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華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教學理念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教育者們的關注點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成績,而是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并由此提出了新課程標準改革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應遵循這一教學準則,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同時,教師應積極探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關鍵詞:數學素養(yǎng);構成要素;培養(yǎng)策略
在小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基礎學科,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難易程度和最終成績,同時,數學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因此,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監(jiān)督學生掌握較多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算法。所以,教師應重視小學數學中的素質教育,本文據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小學數學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和培養(yǎng)策略提出一些觀點和建議。
一、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構成要素分析
(一)數學意識——能夠通過數學的角度思考和觀察事物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使得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數學知識,也能夠使得學生有意識的通過數學角度了解和感受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同時,整個培養(yǎng)過程也能夠使得學生形成隨時用數學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增加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最終使得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快速的將其中的數量關系找出,并推導出最終結果。
(二)數學思考——通過思考的過程活躍思維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不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基本不會花費時間講解公式推導、數學方法等內容,這樣的現象導致學生只能夠解決基礎的問題,不能夠靈活的運用基本的公式和方法,最終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過于死板,不懂得變通。事實上,數學的學習需要不斷的思考,整個思維的過程就是數學過程,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思維教學非常重要。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掌握的思考過程主要包括學習新知識的思維過程,以及處理和分析實際問題的過程。同時,小學數學的教學涉及了非常多的思考方式,這些方式的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另外,小學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自主的思考、探索和求證,只有這樣的過程才能夠使得學生擁有較強的數學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加強日常教學的思考過程,使得學生在掌握能力的基礎上,具有靈活的思維。
(三)數學交流—會昕數學、講數學、讀數學、寫數學、做數學
數學知識通過表達能夠清晰明了的傳遞給別人具體的信息,在當下的時代,數學交流的能力已經成為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多聽、多講、多讀、多寫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情況和利用數學知識表達自身看法的過程能夠清晰的體現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所以,為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教師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不同的情境,并將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在小組范圍內進行討論,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勇敢的表達出來。
(四)數學應用——能夠通過數學的學習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知識存在于實際生活中的任何地方,事實上,數學源于實際生活,若想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反饋到實際生活中,最終使得學生能夠找出日常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將數學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
數學源自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積極地鉆研小學數學教材,挖掘其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案例對數學知識進行解釋,進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首先,需要活用數學教材,積極拓展課堂教學資源,讓教材能夠成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例如,通過設立實際問題的方式開展教學,在開展“簡易方程”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這樣一個實際問題,“小明每天需要騎自行車上下學,小明每分鐘騎V米,兩分鐘騎多少米?A分鐘騎多少米?”學生通過思考就能夠答出兩分鐘騎2V米,A分鐘騎A*V米,這時,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用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s表示路程,那么s可以怎么表達呢?”通過前面的鋪墊,學生基本能夠得出公式S=V*T,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每分鐘行260米,時間是三十分鐘,路程是多少米?”學生就可以通過前面得出的公式引導學生將260米設為速度V,將30分鐘設為時間T,最終得出路程。
(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理論講解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過程不但缺乏趣味性,同時使得學生沒有思考的過程,進而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事實上,教師應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數學知識,使得學生能夠自主的記憶思考、探索數學知識,即“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若想要使得學生擁有較強的數學素養(yǎng),教師需要注重小學數學的日常教育,同時,教師必須將教學堅持下去。教師可以根據以下幾點開展教學,第一,將實際生活與小學數學相結合,利用多樣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第二,注重教學的引導過程,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李世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現狀及培養(yǎng)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12):34-35.
[2]盧卓文,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生成的教學策略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433-435.
[3]拜玉林,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58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