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育實際上是學生接受啟蒙教育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時期,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各種能力的關鍵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能夠更好促使學生獲得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寫作是能夠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體現(xiàn),是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想法和思想的路徑。因此,應該加強以讀促寫教學,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以讀促寫;課堂教學;語文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3-0277-01
前言:以讀促寫的開展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進而能夠促使小學生儲備更多的知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重視教學資料的使用,進而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達到一種對于知識進行積累的作用,為之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1以讀促寫,品讀細節(jié)
中心思想實際上就是文章的靈魂,只有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去掌握中心情感和思想,才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真實感受,進而能夠走到作者的心靈深處,引起學生與作者之間在情感方面的共鳴。因為文章中的各種細節(jié)是描述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又一個窗口。當然,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文章的細節(jié),學生寫作和表達情感的能力會得到提高。因此,這就要求廣大一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以讀促寫,從而實現(xiàn)小學生讀寫能力的雙重提高。
例如,在《守株待兔》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明白“沒有機會做任何事”,在我學完基礎知識后,我讓學生談論“不勞而獲”的后果。經(jīng)過學生們的一番思考,一些學生這樣總結:“不勞而獲,沒有人愿意工作,所有的人都期待著不勞而獲!”一些學生這樣總結:“不勞而獲的最終結果是失去你的妻子和你的士兵?!币虼耍ㄟ^引導學生閱讀文章的細節(jié),學生不僅明白自己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還能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情感表達水平。由此能夠看出,通過以讀促寫,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獲得共同的提升與發(fā)展。
2以讀促寫,仿寫有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模仿寫作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借助閱讀文章來探索閱讀課文的美,并在其中找到優(yōu)美的句子,讓學生能夠模仿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從閱讀課文中逐漸發(fā)現(xiàn)語文知識的魅力,鼓勵學生喜歡閱讀,熱愛閱讀。
例如,在教學《荷花》中,作者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中的語言來窺探荷花的美麗和作者對荷花的喜愛。當組織學生模仿這樣的句子時,由于句子比較長,學生模仿是不可避免的。
(1)分析句子的結構。看句子的主語、謂語和賓語。
(2)分析句子的表達??纯词褂昧耸裁葱揶o手段、表達方式或表達方式。這個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3)“同義詞”取代了句子中的各種成分。
例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事物,如杏花、梨花、郁金香、云、樹等。它可以被替換。具體例子如下:
“有些郁金香含苞待放,就像一把裝滿墨水的刷子;有些郁金香只是撒了兩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女孩,半藏半露。有些已經(jīng)全部展開,杏黃的頭被探索,多彩的世界被好奇地看著?!?/p>
3以讀促寫,打開思維
寫作過程當中的靈感,大部分都是來自于對于文本的閱讀。在訓練學生寫作時,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在尋找作者的布局時忽略一些情節(jié)。這些被忽視的部分被稱為“空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寫作能力,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正確的引導學生針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進而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課文當中只針對植物母親是如何讓孩子們進行傳播,但是并沒有針對孩子的經(jīng)歷進行講解,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的抓住這一點,正確的引導學生針對故事進行講解。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生進行講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巧寫、巧編的過程,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更好的拓展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思維,更好的為之后的學習和寫作奠定基礎。
4以讀促寫,分析結構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快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整篇文章的結構和布局。因為只要學生大致理解了每一段的內(nèi)容,他們就能更好地分析文章的情感和各種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實際上,通過對于整篇課文布局以及結構進行分析和思考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文章的規(guī)劃布局以及寫作方面都能夠獲得相應的提高。這樣,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技能將得到很好的影響,并實現(xiàn)雙贏。
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為了能夠促使學生鞥好的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針對文章的整體進行閱讀和分析,比如,文章一共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針對“我”所寫的詩,父母分別進行了評價,母親說好,父親書不好。第二部分就是關于“我”的成長,并且一只都特別感謝父母的批評和鼓勵,促使“我”成為了一名作家。第三部分就是通過“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句話鼓勵“我”一直努力前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寫作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積累、沉淀和應用?,F(xiàn)行統(tǒng)一的小學語文教材非常注重讀寫結合的安排。教師應遵循教材編寫思路,善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除課堂訓練外,還應積極探索和幫助學生課外自主積累閱讀和讀寫練習,進一步拓寬以讀促寫的實踐平臺,有意識地開展練習和指導,讓學生邊讀邊寫,邊讀邊練,實現(xiàn)讀寫的有機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冬梅.以讀促寫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19):23-24.
[2]林麗珍.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6):52-53.
[3]胡彪,馬秉蓮.“以讀促寫”在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9,8(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