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個案分析的方式對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的特點展開探討,通過對晨間鍛煉、早操、自主活動、體育游戲進行觀察和記錄,并結(jié)合與教師的交流,總結(jié)出大班體育活動自主化、合作化、游戲化、競技化的特點,并指出大班體育活動要注重幼小銜接內(nèi)容的有效融入。
關(guān)鍵詞: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特點;游戲化;幼小銜接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34-0100-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每天的活動安排要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目前幼兒園越來越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本文選取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作為個案進行分析,通過對晨間鍛煉、早操、自主活動、體育游戲進行觀察和記錄,并結(jié)合與教師的交流,對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的特點進行研究。
一、體育活動自主化
這里所說的自主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教師自主化和幼兒自主化。第一方面,教師的自主化主要表現(xiàn)在游戲項目的確定和選擇都是由各班級的教師自己決定的,教師可以結(jié)合自己班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年齡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晨間鍛煉項目,因此不同的班級孩子們所玩的游戲都不相同。第二方面是幼兒的自主化,體現(xiàn)在開展的體育活動更多的是遵循幼兒的選擇,教師對體育活動的干涉相對較少。比如晨間鍛煉的過程中,幼兒園對大班四個班級設計的鍛煉項目各有不同。筆者觀察的班級在晨間鍛煉的項目包括拋接球、投籃、滾車輪、跳格子、丟沙包、飛盤等。教師在晨間鍛煉的過程中基本不參與游戲的指導,只講述規(guī)則,幼兒每天可以自主選擇三個項目進行鍛煉,鍛煉時間為四十分鐘到五十分鐘。同時,幼兒有自己的游戲時間,筆者在觀察他們活動的時候和旁邊玩累了的小朋友小A有一段對話。筆者:“小A,你們玩的是什么游戲啊?”小A:“我們玩的是巴啦啦小魔仙游戲,我們都是魔靈和仙女?!惫P者:“可是巴啦啦小魔仙里面的規(guī)則和你們不一樣?。俊毙:“這些規(guī)則是我們幾個好朋友一起規(guī)定的,我們可以自己選擇隊友,我們還可以互相傳授魔法?!?/p>
顯然,幼兒是主動的,他們自己設定規(guī)則,自己選擇同伴。這期間開展的體育活動也體現(xiàn)出尊重幼兒主動性的特點。
二、體育活動合作化
筆者在觀察班級體育活動時注意到,大班體育活動的很多項目都強調(diào)幼兒之間的合作。幼兒園比較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比如早操期間幼兒的律動操“卡加布列島”和集體舞“巴比倫河”在動作上有很多要求幼兒相互合作的地方:律動操有“搭橋鉆橋洞”的動作,集體舞要求幼兒合作完成結(jié)伴轉(zhuǎn)圈等動作。在晨間鍛煉中,包括丟沙包、滾車輪等游戲需要兩人或者兩人以上合作完成。筆者看到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玩的一個新游戲“繃繃繩”也是需要兩人配合來完成的。另外,幼兒園還通過組織競技性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比如拔河比賽、分組接力賽等。
三、體育活動游戲化
筆者所研究的幼兒園以信息技術(shù)和蒙氏課程為特色,在鍛煉幼兒的走、跑、跳、鉆、爬等動作的過程中主要以體育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在選擇體育游戲時,幼兒園更重視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強調(diào)將技能技巧的鍛煉融合在游戲之中。下午班的老師在帶幼兒們出去之前,會為大家準備多種游戲,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投票決定今天做什么游戲,而不是每周硬性規(guī)定游戲主題。下面是某天下午體育游戲開展前后教師與孩子們的活動片段。
教師:“利用小朋友們吃點心的時間,我們來確定一下今天玩什么游戲,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丟手絹、貼燒餅、荷花荷花幾月開、切西瓜等游戲,你們想玩哪個呢?”在幼兒們商量之后,大家選擇了貼燒餅的游戲。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小B追小C,小C被貼到了。其實小B是班級跑得比較慢的,而小C是跑得比較快的,但結(jié)果是被小B抓到了。教師停止游戲詢問幼兒:“小C是我們班的飛毛腿,實際上他跑得比小B快,但為什么最后會被小B抓?。俊庇變洪_始討論,最后在教師的提醒下幼兒得出結(jié)論,小C在跑的過程中沒有緊貼圓圈的外圍跑。同時,教師示范在跑步的時候手臂應該擺起來,身體前傾。這樣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游戲得以順利進行。
顯然,教師在選擇游戲項目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孩子們的興趣,貼燒餅這個游戲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興趣。在尊重幼兒興趣的基礎上,教師利用游戲中出現(xiàn)問題來幫助幼兒提升經(jīng)驗,讓幼兒懂得如何才能跑得最快以及跑步時的正確姿勢。
四、體育活動競技化
筆者通過與教師的談話以及對班級體育游戲的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選所擇的游戲一般是以競技游戲為主,比如男生女生接力賽跑、拔河比賽、分組列隊走等。被訪談的教師告訴筆者,選擇體育游戲的時候首先要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小班幼兒進行體育游戲時一般以模仿小動物為主;中班的體育游戲一般是設定專門的項目來訓練幼兒的走、跑、跳等動作;而大班則根據(jù)幼兒不斷發(fā)展的身體機能,利用幼兒的爭勝心理,選擇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也能幫助幼兒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意識的游戲,幫助幼兒提高協(xié)作能力。下面是一次接力賽跑之后筆者與幼兒的對話。
筆者:“小D,你喜歡玩接力賽跑還是貼燒餅呢?”小D:“接力賽跑?!惫P者:“為什么呢,貼燒餅挺有趣的呀,又不太累?!毙:“接力賽跑是比賽,我們經(jīng)常贏,贏了我們會很開心,還可以占領他們的一個城堡,比貼燒餅有意思多了。”
從上述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兒更喜歡競技類的游戲,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時一般會考慮到大班幼兒的特點,然后選擇合適的游戲讓幼兒進行操作。
五、融合幼小銜接的內(nèi)容
大班教師在選擇體育游戲時會結(jié)合幼小銜接的內(nèi)容加以選擇。大班的下學期,教師會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接觸幼小銜接的內(nèi)容。比如引導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坐座位,輪流當小班長等,而在體育游戲的選擇過程中同樣會結(jié)合幼小銜接的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民間游戲的選擇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就是選擇的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難度,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比如開展“城門城門幾丈高”“荷花荷花幾月開”等游戲,同時開展跳繩、運球、投籃等體育活動。
綜上所述,大班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注重幼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結(jié)合大班幼兒的身心特點,開發(fā)合作性體育活動和游戲化體育活動。同時要結(jié)合幼小銜接的內(nèi)容,關(guān)注民間游戲的引入,適當加大體育游戲的難度。
參考文獻:
[1]凌云.目前幼兒園體育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2(10).
[2]趙爭男.揚州市區(qū)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D].揚州大學,2014.
[3]孫智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頒布以來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調(diào)查及分析[D].南京體育學院,2013.
作者簡介:胡輝(1991-),男,江蘇常州人,幼兒園二級教師,從事幼兒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