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歷史教學》創(chuàng)刊七十周年瑣談

        2020-12-23 11:24:57楊令俠朱佳寅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20年12期
        關(guān)鍵詞:南開大學楊先生刊物

        楊令俠 朱佳寅

        編者按:2021年為《歷史教學》創(chuàng)刊70周年,本刊編輯部將陸續(xù)發(fā)出系列紀念文章,請與我刊有共同經(jīng)歷或一起成長的專家學者撰文,通過回顧創(chuàng)刊70年來的歷程,反思史學研究與史學刊物這70年間的發(fā)展經(jīng)歷,敬請期待!

        中圖分類號 K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457-6241(2020)24-0064-07

        一份歷史學專業(yè)的學術(shù)刊物能夠延續(xù)70年的歷史,莫道在中國,便是在全世界也是難得多見的,《歷史教學》就是這樣一份雜志。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建設(shè)步伐,1951年《歷史教學》雜志創(chuàng)刊了。《歷史教學》是1949年后我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個全國性歷史學月刊。數(shù)易春秋,時光荏苒,我們重新拾起這一路上的點點滴滴。

        天津解放一年半的時候,百業(yè)待舉,人心鼎沸,是一個特別值得書寫的時刻。1950年夏,七位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學人,在一起商議創(chuàng)立一份有關(guān)歷史教學與研究的刊物。這“七君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在1949年之前受過舊式教育、有著一腔愛國熱情、意志堅定的人。在這七人中,其他先生我們都未曾有幸謀面,只熟悉其中的一位——楊生茂先生。

        《歷史教學》前主編任世江先生曾在2010年撰文寫道:

        1951年,楊生茂先生與李光壁、傅尚文、張政烺、孫作云、關(guān)德棟、丁則良等六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歷史教學》雜志。當時,南開大學只有楊生茂先生一人參與創(chuàng)刊。那年楊先生33歲,李光壁36歲,傅尚文29歲,張政烺38歲,關(guān)德棟30歲,孫作云38歲,丁則良34歲。這七位正當年的學者,志趣相投,湊到一起商議辦刊,那場面一定很愜意,說不定也充滿激情。為什么要辦這樣一份雜志呢?我猜想,可能是傅尚文的主意。傅尚文曾在北京四中、天津三中、保定師專當過教師,還干過報紙主筆,創(chuàng)刊時的職業(yè)是知識書店的經(jīng)理。雜志要兼顧教學研究,大概只有當過中學教師的人才會有這種想法。傅當時經(jīng)營一家書店,可能從市場空白的角度萌生創(chuàng)意。

        這七個人當時有四位在天津,因此他們商定編輯工作由天津的幾位承擔。實際上干具體編輯工作最多的應(yīng)該是楊生茂先生,因為,關(guān)德棟似乎很快就遷徙福州,1953年到山東大學后才穩(wěn)定下來。而在李光壁和傅尚文的文章中,少有為編刊伏案熬夜的回憶,楊先生則追記了編雜志的艱辛。只有當過編輯的人才知編輯這行的辛苦。以楊先生為人的真誠、低調(diào),我想他會比別人更多地承擔編輯、校對工作。因此,楊生茂先生不僅是創(chuàng)刊人,而且是《歷史教學》最早的編輯,他也是最后一位仙逝的創(chuàng)辦人。①

        楊生茂先生平素謹言慎行,最不愿拋頭露面,很難想見他挑頭去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1949年后,他哪里來的勇氣和膽識與志同道合的同仁們執(zhí)意并急意在中國創(chuàng)建一份歷史刊物呢?這還要從楊生茂先生的早年說起。

        楊生茂(1917—2010)自幼受教私塾,后到宣化一中和北平高級中學讀初中和高中,1941年燕京大學肄業(yè)后到美國習讀美國歷史,1946年回國。1947年,他來到南開大學文學院歷史系,開始了教書生涯,時年30,是抗戰(zhàn)結(jié)束后南開大學文科中第一個留學歸國的年輕教師。

        1998年楊生茂先生曾說:

        我是學歷史的,是個民族主義者,小的時候受的刺激是,軍閥戰(zhàn)爭、1931年9.18事件、1937年盧溝橋事變,正是我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之際。①

