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媛 晁燕華
【摘 ?要】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正確認識當前基層社會治理環(huán)境復雜多樣背景下,面臨治理理念認識不到位、治理方式不精準、社會治理主體人才短缺的困境,需要增強組織領導力,提高思想認識、大力發(fā)揚民主協(xié)商,實現治理方式精準化、完善人才供給機制,保障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專業(yè)化水平,進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關鍵詞】基層社會治理;基層社會治理困境;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引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的要求,也是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目標的重要體現?;鶎由鐣卫憩F代化的成果直接關系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xiāng)社區(qū)?!被鶎由鐣卫憩F代化要求達到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yè)化的社會治理水平。基層社會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一方面作為鄉(xiāng)村、社區(qū)的社會主體身份多元,社會利益矛盾盤根錯節(jié),治理環(huán)境復雜多樣,造成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困境的客觀因素;另一方面鄉(xiāng)村、社區(qū)社會治理主體治理理念不全面,社會治理體系主體操作性不完善,治理方式固化、單一成為造成困境的主觀因素。因此當前探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應對困境,以問題導向為依據,深入探索路徑選擇,進而有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1.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基層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整體發(fā)展方向上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相一致,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目標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深入理解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意義有利于準確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內涵、治理目標及價值定位,對提升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理念認識提供有力保障。
1.1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
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包含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和基層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治理體系的科學化與治理方式的精準化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目標實現的內驅動力。“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到本世紀中葉將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歸旨?;鶎由鐣卫憩F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是完全一致,通過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保障基層社會強化政治引領,發(fā)揮社會主體多元參與協(xié)商決策,構建法治、德治與自治融洽結合的治理體系,凝聚人民群眾共識與力量,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與發(fā)展任務。
1.2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前提
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被鶎邮秦瀼厣鐣卫碇贫鹊闹匦呐c落腳點,社會治理制度能否一以貫之并取得預期成效,關鍵在于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完成程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基本要求與重點任務包含社會治理發(fā)展的方方面面,理念、機制、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保障。共建共治共享提倡的是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和共同享有社會治理成果,強調社會多元主體有意識、有組織、有動力的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過程中?;鶎由鐣卫憩F代化正是凝聚基層各支力量,形成最大合力,提升治理能力,達到最佳社會效能,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前提。
1.3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重要內容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國家現代化總進程”的必然要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包含國家、地方和基層治理體系的完善,政府、市場、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縱向維度的根基,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橫向維度的組成部分,涵蓋了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支撐,基層社會治理的現代化必然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2.新時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面臨的困境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發(fā)展面臨的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同樣面臨環(huán)境復雜多樣、社會治理理念認識不到位、基層社會治理方式不精準、社會治理主體人才短缺及專業(yè)化不足的困境。
2.1當前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環(huán)境復雜多樣
當前應對社會發(fā)展新矛盾,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治理環(huán)境也呈現出復雜多樣性。隨著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發(fā)展,城鄉(xiāng)經濟社會發(fā)展速度加快,使得作為基層的鄉(xiāng)村、社區(qū)打破過去較為單一的社會階層結構,不僅僅只是由企事業(yè)單位人員或農民階層,而是分化出更多領域更多層次的階層結構,社會階層結構的分化必然會引發(fā)利益需求的多元,致使社會利益關系冗雜,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疊加。同時近年來互聯(lián)網廣泛普及,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成為了“播音員”,一些社會問題還未來得及了解前因后果,就已經在網絡上大肆發(fā)酵,甚至一些時候網絡的關注對社會問題本身解決造成束縛,網絡謠言捆綁了事實真相。這些無疑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形成阻礙。
2.2對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理念認識不到位
從社會“管理”理念到“治理”理念的轉變,不僅只是概念的轉換,更是一種全新的改革理念的升華。理念的與時俱進才能夠保障實踐運用層面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鶎由鐣卫碇校谏鐓^(qū)層面,工作任務重,責大于權現象普遍,致使干部學習新理念的精力有限;在農村層面,干部人才隊伍短缺,致使干部學習運用新理念的能力不足。這也就造成基層干部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工作常態(tài)。究其根本,還是對基層社會治理理念認識的不到位。
