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輝
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英語教學更為側(cè)重對學生英語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學生的語用技能尤其是口語水平的培養(yǎng)缺乏重視。英語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學科,其最終目的是英語的實際運用,需要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具備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的能力,因此口語教學極其關(guān)鍵。文章從快樂口語的實施、口語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口語評價的實施以及口語實踐的開展等方面探討了小學口語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關(guān)鍵詞:口語教學;小學英語;互動對話;語用技能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2-2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7-0076-0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小學生通過對英語的學習做到“能夠用簡單的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就與日常生活相關(guān)的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這些都建立在有效的口語表達基礎(chǔ)之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方面是語言技能,其中聽、說、讀、寫是四個主要方面,用英語說、用英語交際則是語言學習的核心目標。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更為側(c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授,對學生解題能力、應試技巧的培養(yǎng),但對語用技能尤其是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不夠,“啞巴英語”“中式英語”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對語言知識和語用技能兩大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前提是加強對口語教學的重視,關(guān)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同時還需要統(tǒng)籌兼顧、綜合施教,為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提供必要的支持。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英語課堂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一、倡導快樂口語,營造樂說的教學氛圍
快樂英語,快樂口語。英語口語教學需要營造快樂說英語的學習氛圍,這是激發(fā)小學生口語表達欲望的關(guān)鍵,是有效口語教學的前提。為了讓學生感受英語口語表達的樂趣,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創(chuàng)設(shè)快樂口語教學的氛圍。
一是以“story time”為載體,在講故事中說英語。筆者根據(jù)學生的故事積累,將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小故事用英語進行表達,并讓學生進行故事梗概的英語口頭表達,如《小紅帽》《小馬過河》《烏鴉喝水》等。當筆者在用英語講故事時,如果學生能猜出源于哪個故事則會產(chǎn)生一定的成就感,并能夠根據(jù)自己對故事的記憶來進行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夠較為輕松地完成口語表達的任務。筆者再邀請能夠用簡單的英語講故事的學生上臺為師生進行表演,這樣的趣味故事為說英語營造了歡樂的學習氛圍。
二是以“English Show”為契機,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每個周一、周三、周五,筆者都會在課前設(shè)置三分鐘的英語秀活動,每名學生都會輪流上臺進行簡短的英語口語秀,內(nèi)容可以是“Self-introduction”“My favorite…”“An unforgettable day”等,學生則可以自己選擇主題和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英語口語表達。學生為了能夠?qū)⒆约鹤詈玫目谡Z展示給大家,會在上臺前不斷練習和打磨。在學生展示之后,教師和同學們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從而提升了該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說英語的樂趣。
三是以角色演繹為契機,在互動對話中說英語。英語口語對話建立在對話情境基礎(chǔ)之上,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對話的時機與載體,其中角色演繹對話是一個有效途徑。比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 6“Asking the way”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邀請三組學生上臺分別進行不同場所背景下的問路情景劇對話表演,學生圍繞問路者、指路者進行情節(jié)性口語對話,營造了身臨其境的語言代入體驗。
可見,樂說才敢說、會說。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要以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興趣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新口語教學策略,擺脫單一的“師—生”的口語對話模式,讓快樂口語成為課堂的主旋律。
二、創(chuàng)設(shè)口語情境,提供互動交流的載體
口語依賴于話題情境。學生只有對話題感興趣,才會樂意參與其中,擁有表達欲望。因此,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口語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為學生的口語交流提供好的載體和機會。
以六年級下冊的Unit 6“Dream Job”一課為例,基于“理想的工作”是每個學生都幻想和憧憬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向往的工作內(nèi)容,所以圍繞這個話題每個學生都有話說、有話想說。于是,筆者在教學導入部分用了八分鐘左右的時間來組織口語對話。
T:“Whats your dream job,why?”
S1:“I want to be a doctor,because I can help many patients.”
T:“Its great,I wish your dream come ture,any more?”
S2:“My dream job is policeman,I want to help the people in need.”
S3:“I want to be a painter,I like drawing.”