        我的思想里,從小時候就充斥著逃荒、軍隊掠奪財物、虐待人民的影子。民族衰弱,受人欺凌。中華民族百年遭受奇恥大辱,簽訂很多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中國什么時候才能好起來?中國要振興!小時候,社會的教育影響很深,其中民族主義觀念就是在那時候培養(yǎng)的。②

        在讀書當學生期間,楊生茂對報刊,特別是對雜志情有獨鐘。即便到了耄耋之年,回憶起讀初中時喜愛的雜志時,他仍滔滔不絕,如數(shù)家珍。

        在圖書館中,另一種有趣的讀物是報刊。最喜愛的是《大公報》的《小公園》和《益世報》的《文學周刊》等副刊,開明書店出版的《中學生》和商務(wù)的《東方雜志》給我的印象也很深,每期必讀。通過課外閱讀,增加了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寫作能力也感到有所提高。③

        北平高級中學是中學救亡運動的中心之一。

        隨著救亡運動的發(fā)展,在文化上也出現(xiàn)了一個傳播進步思想的運動。當時上海文化界出版許多宣傳抗日救國、思想進步的書刊,其中刊物如《大眾生活》《世界知識》等,書籍如《大眾哲學》等都是青年學生最喜愛的讀物。每逢周六放學后,同學們趕到東安市場去買新出版的書報雜志。許多講政治經(jīng)濟學、辯證唯物主義的書籍都是馬克思主義知識的入門讀物。④

        1941年,楊生茂先生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書。他選修了新聞系的許多課程,還到華僑報社工作過。他對當編輯、辦雜志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竟一度有意從事媒體報業(yè)工作。1946年夏,他到紐約游歷之前,曾與當時美國最大的報業(yè)大王、美國三大雜志的擁有者亨利·魯斯互通信件,約定在紐約會面。1946年底回國后,他對中國報紙雜志抱著殷切期望,但實際情況令他很失望。1948年時他說,“現(xiàn)在許多國家的人民所知道的,只是政府愿意告訴的,對于世界真實的情形沒有明確認識的機會。各種偏見深深印入人民的心目中,令國際合作的工作日見困難”。⑤為了讓中國百姓認識世界的真實情形,1946—1948年間他撰寫了40多篇有關(guān)國際時事的評論。⑥

        1946年楊生茂先生回到北平。1947年秋天,楊生茂先生初到南開大學。2003年,在回憶接受張伯苓校長面試時的情景時,楊先生說:

        1947年9月我到了南開大學,是經(jīng)別人介紹來的。1947年南開大學復校不久,百廢待興。那時候,南開大學基本上還是一個私立學校,但是名義上是國立學校。原先是私立學校,規(guī)模很小,哪有現(xiàn)在這樣大呀,非常小的一個學校。⑦

        到南開后,馮文濳先生告訴我上午九點張伯苓校長會從化學第二教學樓一樓這個門進去。到時間我去了。馮先生說,你進去看看,他好像已經(jīng)來了。我敲門進去。張校長就問了我什么時候回的國、我在南開認識誰等極簡單的問題。⑧

        張伯苓先生操純正天津話,楊生茂講張北涿鹿話,一問一答,那面試場面定是挺有意思的。據(jù)楊生茂先生回憶,當時張伯苓校長手底下忙著公務(wù),時不時抬起頭來打量這位應(yīng)聘者。年正30、喝了5年洋墨水剛從美國回來的楊生茂,看上去敦厚樸實,有點土里土氣。與張伯苓校長簡短談話后,楊生茂就出來了。顧恩思義,不想這一面之交竟楔定楊生茂報恩伯苓校長、奉獻南開大學的信念,以致后來幾次推避離開南開、升擢職位的機會:

        我當時對未來的工作也沒有什么設(shè)想,就是教書。……解放后,北京師范學院——現(xiàn)在的首都師范大學請我去辦歷史系,我也沒去,恐有愧南開。所以,我一直在南開大學工作。①

        楊生茂先生踏入南開大學后感到很適應(yīng)那里的環(huán)境,因為南開大學是校長張伯苓先生愛國主義的發(fā)源地。

        早在1935年9月17日,張伯苓校長就在新學年的始業(yè)式上提出了振聾發(fā)聵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②張伯苓校長在致辭中主要談了兩個主題:一是“認識環(huán)境”,二是“努力干去”。這里的“環(huán)境”指的是時局,是1935年國家面臨的日益深重的危難。在每一次開學典禮上,張伯苓校長講得最多的就是為國為公,這也正是南開精神最為重要的內(nèi)核。