2.3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治理方式不精準
社會階層分化意味著利益訴求多元,面對群體的差異性,需求的個性化,解決處理社會問題的方式需要更加精細化?;鶎由鐣卫憩F代化的進程中,一方面由于對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主體責任認識不清,理念還停留在“管理”的層面,認為社會生活中只要遇到事就應該政府管、政府解決,無論是家中瑣事還是鄰里糾紛,統(tǒng)統(tǒng)推到干部案頭要個說法,干部“家長式”治理方式在基層仍然普遍存在,居民忽視自身也是社會治理主體的一部分,對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治理方式運用缺失;另一方面當前社會問題背后關系錯綜復雜,梳理解決過程可能涉及跨領域、跨部門,這對治理方式精準化提出高要求。
2.4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專業(yè)人才隊伍短缺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包含了政府干部、社會組織以及社區(qū)、鄉(xiāng)村群眾?;鶎痈刹块L期以來就存在人才流失嚴重、年輕干部少、專業(yè)化程度不足的現象,加上基層工作更是存在職責不清現象,導致基層配備專職人員負責社會治理工作難上加難。社區(qū)、鄉(xiāng)村群眾一方面對社會治理理念認識不清,不認為自己是社會治理主體的一員,主人翁意識淡漠;另一方面,有些群眾意識到應該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事務中去,但是由于自身專業(yè)知識不足、能力不足等情況,無法保質保量完成相關工作任務。而且由于少部分村干部專業(yè)不足和素養(yǎng)不高,基層的微腐敗案件頻發(fā)。專業(yè)治理隊伍的人才短缺是阻礙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關鍵因素。
3.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路徑探索
應對復雜多變的基層社會治理環(huán)境,治理理念認識不到位,治理方式不精準,專業(yè)人才短缺的困境,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提高思想認識;準確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目標;發(fā)揚民主協(xié)商,實現治理方式精準化;完善治理機制,保障基層社會治理人才供給。探索切實可行的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路徑。
3.1強化組織領導力,提高思想理念認識
完善黨委領導被放在了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系的首位,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創(chuàng)新的根本。黨委領導正是發(fā)揮黨委作為領導核心和政治保障的作用,基層社會治理主體需要強化組織領導力,提升思想認知、凝結價值共識層面發(fā)揮引領作用。首先通過組織培訓社會治理相關內容,使社會治理主體從理論視角理解治理理念轉變的意義、要求和目標價值。其次強化組織引領力。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社區(qū)調研防疫工作時強調:“要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蓖ㄟ^發(fā)揮黨組織的率先垂范作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給群眾樹立良好典范,促使社會治理主體深刻理解社會治理的深遠意義。
3.2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目標
基層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治理目標的總體方向是完全一致的?;鶎由鐣卫憩F代化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統(tǒng)籌下,重點在微觀具體政策的落實,更多的是直接參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保障事務。基層社會治理目標必須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始終。一是把握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合理訴求。群眾訴求表達也正為我們指出社會治理中的問題所在,回應社會關切,及時厘清問題,落實解決好群眾訴求,是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目標的基礎與重點。二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主體治理能力,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目標,需要依靠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具有專業(yè)治理能力提供動力,與基層實際相契合的治理體系作為保障,更好的發(fā)揮治理效能,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目標。
3.3大力發(fā)揚民主協(xié)商,努力實現治理方式精準化
基層社會治理應對的是復雜多樣的環(huán)境,矛盾交織的社會問題,多變的、個性化的需求,這些特性就決定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式必須精準化。做到治理方式精準化,前提必須全面清楚的了解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需要達到的解決目標。大力發(fā)揚民主協(xié)商,為實現治理方式精準化有力支撐。我們說民主協(xié)商就是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由大家一起商量。通過社會治理主體參與協(xié)商治理問題,準確把握問題產生的“第一手資料”,同時民主協(xié)商形成的最終決策,由社會治理主體參與決策的形成和后期的實施落實,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理方式的選擇,更有利于把握人民群眾真實的情感意愿和實際意愿。
3.4完善機制建設,保障基層社會治理人才供給
基層社會治理人才供給不僅包含社區(qū)、鄉(xiāng)村的基層干部的人才供給,還包含各類群眾參與的基層社會組織提高治理能力,發(fā)揮自身作用。從基層干部層面完善人才供給而言,更多的是由國家層面制定有關政策引導,如現行實施的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政策,當前更重要的是完善留住人才的機制;從群眾參與基層社會組織層面完善人才供給而言,關鍵是需要提高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自身能力。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對基層社會組織的參與者提出了高要求。不僅要求參與社會治理的主體實現自治,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事務中來,還需要在治理過程中運用好德治治理方式,體現出社會組織參與者需要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能夠成為發(fā)揮道德引領社會風氣的治理人才,這就需要完善提高社會組織參與者能力的培訓機制,引導激勵機制,進而保障基層社會治理人才的供給。
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基層社會治理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導向,是當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是人民群眾最直觀感受現代化治理能力的體現,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應對治理困境的路徑選擇,以期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增強國家治理效能提供理論與實踐探索價值。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9-30.
[2]張乾元,蘇俐暉.新中國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與道路自信[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1-10.
[3] 趙秀玲.鄉(xiāng)村治理現代化瓶頸的破解之策[J].國家治理,2020(4):24-28.
[4]習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EB/OL].新華網,2020-3-10.
作者簡介: 耿媛(1988—) ,女,新疆鄯善人,中共吐魯番市委黨?;A理論教研室講師。
晁燕華(1985—),女,新疆阿勒泰人,中共吐魯番市委黨?;A理論教研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