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
摘 要?如今高中政治課堂仍存在教師教學觀念陳腐、教學方式傳統,以“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的現象。為響應新課標教學理念,教師應針對這些問題積極探索科學的新型教學方法,從而改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此筆者將從“教學觀念“課程設計”“結合時政”三方面,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教學觀念;課程設計;結合時政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1-0091-02
針對高中課堂不同程度的問題,政治教師在對課堂有效性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索科學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在輕松高效的政治課堂上汲取知識。教師還要結合當下的時政熱點聯系書本內容并合理拓展課本內容,以此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有助于學生在專業(yè)知識儲備及思維能力等各方面協調發(fā)展。為此筆者以“轉變教學觀念”“優(yōu)化課程設計”“結合時政熱點”三方面為切入點,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究。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其教學水平從而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型教學理念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教師應轉變“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觀念,將學生放到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上,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最大程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再被動。為此筆者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筆者把講臺“讓”給學生,實現角色互換,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分擔一部分課堂知識點,小組分工合作并充分準備資料,在課上派代表在講臺上講解新知識。比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節(jié)內容時,其中一個小組負責“從眾心理的消費觀”的講解,同學A對課程內容進行板書后說道:“今天由我來代表我們組給大家講解新知識點,首先我來給大家解釋什么是‘從眾心理,簡單來講就是‘別人買啥我買啥?!蓖瑢WA話音剛落,同學們哈哈大笑,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同學A繼續(xù)講:“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遇到從眾心理而引發(fā)的消費,比如蘋果手機每一次更新換代都有一大批人前去購買,這些人都是有需求才消費的嗎?顯然不是,因此這是一種不健康消費心理。然而雖然從眾消費心理對個人生活是不利的,但是卻帶動了電子產業(yè)的發(fā)展,從而推動了經濟發(fā)展?!睂W生在講解完成后筆者及時對其進行點評并給予補充,做到了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同時并且發(fā)揮輔助作用。
再例如,筆者在教授《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一課程內容時,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自行搜集有關“身邊的文化建設活動”的資料,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筆者以開展活動的形式代替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傳統教學方式,積極有效地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筆者在此分享一組學生的課堂分享。該組同學針對身邊的文化建設以PPT發(fā)表的方式進行分享。該組同學以三十六年來“春晚”的變化作為主要發(fā)表內容。同學A作為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今天由我作為我們組的代表以‘身邊的文化建設為主要題材,圍繞‘春晚的變化的主題進行發(fā)表。首先我們來看下PPT。”同學A開始播放PPT,“春晚是最具典型的大型文化建設活動之一,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從我們記事起每個除夕的夜晚都少不了春晚的陪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春晚的題材、形式、內容都在發(fā)生著變化,這些代表著我們的文化生活也在日益豐富多彩……”筆者以學生分享為這堂課教學的主要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由此可見,為發(fā)揮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轉變其教學觀念,給予學生充分的信心,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參與到課程中。以此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做課程準備,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優(yōu)化課程設計,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優(yōu)化課程設計是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教師要結合新的教學觀念對應落實新的課程設計。教師應從課程教材入手,不能僅僅將課本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應積極優(yōu)化課程設計,拓展課本知識,設計多元化教學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教授《民主選舉》這一內容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各種途徑調查民主選舉相關內容,筆者再根據這部分內容設計“有獎競答”的課堂活動。比如筆者提問:“同學們請聽題,民選舉的方式有幾個,分別為什么?”預習了新課的同學們爭相舉手回答,同學A最先舉手:“有兩個,分別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惫P者緊接著說:“非常棒,A同學答對了,老師獎勵給他一塊橡皮。”筆者在師生互動中幫助同學回憶知識點,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并且?guī)訉W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
再例如,筆者在教授《創(chuàng)新是民族的靈魂》這一課程內容時,開展課堂小型演講比賽,讓學生以“創(chuàng)新是民族的靈魂”為主題自行選擇演講稿,以五分鐘為時間限制在政治課堂上進行演講,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筆者課程設計時不想以教授的方式讓學生記憶理論知識,更想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刻感受創(chuàng)新對于整個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在演講中投入感情,深刻體會并促使學生積極踐行,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
由此可見,教師應積極探索優(yōu)化課程設計的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發(fā)揮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
三、結合時政熱點,有效聯系書本
高中政治是與實際聯系緊密的學科之一,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只掌握課本基本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也要結合當下的時政熱點使課本知識化抽象為具體,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為此筆者采取相應措施,例如,筆者在教授《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課程內容時,針對這一專題找出相應的時事熱點與同學進行討論。筆者查找出中央文明辦在2019年發(fā)布的第八期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以上率下進區(qū)入戶做實做精志愿服務;關愛山川河流打造志愿服務的水利樣本;弘揚應急精神傳播志愿新風。通過筆者帶領學生對以上幾點的解讀,使學生將課本中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知識拓展到時政熱點中,并學會運用基本理論分析時政熱點。
再例如,筆者在教授《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這一課程內容時,筆者搜索并給學生分享近年關于國家利益方面的時政信息。比如2019年8月23日我國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東北亞博覽會,此舉為東北亞各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和深化地區(qū)合作注入新動能,使東北亞區(qū)域不斷積累合作的有利條件并有效促進各國協作共同發(fā)展。筆者帶領學生看新聞、讀信息、品意義,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課本知識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解讀新聞中重要信息的深層含義,使學生學習書本內容變得更加有意義。筆者以時政結合書本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政治課程比起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更為深刻的教學意義。
由此可見,時政熱點具有形象生動的特性,學生可以將其作為基本理論知識的載體進行有效運用,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將復雜的內容變具體,因此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結合時政是非常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要想充分發(fā)揮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運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展開教學活動,同時也要積極優(yōu)化課程設計,活躍課堂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其將時政熱點有效結合書本內容并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分析時政熱點,以此才能最大會發(fā)揮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元.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有效性應注重四個結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11):20-22.
[2]李中海.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策[J].廣西教育,2018(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