        南開大學的公能教育思想和愛國主義理念與楊生茂先生對中國的深深的愛與憂相吻合,并讓他找到報效國家、成就學術(shù)的家園。據(jù)此,楊生茂先生在1949年后所做的一系列實事也就找到了思想的源頭。楊先生說:

        我有兩條信念。一條信念是中國要興盛。這就是一個機會。解放軍進城后,干部生活樸素,態(tài)度和氣,跟國民黨不一樣。我有這種感性認識。我的另外一條信念是社會是進步的。我是學歷史的,我自己深信,社會是一步一步前進的。這種思想是資本主義社會出來的,中世紀時不會有。達爾文主義影響傳到社會中來,就是進步、演化。這種進步思想對我影響很深。我認為封建社會是落后的,封建軍閥是落后國家的象征。……我說,中國要發(fā)展,要進步,共產(chǎn)黨帶來了轉(zhuǎn)機。我心情非常地平和,而且是一種企待的心情。

        回國以后,我沒有什么后悔的感覺,就是那種思想,中國復興,復興中國,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我對于自己的家庭財產(chǎn)看得很淡薄。我認為土地不能集中,均分土地,公平合理,還是這么一種思想。你說我有點Utopian,還真有點Utopian,烏托邦。但是,我的思想波動不大。從解放開始,有迎接新時代的思想,就感覺過去學的舊東西用不上,將西方的、資本主義的東西與社會主義的東西糅合起來,不容易。③

        張伯苓校長最突出的思想是愛國,最具體的體現(xiàn)是實干?!罢J識環(huán)境”之后,重要的是“努力干去”。張校長提出“努力干去”的三個重點是,要公、要誠、要努力。這一點也與楊生茂先生的人格和做事風格一脈相承。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楊生茂先生踐行的幾件實事中,有一項便是1951年與同仁創(chuàng)建《歷史教學》雜志。

        進了南開大學這個得施所學的大舞臺,在馮文潛先生的支持下,楊生茂先生帶領(lǐng)歷史系師生開專業(yè)、設(shè)課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立新的史學體系。④楊生茂先生與南開精神的第二個切合之處便是干實事。1950年夏,七位先生在一起商議,籌劃創(chuàng)辦一份有關(guān)歷史教學與研究的刊物。1986年楊先生回憶說:

        為了傳播各地史學工作者在教學和科研上所取得的經(jīng)驗和成果,借以達到互相促進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們幾個人在1950年夏商議在天津出版《歷史教學》這個刊物。⑤

        楊生茂先生曾詳細地敘述了他參與創(chuàng)立《歷史教學》雜志前后的思想狀況:

        民族憂患意識也是伴隨童年至今。童年躲避軍閥內(nèi)戰(zhàn)之兵燹,及長入初中時逢九一八,高中畢業(yè)時,值盧溝橋事變,養(yǎng)成雪近代史上國恥之意識,捐家產(chǎn),歷個人生活艱難而不顧,一心只想只要國家強大起來,民族振興起來,方了夙愿。故痛恨帝國主義、軍閥和喪權(quán)辱國、崇洋貪污的官僚。我心中有一條大道理:民族富強。這是主宰思想,評定是非的大準則。⑥

        1949年天津解放時,我們想,新中國成立了,沒有歷史雜志,京津六個人就辦了這個雜志,并得到天津文教部的支持。我們沒錢吶。文教部讓銀行借給我們錢,我們才辦下去。開頭的時候既搞編輯,又搞發(fā)行,針對的是中學。20世紀50年代歷史學習是個高潮,尤其是學新歷史學,大家學習熱情非常高。當時這個雜志發(fā)行量非常大,比現(xiàn)在發(fā)行量大得多。因為我們是大學教師,希望結(jié)合一點研究,兼普及與提高,所以里面也發(fā)表一點比較有質(zhì)量的論文。后來,編輯部里面就有爭論了,有的認為這是中學刊物,應(yīng)以中學教學為主;有的強調(diào)普及與提高,大學教師也可以參加。

