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項能夠將知識體系具體化的教學方式,文章從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用處出發(fā),探究出其在課堂上的具體運用,并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讓思維導圖在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重難點;易錯題;學習能力;卷面成績
1、思維導圖的綜述
1.1定義
思維導圖就是將學生平時所學習的枯燥的、抽象的數學概念等知識點,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制作、臨摹、觀看思維導圖,可以將原本復雜、分散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整理和疏導,對數學的知識體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2應用原則
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一點點地向學生滲透思維導圖法,給學生預留充足地接納新教學方法的時間,堅決不能讓教學限制了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精心策劃形象思維導圖,便于有效啟發(fā)和開拓學生的思路,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需要先培養(yǎng)學生的視圖能力,教會學生如何通過觀察圖形獲取圖形中有價值的信息,在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發(fā)散型結構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將復雜的、抽象的、難理解的理論知識填充到思維導圖模板中,之后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思維導圖。
1.3應用價值
1.3.1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最開始學生會被思維導圖的發(fā)散型結構所吸引,在一段時間內會讓學生產生很高漲的學習熱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想要保持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等輔助設備,引導學生臨摹和填寫思維導圖,這種生動的、形象的教學方式可以再一次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3.2理解消化數學重難點知識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難以理解的、抽象的理論知識,教師想要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需要在教學方式上尋找突破口。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將本課時所要講述的重難點知識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可以準確找到中心詞及向四周延展的關鍵詞,在未正式講述教學內容之前,學生可以對本課時教學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在本課時結束后,教師需要再次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便于學生理解消化數學重難點知識。
1.3.3加深鞏固數學重難點知識
總體來說,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比較多,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同樣比較多。因為小學生的記憶力、理解力有限,所以小學生很難做到不會遺忘某些知識點。教師想要有效解決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成績兩極化問題,需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知識領域存在的薄弱點;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復習。只有做到以上兩點,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不定時翻閱思維導圖,明確每單元、每課時所講述的重難點知識,有利于學生加深鞏固數學重難點知識。
2、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備課階段
優(yōu)質的教學預案有利于教師掌控課堂教學節(jié)奏;有利于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教學預案時,需要在明確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前提下,應用思維導圖法,確保所設計出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保證學生可以理解并消化所學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策劃《時、分、秒》教學預案時,教師需要利用思維導圖繪制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反思等內容,便于策劃出優(yōu)質的教學預案,成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2當思維導圖運用在課堂教學階段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認為學習數學的難點在應用題、算式題,應用題和算式題是小學數學期中、期末考試試卷中一定會出現的題型。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的分析、解決應用題、算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分析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差、分析能力比較差,所以小學生根本無法獨立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教師需要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應用題的題目,幫助掌握解題思路。例如:在北師版五年級《分數乘法》教學中,教師為了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出這樣一道應用題:光明小學共有學生650人,二年級學生數是全校學生總數的1/5,二年級的男生人數占二年級學生數的7/13,二年級有男生多少人?第一步,教師需要將分數定為中心詞,將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分數加法、分數減法作為關鍵詞。第二步,教師需要再次將分數乘法定為中心詞,將計算題、應用題、口算題作為關鍵詞。第三步,教師需要將應用題定為中心詞,將含義、數量關系、解題思路作為關鍵詞。第四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解決應用題。
2.3當思維導圖運用在教學反思階段
在課時結束后,教師需要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有哪些環(huán)節(jié)使用了思維導圖,如:導入、示范、談論、訓練等;需要反思有哪些教學環(huán)節(jié)被自己忽略了;需要反思學生是否能做到在課堂上真正消化所學知識;需要反思是否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等等。只有教師將思維導圖應用在教學反思階段,才能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備課、授課階段的不足之處,學會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執(zhí)教能力。
2.4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復習階段
算術題是學生認為最難學習的內容,學生經常會因粗心大意而得出錯誤答案,明明已經掌握了算式題的規(guī)律和技巧,但是算式題丟分依舊嚴重。教師也是比較頭痛學生因粗心大意而丟失卷面分數,教師一直在想具體的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思維導圖運用在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易錯題及易錯題所牽涉的各個知識點,幫助學生成功追溯到錯誤的根源,通過有效的解決對策,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結束語
言而總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教學難點,一是因為數學本身較為抽象,二是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的有所不同,教學的方式方法都需要及時調整。思維導圖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很多教學難點,將思維導圖熟練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成績的提高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胡計霞.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 學周刊, 2019(26).
[2]曹靖. 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4):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