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七林
摘要:英語寫作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但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面臨著學生寫作興趣不濃、寫作過程參與不夠、作品質量不高等諸多困境。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遵循英語寫作本質,發(fā)揮共同體優(yōu)勢,各成員在真實寫作任務的驅動下,緊緊圍繞探究主題,開展齊說、共析、對練、共研、獨寫、互評等逐層深入的語言實踐活動,自覺互動、深度合作、共學共進,不斷夯實英語語言基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英語寫作;主題探究;學習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0A-0064-06
英語寫作是學生用書面語言來傳遞信息、表達觀念和交流情感的重要交際方式。從某種程度來說,它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寫作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這一輸出性技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現(xiàn)出寫作興趣不濃,語言運用貧乏,語言不夠地道且錯誤較多,文本結構邏輯性不強等問題。這主要源于教師對寫作教學缺乏整體思考與設計,寫作主題脫離學生生活和認知實際,偏向寫作技能傳授而忽視學生主體多樣化參與,過于注重語言知識教學而忽視情境運用,過于重視寫作內容而忽視思維培養(yǎng),過于注重結果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指導等。
教師存在以上問題的實質是將寫作假定為學生個體的行為與結果。其實,寫作的本質不僅僅是對某些語法項目的理解、對修辭模式的模仿以及對所要寫的內容的闡述,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1]。寫作實為循環(huán)式心理認知過程、思維創(chuàng)作過程和社會交互過程[2]。因此,寫作教學應從關注結果的“目標—達成—評價”式,轉向重視過程的“主題—探究—表現(xiàn)”式,從班級授課式轉向合作學習式,更加關注學生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思維過程[3]。實踐證明,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初中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幫助教師和學生走出困境。
一、學習共同體與主題探究式寫作的概念內涵
學習共同體運用于初中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是基于寫作教學問題導向,回歸英語寫作的自主性和交互性的本質需求,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
學習共同體是指在班級教育活動中,以共同愿景、價值和情感為基礎,以合作小組為載體,以真實語言任務為核心,以成員之間持續(xù)的自覺合作和深度互動為途徑,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學習組織與精神追求[4]。
主題探究式寫作是指在教師的組織與指導下,以單元主題為引領,以寫作任務為導向,通過個體、小組和集體多種學習方式,在主題意義挖掘、范文賞析、框架設計、語言運用、邏輯梳理、思維提升等方面深研細究的過程性寫作。
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初中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指充分利用學習共同體的愿景引領和成員間民主平等與情感深厚等因素,發(fā)揮個體間存在的語言知識差和交際信息差的作用,在寫作任務驅動下,開展基于單元主題的自覺互動、深度探究和合作共學,從而共同提高所有成員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寫作訓練模式(見圖1)。它一般包括說、析、練、研、寫、評六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根據對主題意義的不斷理解與深化,設計了不同的個體、小組或集體的語言探究實踐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在同伴互助下持續(xù)地交流、體驗、反思與改進,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二、學習共同體在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中的優(yōu)勢分析
學習共同體與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并不是簡單的拼接,二者的內涵高度契合,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一)學習共同體的協(xié)同屬性符合主題探究式寫作的實質與規(guī)律
協(xié)同學習是學習共同體的基本學習方式。交際互動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語言的交際具有雙向性或多向性,它只有在群體交流與協(xié)同實踐中才能夠充分發(fā)生,語言才能更好地習得。主題探究式寫作的實質是口筆頭語言交際,是個體思維在群體協(xié)同中逐步地進階與發(fā)展。學習共同體為主題探究式寫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和外部條件,能夠使語言交際在安全潤澤的氛圍中隨時隨地發(fā)生。
(二)學習共同體的共同愿景觀照主題探究式寫作的過程與結果
全體成員在共同愿景的召喚下,目標一致,責任共擔,聚焦探究主題,人人盡展所能,深度參與交際,在成員協(xié)作中不斷優(yōu)化主題探究路徑與方法,提高終極作品質量,追求個體與團隊共同進步。
(三)個體間的背景差異提供主題探究式寫作的可能與可行
首先,學習共同體成員個體之間的學識差異為基于主題的口筆頭交際提供了信息差的可能,為同伴互助和深入探究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其次,學習共同體成員間的經驗差異使作為積極的意義構建者和問題解決者的每一位成員將自身經驗帶入學習過程,相互取長補短,將個體差異變成了重要的學習資源。
(四)成員間的平等尊重決定主題探究式寫作的進程與質量