        從1951年創(chuàng)刊,編輯委員會就有我,一直到現(xiàn)在。不過,現(xiàn)在又是以中學為主了,論文少了,有中學生考試答案啦、考試解答啦、復習參考啦,都是針對中學生的。這樣可以不賠錢。以前的口號是向《歷史研究》看齊,實際上做不到。過去天津市教育局都給錢的,后來經(jīng)費緊張了,就不給錢了。所以,它為了賺錢就出小書了。因為健康關(guān)系,我后來一直沒參加例行編委會?!稓v史教學》從1951年創(chuàng)辦,至今未中斷,而且外國也訂這雜志,因為當時沒有全國性的刊物,這是全國性的刊物。后來,編輯方針不明確,歷史教學興趣減弱,經(jīng)濟來源減少都是難題。這個雜志維持下來得利于編輯部的努力。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楊生茂先生意識到新一代青年人要接受新理論、新知識的教育,也理解他們對新歷史的渴望;除了對大學生進行新史學培養(yǎng),還要對更年輕的一代——中學生們進行新史學教育。而建國初期的情況是,國內(nèi)大學和中學的中國歷史的教學與研究是薄弱的,關(guān)鍵是其教學體系與研究方法大多是陳舊的。至于世界史的教學與研究就更無從提及,因為1949年前,中國只有“西洋史”之稱,根本沒有“世界史”這個學科概念與名稱。1947年楊生茂先生到南開大學任教,主講必修課就是“西洋通史”,而西洋史完全是歐洲中心論的內(nèi)容。楊先生為此心急如焚。若想以新史學教育培養(yǎng)初中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就需要一批有經(jīng)驗、有覺悟、有水平的中學教師,就需要有一個能夠起輔導和交流作用的空間。新史學教育從中學生抓起,中學教師是根本,學術(shù)雜志就是平臺。七位先生想了就說,說了就干,勠力同心,盡心竭力。

        籌建《歷史教學》之初,七位創(chuàng)辦人在確定這個雜志的讀者群問題上起了分歧,但根據(jù)當時國內(nèi)具體情況,最終對中學歷史教學給予了很大的傾斜。對新中國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來說,這是一個戰(zhàn)略性的考慮。不能不說,這些創(chuàng)辦人在當時是非常有遠見的。能夠認識環(huán)境,結(jié)合實際,走出象牙塔,關(guān)照新社會雜志面向的讀者群體,誰言這不是大義之道。至于楊生茂先生本人,他在青年時期受惠于各種歷史學雜志的經(jīng)歷與體會也得以可愿。也正是循著這個思路,楊生茂先生才積極、熱情地加入1949年之后第一批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工作中去。

        在《歷史教學》創(chuàng)辦的最初幾年,由于工作關(guān)系,楊生茂先生認識了一批優(yōu)秀的中學教師,也了解并關(guān)注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學的世界歷史教學的情況。這段經(jīng)歷對他參與編撰中學世界史教科書和大學世界近代史教科書,裨益良多。

        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最早使用“世界歷史”概念并運用馬列主義編寫的教材是高中教科書。20世紀50年代初,楊生茂先生被高教部調(diào)去參加編寫全國《高級中學課本·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②《高級中學課本·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必修)教學參考書》(下冊)③和《高級中學課本·世界近代史(續(xù)編)·蘇聯(lián)現(xiàn)代史》④教材。此外,1959—1960年,楊生茂先生還負責華北地區(qū)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工作。

        這幾套高中歷史教科書對中國的世界近代史教學貢獻很大,意義非凡。高教部對這套教科書也非常滿意。楊先生回憶說:

        從20世紀50年代初,高教部調(diào)人去編寫中學教材,我也去了,服從組織分配。那是新中國第一部新的世界史教材,都是試著用新觀點來編寫的。不過,我起的作用不大,中學教師挺管事,不單思想進步,而且業(yè)務(wù)很好。⑤

        這次經(jīng)歷為他與張芝聯(lián)先生從1961年至1962年一起共同組織、主編、撰寫、修改和審閱大學教材《世界歷史·近代部分》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反觀《歷史教學》在1951年的創(chuàng)立,既是老一輩學者們的創(chuàng)業(yè)之先,也是其立業(yè)之本。

