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文化建設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最終使我國的娛樂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視野下,更好地服務于大眾,服務于人民,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將娛樂文化運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助于改善該學科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增強該學科的意識形態(tài)引領作用,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娛樂文化資源;高中思政課;意識形態(tài)
寓教于樂不是當代才有的提法,過去徐復在《廣雅詁林》中就提倡“娛樂過程要做到寓教于樂,娛樂只是教化本身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必須服從于現(xiàn)實的政治、倫理要求”。對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而言,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是一件艱苦而又枯燥乏味的事。為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趣味性,增加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將富有娛樂性的教學資料運用到教材和學習之中,有助于改善目前該學科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利于使青少年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興趣,有效達成高中政治的學習目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 娛樂文化對思政課堂的消極影響
形式過于雷同,造成學生審美疲勞。比如說一些電視娛樂節(jié)目,以輕松、幽默、簡潔的特點走紅,成為今后的各類電視娛樂節(jié)目一個共同的特點,但這樣的特點卻導致了一個問題,即電視娛樂節(jié)目形式雷同,缺乏創(chuàng)新。
內容低俗化,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我們常常聽說“頭版”、“頭條”等字眼,正是這些博人眼球的字眼導致部分娛樂文化低俗化。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窺探欲,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這些窺探欲致使他們更多地關注那些敏感的、不雅的、低俗的甚至分不清真假的娛樂文化,如此一來,必然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阻礙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鑒于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很多學生開始有了隨波逐流的趨勢,流行什么就買什么穿什么,衣著打扮、行為方式,都失去了個性和自我。
2 娛樂文化資源對高中思政課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運用價值
促進教學資源完善。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大背景下,教師往往以教材為中心,把教材當做唯一的課程資源,課堂上缺乏生動、形象的例子,青少年也難以全身心的投入思想政治課教學。新課改要求教師打破教材的局限,主動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向教材注入新血液新內容,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開發(fā)與利用娛樂文化課程資源,將娛樂文化課程資源用于思想政治課,有利于豐富課程資源,拓展學生思維,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資源觀念,促進教學發(fā)展。
促進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xiàn)代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需要,開發(fā)和利用娛樂文化教學資源為中學思政課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和手段。開發(fā)娛樂文化課程資源的優(yōu)勢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將學生都熟悉的感興趣的娛樂文化運用于思政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這有利于從根本上克服傳統(tǒng)教育方式方法的缺陷,為呆板的思政課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途徑。
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教學內容與社會現(xiàn)實脫節(jié)的問題,教學方式單一、教學風格呆板嚴肅的問題,不符合高中學生朝氣蓬勃、活潑上進、求新好奇的特點,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開發(fā)高中生周圍豐富的娛樂文化資源,將娛樂文化資源運用于高中思政課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理解,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情景性、趣味性和實效性,增加思政課對他們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3 娛樂文化資源在中學思政課教學運用中應遵循的原則
目的性原則。開發(fā)娛樂文化課程資源,是為了有效達成思想政治課課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選用與教材內容相結合的娛樂文化加以開發(fā)利用,不能用娛樂文化代替教科書,在娛樂文化課程資源的選用上要注意選擇內容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切忌牽強附會,生搬硬套。
典型性原則。同一知識點可以用不同的娛樂文化課程資源表現(xiàn)出來,但其效果是不一樣的,用學生都知道的娛樂文化表現(xiàn)出來的知識點更容易被接受,即娛樂文化課程資源的選擇應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師選擇娛樂文化課程資源時應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對娛樂文化資源進行反復比較和分析加工后精選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才能更好輔助教學。
時效性原則。對娛樂文化課程資源的選擇應注重時間的限制,特別是講政治生活這一部分內容時,特別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要選擇最新的、最典型的、關注最廣泛的娛樂新聞。
開放性原則。思想政治娛樂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反映人類永恒價值的資源,盡可能開發(fā)與利用有益于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一切可能的娛樂文化資源。開放性包括類型的開放性、空間的開放性和途徑的開放性。
總之,娛樂文化的蓬勃發(fā)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作為近年來異?;钴S的文化類型,娛樂文化已經(jīng)逐漸成為具有一定特色的代表文化。馬克思主義文化內在地要求文化必須要與世界接軌,同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內在地要求娛樂文化應該服務于大眾、豐富大眾生活、提高大眾生活質量。將娛樂文化運用于中學思政課教學是順應時代變化的必然,也是豐富思政課教學手段、改善思政課教學方式、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改變高中生對思政課偏見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邵芳強,薛洪慧.理直氣壯地開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N].大連日報,2020,(05).
[2]高揚.新媒體在高校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認識[J].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9,(04).
[3]吳瑤.短視頻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沖擊[J].法制與社會,2011,(06).
[4]楊盈.微博對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05).