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霞
◆摘? 要:隨著新課改順利推廣與實施,目前所有人教新版教材已在預設地投入使用。應新課改全新教學理念要求,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進行基礎知識授課,還需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小學生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文立足西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對如何提高小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西藏;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
西藏地區(qū)不同于其他地區(qū)以漢語作為母語,而是以藏語作為母語,而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知識不再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而是在教材中取材,這為學生學習帶來了一定的不適和困難。在新課改背景下,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標不再是學會解題得到問題答案,而是需要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和工具伴隨學生今后學習。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學科知識。
一、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意識尚處于初級階段,再加上西藏地區(qū)小學生習慣了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所以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問題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關聯,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學會在生活情景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問題情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發(fā)現購買電影票時,正常票一張是45元,而在優(yōu)惠活動打折的時候,一張票只需30元,請同學們計算一下,一張正常票比優(yōu)惠票多百分之幾?這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情景,可以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投入到解決問題之中,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同時,設計貼近生活問題的情景,也可以讓數學問題符合學生認知范疇,讓學生學習變成了回憶生活案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問題就在我們生活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學科的同時,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變換角度突破思維定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定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視為思維意識在多次應用或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習慣性反應或是一種下意識。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有正方兩方面作用,就像一把雙刃劍,即能提高學生思維程序,拓展學生解題思路,也可能因一時馬虎,讓學生解決思維發(fā)散偏離,從而妨礙學生順利解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注重引導學生靈活變換角度,將新舊知識、分析問題切入點,以及改掉單一思考問題的習慣來突破思維定勢影響,這樣才能讓學生時刻保持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很多學生都能夠快速背誦和使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底×高÷2,但在學生實際解決問題時,會發(fā)現很多學生都會在遇到求解三角形面積時,第一時間會去尋求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然后好套用三角形面積公式來計算面積。但在有些時間,這樣的思維定勢會為學生解決當來一定干擾。比如求解大三角形中某一小三角形面積時,可能由于這個小三角形底和高都是未知,求解起來也比較麻煩會根據題目已知信息,無法計算出小三角形的底或高,那么學生就會陷入茫然,不從下手。而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可以用大三角形面積減去其他三角形面積來求解時,學生就會恍然大悟,這都是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變換角度,不要被已知知識禁錮,要學會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尋找更多解決思路,突破思維定勢影響,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三、借助開放性作業(yè)練習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業(yè)練習題是教師檢查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也是西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檢查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景的常用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開放性的作業(yè)練習題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思,一題多解,教師可以這樣設計開放性的作業(yè)練習題:甲乙兩家旅行社收費標準均為每人100元,但甲旅行社的優(yōu)惠活動是三張全價票外,其余人可以享受半價優(yōu)惠;乙旅行社的優(yōu)惠活動是家庭旅行套票,每人都可享受八折優(yōu)惠,如果你要帶全家旅行會選擇哪個旅行社?由于每個學生家庭人數不同,所以這是一個典型的開放性練習題,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家庭人數完成作業(yè)練習,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探究,何種情況下,選擇甲旅行社;何種情況下,選擇乙旅行社;以及何種情況下,兩家旅行社價格相等。這樣可以借助開放性作業(yè)練習,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總之,西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略有不同,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問題情境、變換角度突破思維定勢、借助開放性作業(yè)練習題來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次仁央宗.探索西藏農牧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的方法[J].魅力中國,2018(38):235.
[2]巴增德西.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思考[J].文淵(中學版),2019(0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