        南開大學焦靜宜教授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訪時講道:

        來新夏先生是1951年2月到南開的,那是個火紅的年代。和當時楊生茂先生等一代學者一樣,來先生也是以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以及抱著與舊我決裂的態(tài)度,試著用新立場、新觀點和新方法研究歷史。50年代初,來新夏先生兼任《歷史教學》編委和值班編輯,在《歷史教學》(1952年第8—10期)連登文章《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這是來先生的講課記錄,是他第一次公開發(fā)表的關(guān)于北洋軍閥的研究,其后該領(lǐng)域的研究就是從這里擴展開來的。①

        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講究的是德才兼?zhèn)?,與時俱進?!暗隆北闶菑埐咝iL講的“要公、要誠、要努力”,“做事沒至誠,不懇摯,是不成的”,“要實做”,“你們都要咬定牙根,緊張又緊張向前努力”;②“才”強調(diào)的是不光有文憑和書本的知識,還要有干事的本事。

        雖然《歷史教學》這個雜志是辦起來了,可卻是自搭臺子、自唱戲,即創(chuàng)始人們不僅要做經(jīng)紀人、要做編輯,同時也是雜志文章的操刀人,劍氣簫心,能文能武。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在教學備課和理論學習上低頭爬格,日暮不賞。這就需要他們既有抱斧之力,又有捏針之功,怎不窮盡心力!他們不爭不搶,不聲不響,踏踏實實地堅守事業(yè)。南開大學歷史系一位老先生曾描述50年代初楊生茂先生的工作狀態(tài)時說,他有一種“拼命三郎”的執(zhí)著與追求。

        《歷史教學》初創(chuàng)遇到的三個難題分別是經(jīng)費、稿源和刊物定位問題?!稓v史教學》創(chuàng)辦時,根本沒有什么“項目”或“創(chuàng)業(yè)基金”,一分錢也沒有。

        在2001年,即《歷史教學》創(chuàng)刊50周年時,楊生茂先生曾撰文說:

        醞釀創(chuàng)辦刊物的工作是在1950年下半年。最初想法是試著用新觀點即馬克思主義觀點為中學教師辦一個教學參考讀物。遇到第一個問題是經(jīng)費。每個人從薪水中拿出一點開辦費,但杯水車薪,無濟于事。最后政烺毅然售出自己珍藏的二十四史,才湊足創(chuàng)辦費用。

        創(chuàng)辦人不在一起,且各有公務(wù),不便聚會,編輯部遂落到天津,各項業(yè)務(wù)由光壁、尚文和我三人分擔。光壁和我主要負責編輯工作,尚文主要操持出版和發(fā)行。創(chuàng)刊初期以光壁撰文最多,其次為我和尚文,則良和作云也寄來幾篇。因刊物為月刊,每期編輯和發(fā)行事務(wù)十分緊迫。我們主要工作崗位是在學校,辦刊物全是業(yè)余勞務(wù)。每期從撰寫或收集稿件到校對、投郵等具體工作十分繁雜,忙得應(yīng)接不暇。好在當年我們年方三十多歲,挑燈夜戰(zhàn),尚可勝任。尤其在發(fā)稿時,一旦發(fā)現(xiàn)字數(shù)不足,更需夜戰(zhàn)了。

        刊物每每發(fā)生“經(jīng)濟恐慌”。訂費一時收不進來,欠下印刷廠和郵局許多錢??汕赡菚r我接受市文教部的囑托,每周播講一次世界近代史。這項任務(wù)對我十分有益,逼著我學了許多新知識。這時文教部知道了這個新辦刊物的實際情況,并表示要給以支持。隨后市人民銀行允許舉借短期貸款,這種接濟等于雪中送炭,使刊物渡過了經(jīng)濟難關(guān)。

        《歷史教學》是解放后創(chuàng)辦的第一個全國性歷史月刊,影響廣泛。1951年發(fā)行量為2000份,到1952年即增加到10000份。隨著訂戶的增加困擾刊物的經(jīng)濟問題得以緩解。訂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學習馬克思主義高潮的出現(xiàn)。刊物提供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背景,因而受到廣大干部和中學教師的歡迎。