…………
一個小組的學生圍繞各自夢想的工作進行了英語的口語練習,每個學生的夢想不同,表達也各異。接著,筆者又用兩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鄰座互說,鄰座的四位學生圍繞自己的“dream job”開展同伴互說。在同伴面前學生沒有任何拘束,也不怕表達不正確、不規(guī)范,能夠放開來大聲說英語,教室里頓時熱鬧了起來。在良好的口語表達情境下,學生的語言細胞活躍起來,說英語成了一種內(nèi)在的自覺與需要。
三、開展積極評價,提升學生的表達自信
教學評價作為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教學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就小學英語的口語表達而言,它更強調(diào)過程性評價,即對學生在口語表達過程中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勇氣等予以重點強調(diào),而對結(jié)果性評價,即學生口語表達中的發(fā)音、用詞、語法等要求進行適度的放寬,以此來消除學生說英語的心理障礙,從而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的主觀能動性。
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口語表達進行肯定性評價。小學生的向師性明顯,他們都十分在意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激勵性評價能夠提升學生口語表達的信心。比如,在六年級上冊Unit 6“An unusual day”一課開展的同主題口語對話中,學生圍繞自身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進行口語表達,能夠?qū)⒂⒄Z學習和生活化應用進行緊密結(jié)合。對此,筆者肯定了學生的口語表達:“Everybodys talk is unique,your experience is unusual,too. Just talk bravely and you will find English talk is very easy.”在評價過程中,教師的評價用語不能過于含糊,如不能一味用“good!”“very nice!”等過于籠統(tǒng)的評價,而是要點評具體好在哪、為什么好,如此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喚醒與鼓舞作用。
另一方面,要允許學生的口語表達錯誤,并予以委婉糾正。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英語知識積累較為有限,教師對其口語表達的要求不能過于苛刻,要允許和包容他們口語中的發(fā)音、語法與用詞等典型性差錯。教師在指出學生口語中的典型性、初級性的錯誤時,需要以委婉的口吻進行提示與糾正,呵護學生的口語表達自信。比如,學生在“Mothers Day”的口語表達中,會有類似于“My mother…h(huán)e is tall and beautiful”的表達,此時筆者會以玩笑式的口吻進行指正:“你說的是母親還是父親?不要she、he傻傻分不清呀!”像這樣,以幽默的評價化解低級錯誤的尷尬,能很好地指出錯誤并保護學生的自信心。
四、注重口語實踐,提高學生的口語技能
英語作為一門應用型、實踐型語言學科,需要大量的語言實踐,口語練習尤其是建立在語言實踐基礎(chǔ)之上。新課程改革之后,綜合性學習與各學科教學之間緊密結(jié)合起來。就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而言,也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適當?shù)目谡Z實踐機會,在真實的英語口語應用環(huán)境中發(fā)展學生的口語技能。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盡量用英語來組織簡單的教學語言,并鼓勵學生在不用漢語的情況下盡量用英語來和教師交流。比如,有的學生沒有聽清楚筆者說的話,可以用“May I have your pardon,please?”來代替“老師,我沒聽清楚,可以再說一遍嗎?”在課外,由于我們?nèi)狈τ⒄Z社交氛圍,而以“80后”為主的小學生家長大多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口語能力,因此家庭練習成了有效途徑。于是,筆者建議家長們有意識地和孩子用英文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在日常的語言對話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口語活動的開展為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能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英語表達興趣。我們每學期都會舉行三次左右的英語主題實踐活動,如“Go to the library”,在圖書館讓學生圍繞“My favorite book”進行口語交流。S1:“Whats your favorite book?”S2:“My favorite book is Robinson Crusoe(《魯濱孫漂流記》),and you?”S1:“I like to read Grimm's Fairy Tales(《格林童話》).”而后,學生又圍繞尋找自己想找的書本開展了“Asking for help”的口語對話實踐活動,通過英語口語的對話交流,尋求同伴和圖書館員的幫助。在真實的語言活動情境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活動熱情高漲,開口說英語成了一種自覺而大膽的行為。
綜上所述,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學科,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用技能的核心和關(guān)鍵。小學是英語口語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小學的英語教學要將口語教學提到應有的高度,圍繞口語氛圍的營造、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互動對話的實施和積極口語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施策,解決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生“開口難”的問題,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敢說、樂說、會說,全方位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田元媛.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水平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8(3):55.
[3]趙小娟.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23):251.
[4]金 明.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廣西教育,2013(41):7,32.
[5]關(guān)曉菲.小學高年級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以H小學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