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利
摘? 要: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是教材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這些插圖直觀形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學中如何使用好教材插圖,讓其發(fā)揮潛在的作用,為提高質量服務,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探究。
關鍵詞:插圖;語文教學;運用
一、運用插圖,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初動力。不論哪種小學語文教材,“插圖多”是其特色之一。義務教材中的插圖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色彩鮮艷,具體形象、富有童趣,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這一課,教師先讓學生說說書上的圖畫美不美,并說說美在哪,然后在范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看圖,教師邊描述邊逐段引讀。如,引導學生看小青蛙在干什么,教師描述:荷葉圓圓的,就像圓圓的歌臺;荷葉綠綠的,就像歌臺上鋪著綠綠的地毯。小青蛙在荷葉上興高采烈地跳來跳去,小青蛙說……接著引導學生讀“荷葉是我的歌臺……”最后,教師指圖上的景物,學生練習背誦,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觀察能力。這樣學生在幾分鐘內對課文就有了整體、形象的認識,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引起他們對課文的好奇心,使他們更樂于朗讀課文、積極思考。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小朋友,一般都對文字不感興趣,但往往對具體可感的彩圖興致勃勃。教師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好插圖,引導學生學習新知。
二、運用插圖,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
新教材中的插圖最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能比較自然地借助插圖,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地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能較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東西,幫助揭示課文的中心思想。運用插圖突破重難點,教師教起來生動有趣,學生學起來也輕松愉快,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故鄉(xiāng)》中共有兩幅插圖,教學時可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欣賞插圖。第一幅插圖描述的是:“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碧綠的西瓜,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边@幅圖中描述的是一個天真活潑而又勇敢的少年閏土形象。而在第二幅圖中給我們展示的卻是一個中年閏土的形象――灰黃的臉,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是破衣爛衫,一雙手又粗又笨,像松樹皮,手里提著紙包和一支長煙管。從兩幅插圖,教師可以問學生:“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為何有這么巨大的變化?”教師教學時只要提示學生這兩幅圖所體現(xiàn)的差異原因,學生便能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心領神會。
三、利用插圖,可以進行說話、寫話訓練
小學生由于語言發(fā)展有限,口頭表達常出現(xiàn)或過于簡單或錯亂無序的問題,寫作時也出現(xiàn)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教師可巧妙借用插圖這一直觀手段,引導學生利用插圖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人教版《祖國多么廣大》這一課時,我出示課文插圖(由四幅圖組合而成),首先引起全班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畫面,感受大自然的優(yōu)美景色。我讓學生分別說說畫面內容,喜歡哪一幅就說哪一幅。發(fā)言的學生可多了!有的說:“山上覆蓋著白雪,這幅圖是冬天的景色。”有的說:“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生機。樹是綠的,草是綠的,滿目的綠色,真想到這個地方去看一看?!边€有的說:“碧藍的天空,高大翠綠的椰子樹,海南島的夏天可真美??!”從低年級就開始訓練,可以扎扎實實地練好寫作基本功,為今后培養(yǎng)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利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插圖,大都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課文的縮寫。因此,對于一些要求記憶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看圖來提高記憶效率。
插圖教學是一門重要的教學藝術,充分利用插圖,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教師節(jié)省了部分時間,使我們有更多的精力鉆研教材,設計教學教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插圖這一教學資源,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杜晗婷. 例談課本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11.
[2]譚小玉. 淺談課本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7):P.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