        1951年底,我去北京學習,編輯和發(fā)行工作完全落到光壁和尚文肩上。1952年,在思想改造運動的號召下,光壁和尚文感到屬于私營性質(zhì)的同仁刊物應(yīng)當交由公家經(jīng)營。文教部統(tǒng)一接收,除原編輯人員仍留崗工作外,還增聘一些大、中學校教師,建立了編委會。

        1952年初,尚文去北京向我敘述了刊物改革的情況,退還了數(shù)目不大的開辦費和利潤。我收下開辦費,辭謝利金。我想其他創(chuàng)辦人也是這樣處理的。

        刊物得以維持50年,并深受讀者贊許的可喜的業(yè)績應(yīng)歸功于編輯部。相對而言,編委會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大。一批勤于耕耘、任勞任怨、敏于策劃的編輯里手,是刊物得以茁壯成長的力量。③

        新中國成立初正是國家積重難返之時。這七位先生知難不退,硬是把《歷史教學》雜志辦得風生水起,蒸蒸日上。為了讓中國的教師和學生能夠讀上中國人自己辦的新歷史的雜志,他們殫精竭慮、煞費苦心,做的都是“嫁衣裳”。他們的甘苦冷暖、坎坷曲折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象的。楊生茂先生身上凝聚的是新中國歷史學者們的氣節(jié)、魂魄、脊梁、本分和時代責任感。

        關(guān)于編輯文章的工作情況,任世江先生回憶說:

        《歷史教學》自創(chuàng)刊以來始終實行編委會負責制,編輯及編輯部主任都沒有發(fā)稿權(quán),稿件的采用全在編委審定,編委會通過。那時南開大學的編委很負責,審稿意見單總是寫得密密麻麻。一次單位搬家,一摞摞舊的審稿單堆放在地上,我坐下來翻看,印象最深的就是楊生茂和楊志玖兩位先生的文字。既有學術(shù)見解,又有文章評價,詳細而又精煉,字跡清晰,標點清楚;而且最后簽署的意見總是建議如何處理。編委會每月開一次會議,中午有一頓比較豐盛的工作餐,但我參加時,沒見過楊先生。楊先生看稿子,基本不來開會。①

        的確,楊生茂先生只看稿,拒吃飯。他歷來反對并拒絕應(yīng)酬,托詞身體不好,避而遠之。

        楊生茂先生最能體會、體恤編輯們嘔心瀝血之勞,也最能體諒編輯部的難言之難,因此對《歷史教學》的編輯們和編輯部總是揣著極大的愛心、耐心和關(guān)心。

        改革開放后,學術(shù)研究走入正軌,學術(shù)規(guī)范的樹立卻要小費時日。楊先生身體力行,在刊發(fā)的學術(shù)論文寫作中一絲不茍,其注釋規(guī)范至今也堪為典范?!稓v史教學》的編輯們也在學習之中。一次,為英文論著的注釋規(guī)范問題他們爭得面紅耳赤,就直接打電話給楊先生,詢問諸如書名號與引號的使用、多頁之間用什么標點斷開、第二次出現(xiàn)的文著怎樣簡寫等事宜。楊先生看到年輕的編輯們工作如此認真,至感欣慰,在電話里非常高興地、耐心地介紹了美國史學界幾種普遍使用的流派,并建議《歷史教學》最好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并堅持使用下去。

        在《歷史教學》編輯部走到方向性的轉(zhuǎn)折等關(guān)鍵性的時刻,楊生茂先生雖然也與同仁意見抵牾,但總是公開表明態(tài)度、亮明觀點。他一貫不喜“一言堂”,更不會把自己的見解強加于人,以爭一時之長短。

        在編輯部內(nèi)部,除了對《歷史教學》的刊物定位和編輯方針有過分歧外,②還曾對雜志的部門歸屬問題有過激烈的爭議。在20世紀80—90年代,《歷史教學》有過兩次改換門庭的經(jīng)歷。一次是《歷史教學》歸屬天津市新聞出版局。任世江先生回憶說:

        當時楊生茂先生曾對我們一位編輯說:《歷史教學》應(yīng)該留在教育系統(tǒng)內(nèi),離學校近一些,好辦刊;到了出版局就是兩家人了。

        1998年,《歷史教學》與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楊先生又表示懷疑:你們和古籍出版社合并好嗎?辦雜志要堅持學術(shù)性,和出版社是兩碼事。

