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國
摘要: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英語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發(fā)揮詞匯教學在語言能力培養(yǎng)中的基礎(chǔ)性作用。教師要基于語境教學理論開展詞匯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詞族檔案卡,構(gòu)建豐富的詞塊,做到擴大詞匯量和運用詞匯并重,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 ?語言能力 ?詞匯教學 ?語境理論
語言學家說:“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則不能表達任何東西?!痹诤诵乃仞B(yǎng)視野下,教師要聚焦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聽、說、讀、寫、看等技能活動中開展詞匯教學,幫助學生將詞匯知識轉(zhuǎn)化為語言能力,讓學生在詞匯學習中發(fā)展語言能力,助力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除了固定的詞匯表外,還專門設(shè)置了“word power”板塊,幫助學生結(jié)合語境和現(xiàn)實生活來學習詞匯。筆者多措并舉,在詞匯教學中幫助學生不斷擴大詞匯量,構(gòu)建豐富的詞塊,并在語境中讓學生運用詞匯,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在語境創(chuàng)設(shè)中教學詞匯
詞匯和語境是緊密相連的,要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高中英語教師就要借助于語境的作用,讓詞匯教學在語境中進行。一般來說,語境分為三類,分別是文化語境、情景語境和上下文語境。教師可結(jié)合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語境來教學詞匯。
詞匯和文化不可分割,文化語境是詞匯學習的重要載體。在高中英語詞匯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容易產(chǎn)生歧義。要消除歧義,教師就要借助于文化語境來開展詞匯教學。例如,顏色在英語國家文化中有較為深刻的隱喻。white本義為白色,但“white coffee”表示加奶油的咖啡,“white elephant”表示無用但昂貴的東西,“white lie”表示善意或無害的謊言;blue本義為藍色,但“Dont be blue”意為不要猶豫。此外,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句子本身的意思也值得玩味,如“She cant bear children”,直譯為“她不能生小孩”,但在具體的文化語境中,它有“她患有不育癥”或“她不能忍受孩子吵鬧”之意,需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才能明確其意思。同樣,情景語境也是一種良好的教學詞匯的方法。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第六模塊第四單元的詞匯板塊時,由于其詞匯與“國際組織”有關(guān),因此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代表國際組織發(fā)言,他們扮演的角色分別是聯(lián)合國秘書長,世界銀行行長,世貿(mào)組織總干事。學生在模擬情景中成為詞匯的“代表者”和“發(fā)言人”,從而習得詞匯,內(nèi)化詞匯,將消極詞匯轉(zhuǎn)化為積極詞匯,培養(yǎng)了學用能力。同樣,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運用閱讀教材本身所提供的上下文語境,讓學生讀、猜、看、想并用,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上下文猜單詞意思的技能,這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依據(jù)上下文猜單詞意思的習慣,最終提升學生在語境中自然習得單詞的能力。
二、指導(dǎo)學生建立詞族檔案卡
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英語詞匯的學習也是如此。當下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習慣于按照詞匯表的順序進行“地毯式”講解,單詞與單詞之間缺少連貫性,單詞的語義間缺少粘連性,學生只能機械地識記散落的單詞,無法將單詞歸類,從而導(dǎo)致學生記單詞效率較低,且記憶的單詞很容易被遺忘。筆者依據(jù)“詞塊組塊記憶”的理論,和學生一起建立詞族檔案卡,讓學生將單詞歸類,使散落狀的單詞通過語義、組成或變化等形成一個個詞族,集中記憶,助推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一)轉(zhuǎn)化法
轉(zhuǎn)化法主要用來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詞匯中的一詞多“性”,即一個單詞可以在語言表達中具有不同的詞性。如chemical——dangerous chemicals(n.)/chemical waste(adj.);benefit——for the benefit of(n.)/benefit mankind(vt.); rescue——rescue the people in danger(vt.)/space rescue(n.)。這些單詞都是詞匯表中的常見詞,但它們運用在不同的結(jié)構(gòu)中,詞性不同,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同。同時,還有部分單詞的重音不同,則詞性也不同,如record, decrease等,教師在教學這些單詞時可以將它們歸為一類,構(gòu)成一個詞族,學生在學習或復(fù)習時可以用同一種方法來疊加記憶,活學活用,為提升語言能力服務(wù)。
(二)合成法
合成法就是由兩個詞或者兩個詞的局部構(gòu)成一個新詞,這個新詞在拼寫和表義上與原詞相近或相關(guān)。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將這些詞歸類,形成一個詞族檔案卡,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合成詞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一是合成名詞,如hardship, firework,crosstalk, goodwill, babysister等;二是合成形容詞,如littleknown, officiallooking, allround, blackandwhite, worthwhile等;三是合成副詞,如anyhow, meantime, downstairs, halfway等;四是合成動詞,如overeat, underline, coexist等;五是合成介詞,如throughout, alongside等。這些詞都是高頻詞,是語言表達和書面表達的常用詞,教師引導(dǎo)學生對這些詞歸類,構(gòu)建詞族檔案卡,有利于學生識別、保存和記憶。
(三)綴合法
由綴合法構(gòu)成的詞族最多,英語當中大多數(shù)詞族都是由綴合法形成的。其實,從英語單詞的構(gòu)成來看,單詞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前綴、詞根和后綴。而前綴和后綴就如同漢語的偏旁部首,具有重要的“造詞”功能,故綴合法又名派生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有序拆分單詞,將單詞拆分成“前綴+詞根+后綴”“前綴+詞根”或“詞根+后綴”。例如,前綴+詞根:disadvantage, inaccurate, unfavorable, immoral, reconstruction等;詞根+后綴:summarize, socialize, popularity, purity, deepen, strengthen, productive, constructive等等。在引導(dǎo)學生運用綴合法來構(gòu)建詞族時,教師要強調(diào):前綴的功能往往是改變詞義,而后綴的功能往往是改變詞性。
三、構(gòu)建詞塊運用搭配的規(guī)律
邁克爾·路易斯(1993)在《語塊教學法》一書中指出,構(gòu)成語言的核心和習得語言的核心都是以詞塊為基礎(chǔ)的詞匯。所謂詞塊是指固定的或半固定的程式化了的語言結(jié)構(gòu)。路易斯把英語中的組塊分為四種類型:單詞和短語、搭配(以較高的頻率出現(xiàn)的單詞組合)、慣用語(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句子框架和引語。然而,在日常的詞匯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以單詞為中心進行講解或檢測,或者大量地羅列詞組讓學生集中記憶,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記憶負擔。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引導(dǎo)學生觀察詞匯的運用和搭配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成組記憶詞塊的意識,讓學生在語用中識別詞塊、運用詞塊,從而將詞匯用更大的單位——詞塊來儲存在腦海里。例如,教師可以用a...of作為搭配來構(gòu)建如下詞塊: a piece of cake, a man of few words, a large quantity of money等。再比如,教師可以以break為中心,構(gòu)建動詞詞塊如下:break up, break down, break into, break off, break away(from)等。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多做筆記,多總結(jié),從而找到詞塊的組成和記憶方法,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為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總之,在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英語教師要改變詞匯教學的策略,要聚焦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將詞匯的記憶、識別、檢測和運用結(jié)合起來,從而突出詞匯的表意功能和交際功能,并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和教材語境加以運用,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蔣啟林.基于語境理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0(2).
[3]韓殷涯.核心素養(yǎng)導(dǎo)向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20(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