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絲
[摘要]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范式,能有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群文教學時,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展開思考,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契機問題導入、任務調度、重點解讀、訓練串聯(lián)等,都是群文閱讀教學起點的有效選項。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思考,選擇有效方法,以促進學生群文閱讀學習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群文閱讀;教學起點;問題導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31-0034-02
群文教學已經(jīng)成為閱讀教學的常態(tài)。在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有廣闊的視野,在資源整合、方案設計、組織調度等方面進行探索,以提升群文閱讀教學的品質。為贏得群文閱讀教學的主動性,教師要對群文閱讀教學的起點展開科學篩選。問題導入、任務調度、重點解讀、訓練串聯(lián)等,都屬于群文閱讀教學可以選擇的策略。
一、問題導入,整合群文閱讀資源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問題導入教學,這是最為常見的教法。群文閱讀教學與單篇閱讀教學有一些差異,教師對此要有客觀的認識。在問題設計時,要注意覆蓋面和關涉度,讓學生展開關聯(lián)性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成功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動性。群文閱讀問題的設計離不開對教學資源的科學整合。教師要注意篩選群文內(nèi)容,為問題設計提供豐富的信息支持。
例如,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時,教師將《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清貧》三篇課文組成成群文引導學生閱讀。在展開梳理性閱讀時,教師提出思考問題:“革命軍人都有很多相同的品質,勇敢、奉獻、堅韌、廉潔等。在《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課文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哪些精神品質呢?這三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說這些角度有什么特點。從三篇課文中,我們對對革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呢?……”于是,學生開始閱讀這幾篇課文,并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課堂研讀氣氛漸濃。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自由表達。學生將他們的個性觀點展現(xiàn)出來,課堂互動進入良性軌道。
群文閱讀教學有自身的規(guī)律需要遵循。在問題設計時,教師要注意關聯(lián)性,讓學生對問題展開閱讀和思考。學生只有對多篇文本展開對應性閱讀,才能完成對問題的解答。教師只有對學生閱讀認知基礎有一定了解,設計問題帶有針對性,才能成功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
二、任務調度,激發(fā)群文閱讀興趣
閱讀任務提出時,教師要有觀照意識,針對學生學力基礎,結合群文閱讀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覆蓋面更廣的閱讀任務,以調動學生參與群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提出學習任務,學生會自覺展開學習。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教學調度,特別是關涉性更強的任務,要引導學生進入群文閱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閱讀體驗中形成學習認知。
如,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一個習作單元,只有兩篇課文:《人物描寫一組》和《刷子李》。教學時,教師提出閱讀任務:“這個單元雖然只有兩篇課文,但所寫的人物并不少。作者在描寫人物時,都運用了獨特的方法。請大家展開閱讀,說一說:人物性格描寫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哪個人物的描寫給你印象最深刻?!睂W生根據(jù)教師布置的任務展開對比閱讀,對兩篇課文描寫的人物展開深入分析。教師深入課堂,與學生展開直接對話,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建議。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研讀,很多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這些閱讀任務。在課堂展示階段,學生的個性解讀激活了課堂氣氛。如,“對典型人物展開描寫時,作者大多運用了對話、動作、心理、神態(tài)、細節(jié)等描寫,成功塑造了人物的典型性格。如嚴監(jiān)生,這是一個典型的守財奴形象。在描寫其形象時,作者就運用了對話、動作、細節(jié)等描寫,將人物寫活了?!?/p>
教師提出的閱讀任務,成功調動了學生參與群文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拿到閱讀任務后,自然會投入文本中,展開閱讀討論,在求解過程中形成群文閱讀認知。教師鼓勵學生自由閱讀、主動展示,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的機會,使學生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三、重點解讀,建立群文閱讀起點
閱讀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教師要有各種應對策略。深入解讀、媒體展示、串聯(lián)引導、對比閱讀等,都能夠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動力。面對群文時,學生常常找不到思維的切入點。因此,教師要給予引導,讓學生自覺地進入重點、難點突破環(huán)節(jié),利用各種信息和閱讀手段,對問題展開深入探究。
如,在教學《自相矛盾》時,教師將《田忌賽馬》引入,組成了群文閱讀。這兩篇課文都屬于成語典故,其閱讀重點無疑在對其哲理的探究上。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進行了重點解讀:“成語典故具有故事性,但講述故事的目的在于揭示深刻的哲理,給讀者帶來思想的啟迪。我們在深入解讀成語典故時,都要進行聯(lián)系,這樣便可以獲得更為深刻的閱讀感悟。如《自相矛盾》這篇課文,是通過故事表明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言行一致,不能前后矛盾。根據(jù)這樣的解讀思路,請大家深入研讀《田忌賽馬》一文,歸結其寓意?!睂W生根據(jù)教師的方法展開閱讀分析,并在閱讀后展示自己的見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何才能做到揚長避短,這考驗我們的生活智慧?!?/p>
教師為學生做出深入解讀,并要求學生根據(jù)方法進行仿照性閱讀。在具體閱讀后,學生順利地完成寓意的探索,這說明教師的教學引導發(fā)揮了作用。學生對成語典故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師從寓意角度展開教學設計和引導,為學生帶來深刻的閱讀體驗。
四、訓練串聯(lián),提升群文閱讀水平
在群文閱讀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有串聯(lián)意識,結合群文閱讀材料展開訓練設計,對訓練內(nèi)容進行整體思考,這樣能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質疑閱讀、課本劇創(chuàng)編、課堂辯論、故事講述、對比閱讀等,都屬于群文閱讀訓練的重要形式。教師要為學生傳授一些學法,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逐漸形成群文閱讀的認知基礎。
如,《楊氏之子》是一篇簡短的文言文。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將《手指》一文納入課堂,形成群文,并給學生設計了串聯(lián)性的訓練任務:“這兩篇課文文體不同,一個是文言文,一個是現(xiàn)代文。請大家展開對比閱讀,找出異同點,抓住一個點展開重點分析,準備參與班級展示交流活動?!苯邮苡柧毴蝿蘸螅瑢W生深入文本中,對兩篇課文的異同點展開多元發(fā)掘。由于學生閱讀基礎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呈現(xiàn)局限性。在閱讀指導環(huán)節(jié),教師從文體特點、語言表達、形象寓意等角度展開引導,給學生帶來不少啟迪。經(jīng)過一番對比閱讀,學生都能順利進入文本核心,對文本的異同點有了豐富的感知和體驗。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積極發(fā)言,將課堂學習氣氛點燃。
教師提出對比閱讀任務,將學生帶入特定的閱讀情境中。教師針對學生閱讀基礎展開調度,給學生提供具體的指導,確保學生閱讀感知的高效性。群文閱讀帶有關聯(lián)性,對比閱讀是最為簡單的方法。教師從異同點的角度展開設計,給學生帶來的閱讀感知更為深刻而立體。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整合群文資源信息、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教學設計、豐富群文閱讀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感知和體驗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群文的主動性,讓學生形成閱讀學習的基本能力。
(責編 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