首先,學習共同體成員間彼此平等,為學習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滿足了個體的安全需求,主題探究才會自發(fā)自覺。長此以往,每一個成員的情感和歸屬需在共同體中得以實現(xiàn),寫作進程自然加快。其次,在真實寫作任務的驅動下,成員間相互尊重,彼此關切,每一個個體的意見與表達都有助于完成高質量的作品。在這樣的共同體氛圍中,傾聽與互助自然發(fā)生,個體和團隊在學習中的困難能及時得到解決。
三、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初中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實踐
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初中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是基于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開展的寫作教學探索。該教材以單元主題為牽引,依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安排了單元導入(Welcome to the unit)、閱讀(Reading)、語法(Grammar)等六個不同板塊和課型。Task是每單元最后一課,該課型的主要任務是要求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充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包括詞匯、句型、語法、語篇、語用等)和掌握的主題信息,開展口頭、筆頭語言交際。其中,語言知識和主題信息是基礎,口頭表達是前提,書面表達是旨歸。
3.協(xié)同表達破障礙
對于學生個體而言,思維導圖和事實信息表僅是寫作支架,獨立完成寫作還需共同體同伴間的互助。為增強主體意識和合作氛圍,增加每個成員交流的機會,有效破除語言學習的主要困難,四人學習共同體活動一般采取如下交流程序:D(基礎較差生)—C(基礎稍差生)—B(中等生)—A(優(yōu)等生)。針對表格中的事實性信息,學生D首先表達,基本成句即可;學生C在此基礎上更關注詞法、句法和時態(tài)的準確性;學生B要注意表達的完整性和關聯(lián)性;學生A要注重表達的邏輯性和豐富性。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和他人的幫助下完成探究任務,在協(xié)同學習中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超越,為接下來的獨立寫作掃清了障礙。
(五)獨寫:自主表達,凝練主題探究之果
獨立寫作是寫作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本單元語言輸入儲備和本課寫作技能習得的綜合效果體現(xiàn)。學生一般在課堂中限時獨立完成寫作任務,但在習作中存在困難時,共同體同伴和教師會給予及時幫助與指導。實踐證明,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指導與優(yōu)化共同體中其他成員的作品。及時回應求助有利于緩解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寫作熱情,也有助于學生不斷豐富寫作經驗,熟練寫作技巧。
(六)互評:互鑒共評,雕刻主題探究之品
寫后活動是主題探究式寫作過程的必備環(huán)節(jié)。寫后活動包括自我反饋、同伴反饋、教師反饋和讀者反饋等四個部分[6]?;趯W習共同體的主題探究式寫作重點要做好教師引導下的自我反饋和同伴反饋。筆者根據寫作目標和任務給學生提供如下評價表(見表2)。
本表引導學生先從主題、結構、內容、邏輯關聯(lián)、書法等整體角度,再從用語和語法等細節(jié)角度評價自己與他人的作品。每一習作至少經過共同體內兩人的修改,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問題,用★標出高級詞句并予以激勵。針對錯判與漏判以及存在疑問和分歧的情況,共同體成員間相互探討,積極尋找佐證性資料說服對方。評價時教師全場巡視,同步監(jiān)控各共同體的討論情況,發(fā)現(xiàn)典型性作品或問題時,通過多媒體設備集中反饋,既激勵了優(yōu)秀學生,也給其他的習作修改提供了借鑒與參考,為學生習作的完善創(chuàng)造了條件。評價與修改后,學生將個人習作發(fā)在班級QQ群里進行相互交流與學習,同時每個共同體挑選出一份優(yōu)秀作品進行集體修改,打印并張貼在班級學習園地供共同體成員間交流,以此提高共同體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學生的主題寫作興趣與信心。
學習共同體視域下的初中英語主題探究式寫作教學,在學習共同體愿景的引領下,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寫作教學的主體性,深化了主題的意義理解和思維體驗,解決了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畏難情緒和寫作中求助無門等問題,在技能訓練和語言實踐探究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回歸了學習即對話的本質。這種寫作教學方式是建立在學習共同體成員間的密切合作和學生對單元主題語言知識牢固掌握之基礎上的,需要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總體把握的前提下,長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精細的活動設計和課堂管理,搭建適切的學習支架,留給學生更多語言實踐的時空,才有可能產生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何亞男,金怡,張育青,吳彩霞.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3.
[2]劉健,施志紅.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6.
[3]佐藤學.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M].鐘啟泉.陳靜靜,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1.
[4]潘洪建,沈文濤.大班額教學新視野:學習共同體構架與教學方式變革[M].鎮(zhèn)江:江蘇大學出版社, 2012:10-65.
[5]程曉堂.在英語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18(3):5.
[6]趙尚華.初中英語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215,222.
責任編輯:趙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