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菁
◆摘? 要:由于我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人們越來越重視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數學作為邏輯性極強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必須具備足夠的思為能力來進行審題,以便為將來的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讓學生的思維方式擺脫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
◆關鍵詞:小學數學;審題;小學生綜合思維;培養(yǎng)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審題的重要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尤為突出。但是,在數學審題教學時,學生通常會因為對問題含糊不清而導致解答錯誤。如今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大力倡導下,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這一問題的探究顯得十分必要。
一、加強讀題訓練,養(yǎng)成自我審題意識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并要求他們做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明確定義讀題的形式和要求,例如大聲讀、輕讀、默讀、通讀通、不去留字,弄清題干,提取條件與問題,理清題目要求。比如在進行算式計算時,“3+4=7”,學生在做多了這類題之后就會出現思維定式,在遇到“4=3+()”這樣的題時,會不假思索地填上“7”。可以看出這樣的題并不難,但是學生的出錯率很高,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多看題??搭}就是將題目看完再進行作答,要對題目里的數學符號、數量產生敏感性,減少因為思維定式而做出錯誤答案的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練習類似上文那樣形式多變的題,通過不同的題型形式來擾亂學生的固有思維,從而養(yǎng)成學生多看題的好習慣。
二、通過標記關鍵字詞,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每一道數學問題中都會包含著解決問題的關鍵信息,可能是關鍵字,數據或算式。有效把握關鍵字詞是有效審題和正確答題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使他們能夠迅速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加以標記,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在課堂教學和練習中,教師應自覺地培養(yǎng)學生“標記重點”的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在讀題時標記重點信息的習慣,列出審題步驟,讓學生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題目條件的邏輯關系,這就可以順利地求出數學答案。以達到提高他們審題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數學教師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道數學題“在課間操時間,小黑的前面站了30名同學,后面站了15名同學,請問這一列共有多少學生呢”,在做這道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數字的順序標出題目的條件序號,將題目中的“30名同學”標為①,“巧名同學”標為②,“小黑”標為③,“共有”標為④,然后讓學生將①②③④羅列在草稿紙上,這就可以發(fā)現該道題目的解題方法,同時可以讓學生更為清楚地審題,通過解答這樣的例題,讓學生掌握了在審題時通過標注重點的要素,明確條件關系,從而達到了提升他們審題能力的目的。
三、重視學生思維發(fā)散性的培養(yǎng)與審題方法的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綜合型地思考,特別是那些經常運用特殊思想來解決問題的學生。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維發(fā)散能力,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鞏固他們的知識體系,同時,在面對難題時能夠更好地思考應答,實現數學上的創(chuàng)新性突破。當然,這種訓練必須基于一定的審題方法,小學數學老師必須注重這方面的指導。比如說對于文字題的審題方法,教師可以這么來訓練學生。首先,在審題的過程中,重視題干的分析。比如96與16的差除以18與10的差,其結果是多少。這其中兩方面的差是題目的主體部分。其次,明確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明確題目中的主次關系。最后對問題進行綜合思考。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方向性的引導學生的整個分析過程,讓小學生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四、聯系生活,加強學生的知識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因素。而數學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都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學生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都會存在一些偏見和認知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和審題訓練時,就要適當地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以便為學生設置更多與生活現實相關的問題,以增進學生對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用更多的口語化的詞語,讓學生充分理解其含義,從而使學生可以對更多相關的問題進行合理有效的審題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本課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設置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題訓練,經過多次的訓練和講解,學生的審題能力自然會得到相應地提高。生活化的課程教學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總之,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數學能力,其有效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練習和探索,精心布置教學計劃,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并進行長期地滲透,最終實現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宏梅.小學數學審題教學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11):31-34.
[2]殷璠.淺談如何培養(yǎng)高年級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J].小學教學研究,2016(2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