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紅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太平鎮(zhèn)錢崗八一小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愛種子”也就是I-SEED模式,由Internet(互聯(lián)網(wǎng))、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主學習)、Interactive Exploring(互動探究)、Expansive Learning(主題拓展)、Development Assessment(發(fā)展性評價)的首字母組成,旨在讓每個學生、每顆種子都能成為參天大樹。它是互聯(lián)網(wǎng)與傳統(tǒng)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也就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技術支持下,采用“三環(huán)四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愛種子”課堂中是以合作學習形式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互動探究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培養(yǎng)有效的學習方法。
首先,合理劃分小組是愛種子教學模式下開展合作學習的必要前提,這時教師要考量的是班級整體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積極分析他們在這一階段中的基本學情,按照不同的能力發(fā)展狀況來進行合適分組。如教師可根據(jù)以往教學觀察來對學生進行等級范疇的劃分,這時為了提升劃分的精確度,還可結合以往的作業(yè)完成情況與考核成績了解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最終將敲定為基礎組、提高組與超越組三個范疇,分別指向學困生、中等生與優(yōu)等生。這三個小組內部的成員可隨時間推進而適時調整,比如有一部分學困生因學習努力而提高成績后,便可將其歸為提高組;而有部分優(yōu)等生因態(tài)度不佳或某些問題致使成績落后時,便可將其暫時歸為提高組。以此種方式給予整體學生動力,提升其學習的斗志力與奮發(fā)的欲望。
在上述教師通過分析學情進行組別的暫時劃分之后,為了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可將同等比例的優(yōu)中困三生歸置為同一小組,以便他們展開互相的學習援助與互動配合,提升整組學習效率。為了更好地落實愛種子模式的互動探究原則,教師應明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什么?”、“怎么學?”與“學的怎么樣?”等三方要素,因此可通過“小組合作任務布置——合作學習指導——合作式評價”這樣一條遞進式方案來落實愛種子理念,提升合作教學的最終效果。
以廣州英語五年級Module1《Seasons》Unit1“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為例,基于本課內容展開合作學習,教師先要明確學生“學什么?”,因此要立足教學內容來合理規(guī)劃合作學習任務,主要側重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知識應用能力。比如可設計“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or winter?”、“What clothes can people wear in four seasons?”與“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four seasons?”等問題讓學生以合作學習方式來探索課文,尋求解答。這時還要根據(jù)“怎么學?”這一原則給予學生一定的教學指導,要求組內學生發(fā)揮合作性,通過組內討論、組內匯報及組內推優(yōu)展示來整合本組的探究成果——對課文內容總結式的思維導圖。
在導圖構建中,每個成員需要從The main activities, ways of dressing and weather conditions of the four seasons等方面發(fā)表自己在課文自主化探索中獲取的關鍵信息,并且將不同成員的探究成果進行歸納整理后填入導圖中。接下來,教師便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拓展脫離于課文內容的輔助資源,以主題拓展方式從側面加強學生的學習理解。比如提供與一年四季相關的多樣性圖片或影像資料,讓學生鑒賞更多與四季相關的信息,接下來再次輸出合作任務,要求學生將在課件中了解到的信息再次填充于導圖的各級結構中,并需綜合課本與課件中的多類信息進行整體化復述。這一任務能有效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語言構建及口語交際表達的技能,學生在組內參閱導圖與他人展開互動描述,結合課時知識點對四季間的區(qū)別加以整體概述,而其他成員則要適時給予糾正,彌補疏漏進行互動交際,由此可深化整體成員的能力鍛煉效果,全力達成課時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對“怎么學?”這一要素落實中,教師借助任務教學法,讓學生主要依靠虛擬思維的深入運作來完成合作式探究。除此之外,教師也可拓展實踐活動來優(yōu)化合作學習的技巧與策略,幫助學生以虛擬思維與實際行動的綜合施展,完成更高強度的互動學習。以適用于小學的高效活動——情景劇為例,此活動極具趣味,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而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情景劇進行良好規(guī)劃與組建后,便能突出其教學價值。
以五年級Module6《Directions》Unit11“Can you tell me the way?”為例,本課內容帶有一定的實踐因素,教師在合作學習策略研究時須發(fā)現(xiàn)這種因素,積極結合教學內容構建真實化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合作式的情境體驗中獲取對知識更深的掌握,全面鞏固課堂所學。具體而言,情景劇拓展中,教師先指導學生在組內分配角色。根據(jù)本課內容,學生間可以抽簽方式明確一名尋路者與多名引路者的扮演人員。接著小組長發(fā)揮引導作用,協(xié)調組內成員創(chuàng)編臺詞與劇情,合理地規(guī)劃本組行路路線。這其中,一部分學生認為路線圖中應包括課本所涉及的全部地點建筑,這樣才能用這些建筑詞匯知識構建臺詞,在劇情推進中獲取對其含義的加深理解;另一部分學生認為行動路線需曲折,這樣才能多多應用turn right/left、cross the…、Go straight與go along這些語言知識構建臺詞,在實踐中求得深入掌握。
上述都是基于愛種子模式下學生的合作學習方法與策略,在這些完成后還要落實“學的怎么樣?”這一要素來讓小組展開合作式評價。據(jù)此,教師可實施組內互評讓學生間展開客觀式的評價,這其中每個成員需繪制評價表格,從合作學習態(tài)度與貢獻度等層面對組內其他成員進行客觀評價,然后在此展開合作式探討,給予他人問題上的意見與糾正方式。
總之,基于愛種子教學模式,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為了避免局限問題,應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借助自主學習與互動探究的方式執(zhí)行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而這些任務則需基于課時內容的知識與技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