        據(jù)我所知,對《歷史教學》改換單位系統(tǒng),楊先生是唯一一位表示憂慮的編委。他是這本雜志的創(chuàng)辦人,他其實最有說話的資格,但是楊先生從不以創(chuàng)辦人自居,從不多事;他壓根兒就沒有指手畫腳的習慣,更不會頤指氣使。③

        實際上,楊先生為這兩件事憂心如焚,夜不能寐,陷入深深的苦惱中。自解放初,楊生茂先生主持或與其他學者共同操持的集體學術(shù)活動不勝枚舉,其中絕大多數(shù)在中國都是首創(chuàng)。④《歷史教學》從創(chuàng)辦走到改革開放,好不容易等到了學術(shù)的春天,不能因內(nèi)部意見分歧再生罅隙。因此,楊先生的態(tài)度是恭敬同業(yè),隱忍不語;尊重自主,順其自然。

        操持學術(shù)共舉,極易發(fā)生看法不一致的情況,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楊生茂先生一生與他人共同主持的事情很多,沒有一檔出現(xiàn)過不愉快。除了人格魅力,他具有非常強的協(xié)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團隊精神,凡事都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進行商議。大家有事好商量,全為解決問題,完成任務(wù)。

        楊先生不善交際,低調(diào)至極,但為人謙沖致和,開誠立信。在學界,他一貫謙讓在先,工作主動,因此從無宿怨。他讓職位,自有“以齒為序”的原則;他讓機會,給年輕人上升的空間;他讓報酬,自己主動拿最小份額。他拿自己名下的科研經(jīng)費補貼非課題組的成員,甚至無私支持其他人才項目。

        從專業(yè)上講,楊先生雖然在國內(nèi)居于高位,但他從不發(fā)號施令,與合作者都是以商量的方式進行溝通。他的商量方式有幾種。公開、公平、平等是他處理問題的最高準則。①

        目前,《歷史教學》是國內(nèi)史學雜志中唯一一份既不在社科院系統(tǒng),也不在高校系統(tǒng)的期刊。我們要理解這份刊物的特殊情況,并一如既往地支持它。2011年,歷史學門類下由“歷史學”1個一級學科變?yōu)椤翱脊艑W”“中國史”和“世界史”3個一級學科,但刊登歷史專業(yè)文章的刊物卻沒有增多?!稓v史教學》肩頭的擔子更沉了。如今,《歷史教學》雜志的過去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親歷者和親聞?wù)咭苍絹碓缴?,但有些事情卻越來越清晰。歷史研究,這一所謂“無工之學”,在中國一代代學人的努力下,正走向欣欣向榮;《歷史教學》,這一傳薪秉績的事業(yè),也正循道而上。

        【作者簡介】楊令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育部國別與區(qū)域研究(備案)基地南開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南開大學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加拿大歷史。

        朱佳寅,南開大學圖書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檢索與文獻利用。

        【責任編輯:王向陽】

        猜你喜歡
        南開大學楊先生刊物
        刊物賀詞
        飛天(2020年10期)2020-10-26 02:23:39
        南開大學制備新型超強韌人造蜘蛛絲
        系列刊物介紹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一道南開大學自主招生試題的推廣
        行業(yè)刊物介紹(十七)
        不會說話的楊先生
        藝術(shù)融匯與民族屹立——盛楊先生訪談
        一只不會說話的羊
        意林(2016年12期)2016-07-01 13:27:07
        我最喜歡的刊物
        快樂語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34
        不會說話的楊先生
        幸福(2016年35期)2016-02-04 08:20:11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人妻丰满av∨中文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教师| 国内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狼人伊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99久久精品在线视频| 成人综合网站| 香蕉视频一级片| 国产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日本道免费高清| 国产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中国内射bbxx|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 日韩高清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av在线色| 中文字幕av久久激情亚洲精品| 女同同志熟女人妻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国产精品23p|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在线免费欧美| 亚洲av一二三又爽又爽又色| 一本之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91爱爱视频| 日本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中国老熟妇506070|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 亚洲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熟女| 欧美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漂亮人妻出轨中文字幕|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