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園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的教師逐漸意識到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育需求。因此,我國各學科學段教師都相繼開展了以新課標為主的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工作。新課標也提出了“立足過程,重視發(fā)展”的教育理念,旨在要求教師能夠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這也為小學數學的創(chuàng)新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小學數學教師不能總是將教學重心放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還要重視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教學,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本文將就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2-0005-02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邏輯性,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綜合素質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與此同時,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也會使得小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感到困難與乏味,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著教師與學生的重難點科目。所以,面對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積極探索與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進而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數學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打下良好學習基礎以及思維能力建構的最佳時期,但是從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實踐教學中可以發(fā)現,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嚴重限制著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以及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首先,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盲目地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總是過于循規(guī)蹈矩和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幾乎占據了大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得本就枯燥乏味的數學課程教學變得更加沉悶壓抑,進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核心素養(yǎng)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總是將自己置身于課堂教學的絕對主導地位,不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而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自身學習主體性的機會也寥寥無幾。這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是阻礙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現創(chuàng)新與改革的關鍵要素,需要教師能夠以新課標為基礎,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二、基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
鑒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限制,所以大部分小學生的心智思維以及認知能力都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而數學課程中又包含有眾多的抽象化和邏輯性的學科知識,這也使得學生大多時候都不能完全理解與掌握課堂所學知識,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能力總是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的方法,進而能夠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一課時,就可以為學生引用一些他們所熟知的物體與現象,如蝴蝶、風車、電扇、鐘表、升國旗、景區(qū)的纜車、關窗戶等例子,這些都是生活中所涉及到平移、旋轉以及軸對稱原理的案例,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現象。所以,教師引用這些案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數學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數學課程較為抽象復雜,如果教師總是采取單純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而且還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大降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致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以及學習成績得不到有效提高。而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現在已經邁向現代化教育時代,信息技術教學早已滲透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各個領域中,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靈活運用各類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而能夠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課程知識,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以及數學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動態(tài)的圖形轉換視頻,由教師對這三個圖形進行切割和拼接,讓學生能夠直觀形象地了解這三個圖形自身的特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鍛煉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新課標也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實現全方位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而秉承著生本教育理念,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真正的主人,實現自身主導地位與學生被動學習地位的有效轉化,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所以,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進而鍛煉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課時,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各小組成員利用課下時間搜集和整理有關于班級學生興趣愛好的數據,進而讓學生能夠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歸納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都在尋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但是要想實現行之有效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能夠明確新課標所提出的“立足過程,重視發(fā)展”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進而能夠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前提,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綜合素質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從而能夠從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入手,不斷反思與總結課堂教學的問題所在,并積極探索出具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進而能夠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以及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舉措,有效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數學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譚貴敏.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研究[C].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暨第十三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會議論文編(議題六:學科教學與育人).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55-64.
[2]瓦布拉日.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42.
[3]李承輝.新課標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析[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1361-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