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丹
【摘要】語文是打開學生思想的一把鑰匙,它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語文閱讀更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對學生語言的表達和交流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學習到其中的知識、掌握一些語言交流的能力,并且閱讀能力的提高還可以發(fā)展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為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诖耍疚膹淖プ≈攸c項目加深閱讀理解,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以及閱讀提高文學素養(yǎng)這三方面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對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影響,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能力,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中的內(nèi)容,了解到其中的內(nèi)涵,學習到其中的知識,它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大力開設(shè)閱讀課程。
一、抓住重點項目有助于加深閱讀理解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需要學生閱讀的課文,在眾多課文中總會有那么幾篇老師會對其進行主要介紹,這些便是重點項目。這些重點項目基本都是通過兩個方面進行的訓練,一是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獲得讀寫知識,二是要學會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教師要重點抓住這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在《鳥的天堂》這篇課文中,所要重點訓練的項目是“分辨事物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己閱讀一遍課文,接著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提問這篇文章中有哪些是靜態(tài)事物,又有哪些是動態(tài)事物,再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判斷,判斷回答的正誤。這樣,學生可以對靜態(tài)和動態(tài)事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分析一個或兩個事物引導學生了解它是靜態(tài)事物還是動態(tài)事物,這樣,學生便會很好地進行代入,把文章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徹。
二、課外閱讀有助于拓寬知識面
小學階段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解到的課外知識就會越多,這些課外知識便可以運用到寫作中,能夠很好地提高寫作能力。比如《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一節(jié),人物性格、形象刻畫深入,學生在閱讀之后,可以很好地掌握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閱讀課外讀物對小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閱讀能力的提高為文學素養(yǎng)打下基礎(chǔ)
語文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chǔ),而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主要過程,學生的閱讀能力越強,理解能力就會越好,學到的東西也會越多,這會直接影響并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因此,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中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除了中國古文化類的書籍,學生還可以閱讀一些國外著名的文學作品。比如,《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語言簡潔明了,人物形象描寫透徹,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文章幫助學生一起分析,讓學生能更清晰地了解文章內(nèi)容及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并且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這也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雪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6).
[2]張艷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啟示[J].學苑教育,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