萍、李寧、郎平,還是正活躍于體育比賽中的運動員,他們的運動訓練過程都是極其艱辛的。正是因為這些運動員吃得了苦中苦,他們才成為人上人。教師要通過這些榜樣人物的事跡促使學生明白,體育運動訓練沒有捷徑可走,唯有付出一定的汗水與淚水,才有可能收獲詩與遠方。
總而言之,教師要結(jié)合新課標理念,運用體育游戲活動,體育競賽活動,激勵教育等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更多地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價值,進而全面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剛.“教”與“玩”的融合: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J].體育世界(學術(shù)版),2019(9).
[2]劉振宇.淺談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